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藏族大学生公民意识研究
本文选题:公民意识 切入点:藏族大学生 出处:《青海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公民意识是现代社会的核心理念,,良好的公民意识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大学生是国家社会发展的未来,大学生的公民意识的高低将影响公民社会的构建,因此必须重视大学生的公民意识的研究与教育。在青海这样一个多民族的省份,藏民族是世居族群之一,提高藏族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增强藏族大学生的公民认同,不仅关系到其个体的发展,对实现藏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在多民族地区建设公民社会的基础。 本文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调查问卷收集的数据为研究依据,客观、真实地反映青海藏族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现状。根据对实际调查所得的数据分析,青海藏族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处于中等水平,男女生公民意识的差异不显著,不同年级的藏族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差异比较显著,大学前接受不同教学形式的藏族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差异性极为显著,且大学前接受汉语教学的藏族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明显高于接受藏语教学和双语教学的学生。根据数据的分析结果和青海藏族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实际情况,对藏民族传统文化、藏民族学校教育的影响、藏民族市场经济的影响、藏民族双语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四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完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法律宣传工作,优化社会环境,发挥学校在公民意识教育中的作用,注重家庭在公民意识教育中的作用,鼓励藏族大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进一步完善藏汉双语教学模式几个方面的建议,通过强化藏族大学生的公民身份的认同提高其公民意识的水平。
[Abstract]:The citizen consciousness is the core idea of the modern society, the good citizen consciousness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society, the university student is the future of the national social development, the level of the citizen consciousness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 will influenc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ivil society. Therefore, we must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research and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ivic consciousness. In a multi-ethnic province like Qinghai, the Tibetan nationality is one of the ethnic groups living in the world. To raise the civic awareness of Tibetan college students and to strengthen the civic identity of Tibetan college students, It is not only related to its individual development, but also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realization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national unity in Tibetan areas, and is the foundation of building civil society in multi-ethnic areas. This paper adopts the method of combining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taking the data collected by questionnaire as the research basis, objectively and realistically reflect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itizen consciousness of Tibetan college students in Qinghai, and analyzes the data obtained from the actual investigation. The civic consciousness of Tibetan college students in Qinghai is at the middle level, the difference of civic consciousness of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is not significant, the difference of citizenship consciousness of Tibetan college students of different grades is quite significant. The differences in civic awareness among Tibetan college students who received different teaching forms before university are extremely significant. Moreover, the civic awareness of Tibetan college students who received Chinese teaching before university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Tibetan and bilingual teaching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data analysis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ibetan college students' civic consciousness in Qinghai, the traditional Tibetan culture was studied. The influence of Tibetan minority school education, the influence of Tibetan national market economy, and the unfavorable factors in the process of carrying out bilingual teaching of Tibetan nationality are analyzed in depth. It is put forward tha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should be perfected and the legal propaganda should be carried out. To optimize the social environment, to give play to the role of schools in civic awareness educatio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role of families in civic awareness education, to encourage Tibetan college students to take an active part in practical activities, an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bilingual teaching model of Tibetan and Chinese. By strengthening the identity of Tibetan college students' citizenship, we can improve their level of citizenship consciousness.
【学位授予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亚玲;;民国前期的公民教育[J];社会科学家;2011年07期
2 许梦娟;李进;;谈小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1年51期
3 金家新;;藏族大学生体型、体质与体育活动调查研究——以西藏自治区2007~2010年三所高校大学生为例[J];学园;2011年04期
4 谢琴;;立足班集体建设 培养小公民意识[J];中小学德育;2011年08期
5 高萍美;;公民意识: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内生变量[J];前沿;2011年13期
6 张长耀;刘秀丽;刘瑞琦;;藏族大学生认知风格与数学学习特点[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24期
7 马海林;汪念念;毕月花;;藏族大学生社会文化适应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1年Z1期
8 罗仕贵;;北京奥运会对中国公民意识的影响[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赵方;;大力培育公民意识,塑造成熟的社会主义公民[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04期
10 刘荣华;危煜祥;;论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教育的加强[J];教育与职业;2011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锋;;公民意识教育途径和方法研究[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2 刘晓虹;;公民意识的内核是爱国——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公民意识[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3 王振国;;论公民意识的社会意义[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4 李俊卿;;全球化视野下的公民意识内涵探究[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5 华世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与理论探索[A];热爱祖国 振兴中华[C];2007年
6 吴本连;;公民意识儒家论说的价值与限度[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7 杨哲智;;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公民意识之研究[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8 杨义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公民意识的教育[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9 冯留建;;从政府治理方式的演变看现代公民意识的培育[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10 王五一;;公民意识教育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国成 王优玲;海啸赈灾唤起国人世界公民意识[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2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程垒;公民意识教育的时代视角[N];湖北日报;2008年
3 中共深圳市委政策研究室;让深圳成为公民意识教育的先锋城市[N];深圳特区报;2009年
4 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 张志明 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教授 王东哠 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部教授 王伟;大力加强公民意识教育[N];人民日报;2009年
5 记者 袁晔 黄燕;学者强调加强公民意识教育[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6 本报评论员 朱雪志;“公民意识”日益浓[N];江西日报;2009年
7 本报评论员 丁永勋;“咆哮事件”中还有闪光的公民意识[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8 本报评论员;在不断提升公民意识进程中实现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N];甘孜日报(汉文);2010年
9 唐冷;以“公民意识”经营文明城市[N];中山日报;2010年
10 杨维立;培育公民意识不能止于“模拟”[N];团结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彩霞;当代中国公民意识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曲丽涛;当代中国公民意识发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程德慧;当代中国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李升元;法治实践的公民意识教育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刘雪莲;民族院校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问题研究与理论探讨[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何丽君;新时期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7 张洪春;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胡建;当代中国公民政治认同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9 龙秀雄;中国共产党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肖强;学校课程与家庭教育价值取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益东;公民意识与语文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2 石柳松;政治伦理视域中的公民意识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魏人山;论和谐社会公民意识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单红波;高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及教育对策[D];延边大学;2010年
5 祁欢;高校学生工作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6 刘倩;论公民意识及其现阶段在我国的培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赵世芳;论我国传统文化影响下公民意识的培养[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萍;以公民意识推进法治政府建设[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赵世芳;试论我国传统文化影响下公民意识的培养[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汪玲;初中生公民意识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567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556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