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中国高等教育全球化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8-02-25 05:27

  本文关键词: 全球化 高等教育全球化 中国高等教育 出处:《现代教育管理》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全球化作为又一场影响人类历史的深刻变革,它在重塑世界高等教育图景的同时,也在改变着各国高等教育的政策议程。作为高等教育后进国家,中国必须直面这场挑战。事实上,在经贸层面,我们对高等教育服务项目已经做出了未做限制的承诺,但在文化心理和实践操作层面似乎准备不足,无论理念、话语还是技术,都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特征,内外张力明显,公民社会和本土文化发育不良,还存在诸如行政化管理、市场化方式、西方化路径和应激式举措等问题。因此,围绕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目标,构建全球化系统战略,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
[Abstract]:As another profound change affecting human history, globalization is reshaping the pictur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world and changing the policy agenda of higher education in all countries. China has to face this challenge. In fact, at the economic and trade level, we have made an unfettered commitment to higher education services, but there seems to be a lack of preparation at the cultural, psychological and practical levels, regardless of ideas, words or technology. They all show obvious transitional characteristics, obvious internal and external tension, poor development of civil society and native culture, and problems such as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market-oriented approach, westernized path and stress-style measures. It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to build a global system strategy around the goal of building a powerful country in higher education.
【作者单位】: 重庆文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高等教育全球化——国际趋势与中国战略”(13FJK014)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全球化进程中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BIA080035)
【分类号】:G64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尔根·安德斯,陈洪捷,吕春红;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民族国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2 陈学飞;;理想导向型的政策制定——“985工程”政策过程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1期

3 项贤明;;教育全球化全景透视:维度、影响与张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柳基思,祝怀新;顺应全球化: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变迁与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5 菲利普·G·阿特巴赫,肖地生;作为国际商品的知识和教育:国家共同利益的消解[J];江苏高教;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国凤;余咏梅;;依附论中的关怀——阿特巴赫比较高等教育思想评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8期

2 路德维珂·科拉罗;胡咏梅;梁文艳;;国际组织教育政策监测与评价体系的架构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3 林小英;;理解教育政策:现象、问题和价值[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年04期

4 郭建如;阎凤桥;;北大教育管理研究:学科制度化的回顾与反思[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4期

5 林巧,陈李容;经济全球化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挑战及对策分析[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6 周建民;丛军;高云;;“985工程”政策执行中的委托代理关系探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周光礼;吴越;;从竞争到合作:C9联盟组织场域的建构(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8 周光礼;吴越;;从竞争到合作:C9联盟组织场域的建构(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9 宋淑敏;马利凯;黄忠华;张杰;;论高校“985工程”项目绩效评估体系构建———基于吉林大学的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2年02期

10 陆华;也论民族国家与高等教育国际化[J];高教探索;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李宇宏;;以风景园林专业为例谈人才培养及教改研究[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2 罗燕;;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构想[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曹淑江;;高等教育体制分权问题研究——中央高等教育投资对地方高等教育投资替代作用的实证分析[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路德维珂·科拉罗;胡咏梅;梁文艳;;教育政策的监测与评价:概念、作用、系统框架[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陈士俊;柳洲;;异质性知识耦合与产学合作的内在机制[A];第三届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科教发展战略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6 郭春发;;大学的多中心治理——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政策为切入点[A];自主治理与扩展秩序:对话奥斯特罗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越;中国高校联盟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魏航;欧盟高等教育合作交流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徐文;教育产权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赵丽;跨国办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卫良;大学核心竞争力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7 欧文福;西南民族贫困地区的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D];西南大学;2006年

8 阎志坚;中国高等教育宏观决策体制与过程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9 胡炳仙;中国重点大学政策:历史演变与未来走向[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陈昕;高等教育变革视角下的大学治理[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磊;名牌大学与精英主义:基于布尔迪厄场域理论的中国高等教育分析[D];南京大学;2011年

2 卜洁;北京地区高校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优化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赵红;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政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王建慧;阿特巴赫高等教育国际化思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王奕颖;全球化:汉语文教育的危机与转机[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建香;我国高等教育转型时期的短缺问题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7 毕勇;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孔涛;中国高校师资国际化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9 唐轶;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10 辛文;欧洲高等教育区建设进程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菲利普·G·阿特巴赫,覃文珍;世界一流大学的成本与收益[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1期

2 黄金老;金融全球化与中国的战略对策[J];国际金融研究;2000年07期

3 刘念才,程莹,刘莉,赵文华;我国名牌大学离世界一流有多远[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长春;;论高等教育的改革取向——二元调节机制[J];辽宁教育研究;1993年03期

2 苏智先;张继华;李化树;;入世:中国高等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1期

3 刘光临,陈闻晋;加入WTO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2年04期

4 帅琳;;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前中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弊端及对策[J];山西文学;2006年07期

5 倪铭;;视点[J];民族论坛;2007年03期

6 张建新;;社会转型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挑战[J];云南电大学报;2007年04期

7 陈传鸿;;中国高等教育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对策[J];学术问题研究;2006年02期

8 斯日古楞;;中国国立大学近代化的宏观考察[J];高教探索;2011年02期

9 张建奇;挑战与中国高等教育的责任[J];航海教育研究;1994年04期

10 汤耀新;论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走向[J];教育导刊;1997年Z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阎凤桥;;私立途径是否适应了中国高等教育的需要?(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社会变革与大学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2 袁蕾;;中国高等教育产能过剩的成因及治理[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潘懋元;陈兴德;;依附、借鉴、创新?——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之路[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国际视野中的教育与人类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4 程朝翔;;大众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英文)[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大众文化在亚洲:全球化、区域化和本土化”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5年

5 梅介人;;评中国高等教育三大热点问题[A];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6 刘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决策模型[A];发展战略与系统工程——第五届系统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1986年

7 韩长日;傅凰;;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观[A];亚洲人才战略与海南人才高地——海南省人才战略论坛文库[C];2001年

8 张洪恩;;浅论加入WTO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对策[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9 李艳;;入世后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10 白振国;白莉娜;;加入WTO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展望[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实习生 冯佳 记者 刘继安;中国高等教育大步走向世界[N];中国教育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唐景莉 沈祖芸 杨晨光;“中国高教的日新月异让我吃惊”[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刘锡潼;中国高等教育走入大众时代[N];北京商报;2007年

4 青岛市教育委员会 覃川;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应对策略[N];光明日报;2000年

5 詹健 陈思中 魏劲松;两岸百家大学校长研讨中国高等教育未来[N];经济日报;2000年

6 记者 董国勋 姜成坤 刘星;让世界留学生成为“中国制造”[N];大连日报;2010年

7 本报评论员 丁永勋;期待南方科大成为一条生猛的“鲶鱼”[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8 薛涌邋(作者为知名旅美学者);冻结高校学费不利于优胜劣汰[N];财经时报;2007年

9 李文胜;中国高等教育的效率与公平[N];经济参考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曹培红;国际化挑战中国高等教育[N];中华读书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兴发;中国高等教育办学自主权问题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荀渊;中国高等教育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毛迪伯;跨文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樊本富;中国高校自主招生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5 朱雪文;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分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刘优良;凭单制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应用[D];厦门大学;2008年

7 戚德祥;出国留学教育与中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刘铁;中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9 孙玉杰;以成长为目标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周仲高;中国高等教育人口的地域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妙玲;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近代化[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孙意远;对中国高等教育目标取向中工具理性的反思[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3 苏艳青;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互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4 陈婷;中国高等教育:全球金融危机后的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朱春梅;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伦理精神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飞(MINBAEV ADILET);吉尔吉斯斯坦与中国高等教育合作交流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7 黄帅;中国高等教育形式结构变化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8 杨颖东;社区学院: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值得努力的一个方向[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杨萌;高等教育全球化视角下的博洛尼亚进程:分析与借鉴[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10 韩益凤;公民社会背景下高校学生社团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331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5331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3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