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实施效果评价——基于对该计划首届500名毕业生去向的分析
本文选题:基础学科 切入点:拔尖学生 出处:《高等教育研究》2014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对我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首届500名毕业生去向进行分析后发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实施效果较好,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的实施效果有待提高,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处于中间水平,各高校之间呈现出明显的马太效应;500名毕业生中有24.8%的进入世界顶尖大学(学科)深造,总体拔尖率还有待提高;有近四成学生偏离基础学科方向,总体偏离率较高。故需采取措施予以改善。
[Abstract]:An analysis of the whereabouts of the first 500 graduates of China's "pilot Program for training Top students in basic disciplines" shows that: Peking University, Tsinghua University,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Nankai University,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Jilin University, Sichuan University and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needs to be improved. Nanjing University, Fudan University and Zhejiang University are at the intermediate level. Among the 500 graduates of the Matthew effect, 24.8% of them have entered the world's top universities (disciplines), and the overall topping rate has yet to be improved, and nearly 40% of the students deviate from the direction of basic subjects. The overall deviation rate is high. Therefor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improve it.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资助项目(DI11025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1YJA88005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4LZUJBWYJ001)
【分类号】:G647.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红伟;刘黎;高博;;四川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吴玉章学院2007级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9年02期
2 刘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11年01期
3 唐家玮;李晗龙;;我国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方式研究——基于“珠峰计划”与“自主招生”的并轨构想[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4 宋秋蓉;;宁静致远:当前我国培养拔尖人才的一种思想境界——基于“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3年04期
5 吕成祯;钟蓉戎;;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班思想政治教育困境及对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年01期
6 韩洪文;田汉族;袁东;;我国大学教学模式同质化的表征、原因与对策[J];教育研究;2012年09期
7 包水梅;;我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实施状况[J];现代教育管理;2013年08期
8 李硕豪;李文平;;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点布局相关因素分析——兼论其布局的均衡性[J];中国高教研究;2013年06期
9 张树永;吴臻;胡金焱;陈炎;;创建“三制四性七化”模式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3年22期
10 胡亮;金祥雷;王瑞;;深化培养机制改革 造就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3年Z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存峰;曹光法;葛明贵;;当代大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心理分析与培养[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2 俞能福;陈邦考;;主成分分析法在学生成绩分析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3 张颖;蒋永忠;黄锐;;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构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肖保全;施彬;李晓龙;;经济增长对耕地非农化的需求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5期
5 魏宁;边宽江;袁志发;;基于ARIMA模型的陕西省GDP分析与预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9期
6 李思;;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1期
7 杜华章;;长三角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地区差异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1期
8 赵俊磊;林媚珍;蒙金华;郭琴;;旅游区客源市场结构分析与营销策略——以余荫山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2期
9 王英巍;刘寿东;邓茂芝;;干旱内陆河流域冰冻圈变化适应对策问卷的信效度检验[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9期
10 易爱军;张颖;;我国国有林场贫困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文化强市指标评估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课题组;李彬;郑成功;;构建文化强市指标体系的原则与框架设计[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2 董衡苹;;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的迁居意愿分析[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海波;;服装情感学体系架构研究[A];“力恒杯”第11届功能性纺织品、纳米技术应用及低碳纺织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龙云;;贵州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比较分析[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夏菁;张智敏;;透析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基于武汉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情况的调查[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吴庆元;;开发培养初中生创新能力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09《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暨第十六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9年
7 郭玉光;颜培实;;环境温度对猪心率变异性的影响[A];畜牧业环境、生态、安全生产与管理——2010年家畜环境与生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李丹;曹建新;;我国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程度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研究——基于深市制造业企业2003年报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9 郭慧婷;张俊瑞;;公司财务状况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关系研究——来自中国化工类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7年
10 刘秋梅;李安鹏;陈支通;;教材出版业的市场调查、评估和预测方法[A];农业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研究——全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锁成;GnRH-A免疫对家兔生殖功能的调节作用及机理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2 汪琼;我国轿车企业新车面市时间与先行者优势相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邓雪;企业战略联盟组织间学习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王国保;中国文化因素对知识共享、员工创造力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刘梅;农户可持续农业生产行为理论与实证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6 刘文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飞;吉林敦化地区草炭土特性的时间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邱洪华;中国银行业创新活动中的专利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尹碧昌;我国田径教练员胜任力模型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10 杨凡;员工就业能力与职业生涯成功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胤光;基于SEM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周楠;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指数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高越飞;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结构构成与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段大勇;当代大学生政治心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沈巍宇;辽宁上市公司经理层治理评价及实证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6 王晓玲;我国风暴潮灾害经济风险区划[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侯辉;酒店管理人员自我效能感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严财庆;江西蓝天学院05年至08年新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比较与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黄娟;思想品德课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D];苏州大学;2010年
10 邓茹;大股东控制下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与投资行为相关性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英杰;论大学的保守性——美国耶鲁大学的文化品格[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2 石中英;;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及其政策意义[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年04期
3 刘宏林,刘华;重视学位授权点建设促进高校学科发展[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卢彩晨;;论大学趋同现象[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年04期
5 林伟连,顾建民,张国昌;论我国学科点与学位授予单位区域布局的调整[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6 邹晓东;李铭霞;陆国栋;刘继荣;;从混合班到竺可桢学院——浙江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探索之路[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7 赵义华;;高等教育体系的基本问题——一个分析框架[J];高等理科教育;2011年01期
8 汤俊;;论我国研究型大学区域布局的不均衡性——基于区域发展的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1年03期
9 李昌新;;研究型大学实施精英教育的探讨[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8期
10 车如山;刘文霞;;论我国高等教育学学位点布局的不均衡性[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增兰;;全员参与、自主复习式教学实践及效果[J];文教资料;2009年19期
2 赵志成;;高中选修课的开发和实践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4年16期
3 程锐;;自动催费系统在电费回收中的应用[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4 徐涵;;学习领域课程在德国实施效果的实证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年06期
5 孟凡云;冯桂芝;曹庆景;米振生;范保兴;朱崇先;范海燕;;基于高职医学相关专业探讨课程改革途径及实施效果[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年08期
6 王瑞雪;;大学生“三支一扶”计划的实施效果及制约因素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45期
7 梁永;;“3+1”课堂教学模式行动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年06期
8 王志秀;;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形成性评价[J];英语教师;2010年03期
9 徐绍琛;何强;张杨;;云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效果及政策建议——以楚雄市为例[J];未来与发展;2009年12期
10 孟庆虎;;谈谈对新课改的一些体会[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郭联合;;龙桥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精细化管理实施效果[A];热烈庆祝龙桥水电站提前发电论文集[C];2007年
2 莫春荣;刘建平;;航模科技活动进校园的实施策略与效果[A];2011全国航空特色学校发展论坛交流材料[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陆文燕;教师轮岗交流政策实施状况分析[D];苏州大学;2013年
2 王伟;郑州市大学生“村官”发展实证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1年
3 彭伟;广西、广东六县(市)“中小科技馆支援计划”实施效果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781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578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