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有效运用的理路研究
本文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运用 理路 出处:《学术论坛》2012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沟通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双向互动的桥梁。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运用水平直接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有效运用,不仅要从微观即具体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运用上着手,更重要的还是要从宏观上,即从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综合运用等方面进行理路性的研究。
[Abstract]:The carrier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 bridge to communicate the main bod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 and educatee), and to realize the two-way intera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formation in the subj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level of application directly determine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oa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effective use of the carrier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e should not only start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cosmic, that is, the carrier of specific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ut also, more importantly, from the macro perspective, that 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ducators. The inform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environ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the carrier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re studied in this paper.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西安邮电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分类号】:G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主体论[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承友明;;思想政治教育与行政管理之关系的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2 陈昌兴;;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人的创新素质中的价值探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邱仁富;贺争平;;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的一般规律[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01期
4 张玲玲,裴战存;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移情体验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24期
5 陈怡;增强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J];理论与改革;2002年06期
6 赵允鹏;高文金;姜华;;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J];理论界;2006年06期
7 肖兴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8 江乐园,苏静;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评估问题研究综述[J];前沿;2005年11期
9 李辽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综述[J];求实;2005年01期
10 杨建;;主体性教育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辽宁;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邵献平;思想政治教育中介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智慧;人的存在与思想政治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韦冬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矛盾和规律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李英田;利益关系变迁与意识形态创新[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代亚娟;“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5年
2 黄世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徐亚英;高校德育教学主体素质简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李岩;高校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知行转化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严恒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及其时空特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单舒平;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机制的建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7 赵秀月;知识经济时代高校青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卢吉超;社会转型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蒋立伟;增强高校“两课”教学实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何宏兵;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及其启示[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园园;卢黎歌;;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整合运用[J];铜仁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刘煜;;传媒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高等农业教育;2009年06期
3 江玉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选择运用受制因素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4 张南生;;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特点及探索[J];怀化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钱军;;完善学生服务体系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北京教育(德育);2010年Z1期
6 冷小青;;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载体[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年03期
7 王升臻;;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几个理论问题的再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年01期
8 王升臻;;关于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的述评[J];理论与改革;2008年05期
9 渠长根;耿金虎;;论活动和文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02期
10 杨慧莹;;浅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J];三江学院学报;2006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冉茂平;;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大学教学中的运用[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丽花;论需要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运用[D];吉林大学;2008年
2 黄赐英;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的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边素贞;论个案社会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沈丹;心育与德育共进,,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黄俊;学校社会工作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D];武汉科技大学;2009年
6 贾珍;论情感教育的唤醒功能及其在高校道德教育中的运用[D];中南大学;2007年
7 汤汉林;高等学校无形资产经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8 孙伟;论激励理论在高校人事管理中的运用[D];苏州大学;2007年
9 徐笛;浅谈和谐思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10 常丹;合并后高校校园文化整合问题探讨[D];中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462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546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