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跨文化适应中的压力与影响因素研究
本文选题:留学生 切入点:跨文化适应 出处:《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留学生的跨文化教育适应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留学生因为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而经历各种跨文化适应压力。文章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阶段入手,从语言和学术适应、教育适应和社会文化等方面讨论留学生所面临的主要跨文化适应压力,从母语文化、自我效能、动机和社会距离等方面分析影响留学生跨文化社会适应的主要因素,以期为高校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培训带来启示。
[Abstract]:The cross-cultural educational adaptation of foreign students is a dynamic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the foreign students experience various pressures of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factors.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stage of the foreign students, and starts with the language and academic adapt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educational adaptation and social cultur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ajor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pressures faced by foreign students, and analyzes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cross-cultural social adaptation of foreign students from the aspects of mother tongue culture, self-efficacy, motivation and social distance. In order to bring inspiration for the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training of foreign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作者单位】: 兰州交通大学;
【基金】:2012年甘肃省教育厅硕士生导师项目“中亚来甘留学生跨文化社会心理问题与学习适应性研究”(212101) 兰州交通大学校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来华留学生在甘肃高校的文化学习适应性问题研究与对策”(2011053)
【分类号】:G648.9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LAWANI Ajibike OmoIoIa(罗拉);中国高校国外留学生的适应状况和应对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许琳;留法中国学生的适应性因素调查:情绪调节、社会支持和文化适应应激[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朱佳妮;中国出国留学生教育适应状况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3 郭飞;中国学习环境下韩国留学生学习和交往适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4 马瑞雪;来华中亚留学生教育适应性调查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亚鹏,李慧;少数民族的文化适应及其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1期
2 罗康隆;论文化适应[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高剑华;;留学生的文化差异与适应[J];教育评论;2007年06期
4 赵润彬;;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文化适应——基于剑川白族地区的田野调查[J];改革与开放;2010年04期
5 金风华;;农村女大学生城市文化适应的测量研究——沪、杭、婺三市9名农村女大学生的访谈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年02期
6 程希;文化适应与中国留学生在海外的滞留[J];八桂侨史;1999年01期
7 席嘉;文化适应与风俗变迁——云南喜洲白族上门婚改姓习俗浅析[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8 吕玉兰;来华欧美留学生的文化适应问题调查与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S3期
9 高发元,刘峰;论文化适应的双重性与调适取向的多样性[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10 任裕海;论跨文化适应的可能性及其内在机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晶;;文化适应与跨文化交际[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付佳;唐宁玉;;文化适应研究新方法初探[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刘杨;方晓义;;文化适应的标准、过程及影响因素[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苏娟;梁福成;白学军;;蒙族中学生文化适应与智力水平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吴丽;;失地农民幸福感与文化适应关系实证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严文华;;德国旅居者在中国的跨文化适应:质性的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严文华;;日本留学生和工作者的跨文化适应:以上海为例[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周云水;;小民族的生计模式变迁与文化适应——独龙族社会结构变迁分析[A];共识(2009秋刊02)[C];2009年
9 张智勇;;华中农业大学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徐丽琼;;流动儿童的文化适应研究——以北京市一所公立中学为例[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新权 武汉钢铁公司总法律顾问;企业“走出去”:文化适应比技术更重要[N];中国企业报;2014年
2 吉首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 杨庭硕;文化对自然与生态系统的适应具有层次差异[N];中国民族报;2009年
3 陈国明 美国罗德岛大学教授国际跨文化交际学会执行主席 廖静 译;跨文化适应是跨越文化边界的游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莫幸福;宗教发展与文化适应[N];中国民族报;2014年
5 张雷生 韩国柳韩大学、延世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社会支持网络提高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6 金荣渊 美国俄克拉何马大学教授 任瑞阳 译;压力、适应和成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叶子;印尼华人的文化适应[N];中国民族报;2005年
8 程菲 李树茁 悦中山 西安交通大学;文化适应对农民工心理健康的影响[N];中国人口报;2014年
9 李可;失地农民怎样才能融入城市生活[N];中国社会报;2005年
10 刘明;塔吉克族的迁徙与水文化适应[N];中国民族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平;课程改革中的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霜;民族学校教育中的文化适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3 孙亚楠;韩人社区与“韩味”青岛[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4 曹经纬;在华跨国公司外籍高管跨文化适应的压力及应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劲梅;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万梅;在华的美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汤林芳;从人际圈的角度分析海外中国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龚晓梅;来华印度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压力问题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4 车笠;美国旅居者在中国的跨文化适应[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许琳;留法中国学生的适应性因素调查:情绪调节、社会支持和文化适应应激[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黄文虎;跨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与结果变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白兰;试论西安市美籍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新意;多元化视角下藏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何慧珠;移民,文化适应与文化价值:在美国出生的华人和他们移民父母的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段灵华;中国高校外籍教师跨文化适应的探索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190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619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