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辅导员工作中道德两难问题初探

发布时间:2018-03-09 03:20

  本文选题:辅导员工作 切入点:道德两难 出处:《思想理论教育》2012年2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辅导员工作中的道德两难问题,是指在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范围内,当辅导员面对复杂的工作情境和多重的价值准则,从对学生负责的角度出发,选择任何一种解决方案,都存在价值选择缺憾的情况。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制度规范的相对性、价值标准的多元性、辅导员社会角色的差异性和主观认知水平的有限性。解决两难问题的主要原则包括德性发展优于学业进步,保障安全高于鼓励个性、高于遵循规范,善的目的平衡恶的手段等三个方面,同时应以境遇伦理学的相关理论作为解决问题的补充思路。
[Abstract]:The moral dilemma in the work of counselors is to choose any kind of solution from the angle of being responsible to the students when the counselors are faced with complex work situations and multiple value criteria within the scope of their work duties. The problems are caused by the complexity of social environment, the relativity of system norms, the diversity of value standards, The main principles to solve the dilemma are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virtue is superior to academic progress, the guarantee of safety is higher than the encouragement of personality, and the principle of following norm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ensuring safety, the difference of social role of counselors and the limitation of subjective cognitive level. The purpose of good is to balance the means of evil, and the relevant theories of situational ethics should be taken as the supplementary thinking to solve the problem at the same time.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学工部;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2012年上海市学校德育创新发展课题“辅导员工作中的道德两难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袁明华;;论道德冲突[J];江苏社会科学;1992年02期

2 孔德萍;;道德选择的自主性[J];江汉论坛;1990年08期

3 何建华;论道德冲突中的行为选择[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善刚;;身行据乱 心写太平——康有为家思想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郑亚莉;;道德选择—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内在诉求[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3 李卫东;;论幸福的社会属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吴先伍;理性与情感:亚里士多德与孟子伦理思想的差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蒲德祥;;幸福组织:概念、思想溯源及研究框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6 周仁准,王桂兰;论个人行为的道德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7 许卫刚;陈林;;“善”与“仁”:孔子和苏格拉底道德思想的共通之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邬双;;人格与幸福的审美内涵浅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9 曹兴江;;论先秦儒家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观的异同[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10 叶常林;;西方分配正义理论综述[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其昌;;信托财产权制度的特质及其经济学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赵士辉;;简论加强道德的组织评价[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3 高国希;;论个人品德[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晏辉;;论中国伦理学的三种形态[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孙桂丽;;也谈教育学术人生——学术的人生是至高的幸福[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全体辅导员;;华侨大学90后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压力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8年

7 张爱华;张有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王立宽;;构建生态文明的基础——生态伦理[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韩志伟;;生产与技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嬗变[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10 汪凤炎;;“德”的含义及其对当代中国德育的启示[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敬;审计期望差距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6 张凤莲;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D];南开大学;2010年

7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昱;中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契约治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汪毅霖;以自由作为发展的理论框架和经验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黄志坚;全面报酬、敬业度和绩效的作用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芳;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湖北省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刘小芳;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变迁中的制度低效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刘笛;论道德义务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郑艳艳;社会进步标准的当代阐释[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宋佳;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困境及其出路[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刘微;中古罗马天主教会经济伦理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楠;大学生求职信中诚信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丽英;因利诚信与因义诚信[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孙欢;政治参与的伦理维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李常春;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建设中的公平问题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理容;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J];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2 邹薇;辅导员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J];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3 陈毅;谈大学辅导员工作[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冯殿华;试论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程序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年06期

5 谢锋伟;谈高校学生辅导员的职业修养[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李平;王爱群;;关于辅导员工作的几点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年03期

7 陈展才;;社会转型期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再思考[J];陕西教育(理论版);2006年08期

8 范平忠;;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创新[J];统计教育;2007年S1期

9 张乾熙;;谈辅导员工作中的差异性人文关怀[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15期

10 张吉生;汪军秀;;引领人生的航标[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魏建新;卢峰;;高校辅导员要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董朝辉;李晓林;杨继平;;大学生评价辅导员绩效探索性因素分析[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吕秋芳;邢姗;;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角色与作用[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4 李国昌;;基于档案视角的独立学院辅导员工作探索[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于欣欣;白玉;;功夫在谈话之外——哈尔滨工程大学辅导员谈话工作的调查报告[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晓艳;邹丹杰;;高校辅导员的心理知识技能需求的调查研究[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7 曾福清;;论信息时代资源数据库对教育管理的意义——基于建立辅导员工作资料数据库的视角[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刘伟;;高等院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研究[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9 欧阳胜权;叶昊;;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沟通艺术研究[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邱国良;郑延恒;;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民主沟通[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高玮;独立学院辅导员工作思考[N];山西经济日报;2009年

2 李旺生 河北大学管理学院MPA研究生;完善师范类高校辅导员工作考核之我见[N];安徽经济报;2010年

3 记者 陈瑞昌邋通讯员 徐锐;南京师大让辅导员留得住干得好[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梁兴凯 山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良师、益友——在角色转换中做好辅导员工作[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张春莉;胡有清代表建议 加强高校辅导员培训工作[N];人民政协报;2011年

6 刘蔚如;辅导员择业更要心系国家[N];新清华;2007年

7 辽宁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曲建武;辅导员工作要带着情感去做[N];光明日报;2008年

8 记者  李雪林;上大博导受聘首位五级辅导员[N];文汇报;2006年

9 王玉杰;我校表彰2005~2006学年度优秀辅导员[N];新清华;2006年

10 刘美桢邋杨新勇;且辅且导,适应学生多元化需求[N];福建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郑自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阈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岩松;基于胜任力的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单秀玲;高校辅导员工作效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凤楠;我国高校辅导员工作机制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顾瑛;高等学校辅导员工作责任制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4 陆孟;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考核探讨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5 麻连红;人本心理学理论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D];黑龙江大学;2011年

6 谭彩云;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广西高校辅导员工作压力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凌爱群;湖南省高校辅导员工作压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斌;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安稳;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运用[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贾陆和;高校辅导员工作特征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867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5867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8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