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对新闻传播类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分析——以河北省四所高校为例

发布时间:2018-03-17 07:19

  本文选题:河北 切入点:新闻传播 出处:《新闻界》2012年2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以河北省新闻传播专业的本科学生为例,进行媒介素养调查研究。调查显示大学生近期媒介素养呈以下特点:学生媒介接触渠道比较多样,以电脑为主,但使用手机网络人群数量具有强大的上升潜能,媒介消费动机倾向于了解信息但是以娱乐为主。学生对媒介的理解和分析批判素养较高,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媒介的商业属性、意识形态属性,对大众文化具有较高的认知与反思能力。在参与媒介传播能力方面程度比较低。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th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majoring in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in He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o investigate and study the media literacy. The investigation shows that the media literacy of college students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the media contact channels of students are various, and the media contact channels are mainly computer. However, the number of people using mobile phone network has a strong potential to rise, media consumption motivation tends to understand information but mainly entertainment. Students have a high understanding of the media and critical analysis, and can clearly recognize the commercial attributes of the media. Ideological attribute has higher cognitive and reflective ability to mass culture, and low degree of participation in media communication ability.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河北省传媒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2011年度河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省属高校新闻传播类本科生媒介素养情况调查及对策研究”(XSK1001015)
【分类号】:G206;G6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蔡骐;信息时代与媒介素养[J];新闻与写作;2004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闻娱;;论作为整体的现代媒介艺术[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马晓艺;;消费社会中广告对人的层级划分探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3 陈昌勇;;网络生存的狂欢特质及意义指向[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周根红;;“作家导演”与主体性的重塑[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5 雷世文;郑春;;中国现代文化生产中的媒介角色论略——以报纸文艺副刊为中心的考察[J];北方论丛;2008年02期

6 吴子林;;“艺术终结论”:问题与方法[J];北方论丛;2009年01期

7 陈雪虎;走向媒介文化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费郁红;;论科技期刊编辑的媒介素养[J];编辑学报;2008年03期

9 雷启立;;在新的媒介革命面前[J];编辑学刊;2006年03期

10 娄耀雄;;论信息空间的主要法律特征[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芮英;;国内外博物馆少儿网站分析与展望[A];创意科技助力数字博物馆[C];2011年

2 刘阳;;隐私话语的诞生与大众传媒业——一种知识考古学的路径[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于文秀;;第三种大众文化理论——波德里亚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陈航行;王旭瑞;;陕西网络媒体发展与公众关系调查报告[A];陕西省社会学会(2010)学术年会——“关—天经济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郭彦朋;李思遥;;探析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A];陕西省社会学会(2010)学术年会——“关—天经济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蒋冬青;;新媒体对政府舆论监督的影响与引导策略[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吴琳;;网络政治学视域下虚拟社会管理实践机制探索[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李倍雷;徐立伟;;大众传媒背景下的审美教育研究[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朱军;;网络和家乡——网络时代的存在论浅析[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10 吕尚彬;;后现代广告:人本观广告的新形态[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艺虹;世纪之交都市言情剧的情爱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徐红梅;民族服饰文化传承中的图像记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龚茂富;青城派武术生存现状及传播方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6 罗昔明;消费主义视域下经典的生成与延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宋瑜;后现代语境下的传媒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8 冯粤;公民信息权利的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施虹;开放与展望—艺术品整合营销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10 刘强;全媒体时代中国电影批评的“元批评”[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连青;后现代广告设计语言的风格及其操纵性[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陈欣跃;新时代的电视媒体影响力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石岩;SNS对人际传播的不良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袁瑞强;网络媒体与报纸的博弈在上海世博前期报道中的体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沈丽琴;论广告对当代生活方式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6 唐芳;新媒介环境下的政府公共传播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温婷桢;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报纸营销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游梦潇;虚拟社区中的人际互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屈杰;网络人际交往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D];西北大学;2010年

10 倪磊;符号化消费语境下的影像广告语言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宦晓渝;李朗;;从“抵制家乐福”事件看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J];中华文化论坛;2008年S1期

2 朱方;;以校园媒体为平台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3 张玲潇;王晓阳;刘毅;;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教学策略[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邹火明;邱粉霞;;从高校网络论坛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 于翠玲;;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特殊环境和基本思路[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6 ;河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7 聂竹明;张新明;;台湾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内容、模式及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8期

8 刘志辉;;职业学院开设蹴球体育教学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年06期

9 李同法;;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J];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教学与研究;2008年03期

10 胡兵;;注重实训的新闻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峰;姜川;;新闻特色教育:着力培养“不可替代性”的新闻传播高级人才[A];新时期中国新闻学学科建设30年[C];2008年

2 金长江;陈小娟;;三峡工程新闻传播:动力、影响、战略与策略[A];新闻学论集(第22辑)[C];2009年

3 孟磊;;论手机媒体体育新闻传播的发展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4 占莉芳;武文颖;;虚拟的悖反——关于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反馈机制有效性的思考[A];科技传播与社会发展——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薛文婷;;略论中国近代体育新闻传播的五个阶段[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6 郑保卫;;在人民共和国的旗帜下前进(序)[A];新闻学论集(第22辑)[C];2009年

7 裴世兰;李Z\0;;跨学科视角下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张凌宇;;解析媒体在体育新闻传播中认知偏见的原因[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9 杨彦春;;高校图书馆人文素质教育新探[A];广西图书馆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27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刘希庆;;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留言分析[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实习生 王阿曼 记者 胡博理;大学生,,理性面对“考证热”[N];河北日报;2005年

2 闵大洪;2000年中国网络新闻传播领域回眸(下)[N];中华新闻报;2001年

3 记者 禹媚 缪晓剑;办另类媒体 为百姓发声[N];中山日报;2009年

4 苏新;劝服理论在新闻传播中的运用[N];亚洲中心时报(汉);2010年

5 本报记者 彭德倩;媒介转型,更是一次难得机遇[N];解放日报;2009年

6 汪伟;提升新闻传播理论研究水平[N];天津日报;2005年

7 于文军;论新闻传播的人文关怀[N];中华新闻报;2003年

8 李培森;世界新闻传播100年学术研讨会举办[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9 记者 赵彦华;“世纪新闻传播百年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N];中华新闻报;2000年

10 刘畅;让新闻传播得更快的人[N];中华新闻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段立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朱燕;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5 李忠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贤卿;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道德建设[D];复旦大学;2005年

7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何志武;大众媒介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许瑞芳;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华桦;上海大学生基督徒的身份认同及成因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桂萍;河北师范大学学生生活方式与健康体适能关系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肖建伟;大学生人格、宿舍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许艳杰;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成就动机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胡夏娟;大学生压力知觉、复原力和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宗培;大学生宽恕风格问卷的编制及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乔娟;新闻传播与城市软实力[D];内蒙古大学;2010年

7 张杨;大学生成人依恋及其与自尊、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兴亮;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新闻传播[D];四川大学;2002年

9 何海巍;关于新闻传播娱乐化倾向的深层思考[D];暨南大学;2003年

10 石占卫;中国证券新闻研究[D];河南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6237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6237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8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