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中医院校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困境与优势
本文选题:中医院校 切入点:思想政治理论课 出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S2期
【摘要】:中医院校因其特殊的学科建制与专业背景,在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过程中面临着独特的困境,同时又有着巨大的优势。学生实利主义思维模式、专业课程繁重、校园人文环境薄弱以及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性是其主要制约因素。而中医与思政课的内在契合性、医学专业的实践特性以及当下社会对医学生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的强烈诉求则是其有利条件。高等中医院校应充分发挥优势,解决困境,构建特色鲜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
[Abstract]:Because of its special discipline system and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TC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faced with a unique dilemma in the course of constructing the practical teaching mod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at the same time, they have great advantages. The weakness of campus humanistic environment and the instability of teachers are the main restrictive factors. The prac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edical specialty and the strong demands of the society on the moral quality and humanistic accomplishment of medical students are its favorable conditions.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advantages and solve their difficulties. Construct the characteristic distin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lesson practice teaching pattern.
【作者单位】: 成都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成都中医药大学校教改课题“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行义工学分制实践教学方式研究”(JGYB201019)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海;;以合乎中医专业特点的方式立德树人——高等中医药院校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教学的特殊路径[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4期
2 邓先奇;段喜春;;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组织和实施[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3 柳礼泉;;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形式[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03期
4 锁茜;;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探索[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5期
5 豆艳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1年10期
6 邵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李松林;李会先;;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6年07期
8 侯云霞;于金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与实践教学思考[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02期
9 柳晓夫;;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与应用[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10 肖迎春;;误区、困境与对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反思[J];鸡西大学学报;2011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郭纯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2 王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3 刘汉君;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文旗;;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置的问题与对策研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李群;;高中文理分科的国内外状况和现实思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 姜家生;;地方农科院校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情况的调查与思考——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吴玉梅;高校英语教师的作用及素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5 孙运兰;朱宝忠;刘小芳;;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英语分层次教学模式的探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郭娟;;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7 吴雪梅,郑海燕;探索新课程改革下教学评价的新形式[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4期
8 王有炜;蒋德勤;;“移动课堂”:当下思想政治理论课走出困境的新路向[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周斌;;试论高职院校《基础》课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建构[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10 张文;黄建华;;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初探——以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思教部的教学实践为例[J];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马艳云;;西方学习动机理论的发展演变历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2 曾令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究[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8年
3 刘海鹏;;关于影响高中生数学学习因素的调查研究[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洁;;幼儿期和童年期儿童音乐创造力发展的比较研究[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金坡;声音与回响:我国农村中师毕业生的历史考察(1979-2009)[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春瀛;高校教师专业化成熟度测评体系构建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徐志梅;中学生地理空间能力及其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马治国;网络教育本质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黄富峰;论道德思维[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付桂芳;自我调节学习结构模型的建构[D];吉林大学;2004年
9 王立仁;德育价值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陈云奔;教学公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鹏;多元文化背景下高中生数学学习态度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冬;积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功能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傅瑜;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概率统计认知水平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蓓;连云港市中专生学习倦怠现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杨欢;初中数学自主学习指导策略的实践与探索[D];苏州大学;2010年
7 殷少萍;“3+2”分段制学生德育工作凸显层次化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顾文霞;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意义学习的实践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汪学军;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周瑾;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路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彩云;高校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法探微[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2 洪汉鼎;论实践智慧[J];北京社会科学;1997年03期
3 左晓林;浅谈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吕宁;;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育的思考[J];大家;2011年03期
5 江远;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若干问题的研究与认识[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曹守亮;;正视·总结·继承·发展——2007年高教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理论特色[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年01期
7 刘献君;深刻认识和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8 严萍昌;对改革“两课”考试考核方式的思考[J];高教论坛;2004年06期
9 郭华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及其体系的构建[J];高教论坛;2010年08期
10 贺应龙;;大班教学情形下的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探讨[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石春兰;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刘红英;“两课”实践课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唐雁;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鲁志美;;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改革——兼论东北林业大学“三三”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06期
2 郑昆亮;罗欣;;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规划与实施[J];理论导报;2010年04期
3 黄励;;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的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20期
4 闵绪国;徐仲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视阈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11期
5 赵春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意义[J];现代企业教育;2010年20期
6 芮红磊;;“05方案”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若干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19期
7 郭正莲;;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汤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问题和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10期
9 李淑文;;构建实践教学模式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21期
10 韦勤;姜燕;;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长伟;;中医院校实施《中国现近代史纲要》新课程方案的研究与思考[A];第六届全国医学院校医学相关专业教材建设研讨会暨卫生事业发展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2 艾坤;张泓;常小荣;曾序求;谭洁;;中医院校康复治疗本科专业知识结构构成的研究[A];第十二次全国推拿学术年会暨推拿手法调治亚健康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集[C];2011年
3 李昌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立体式教学[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张立梅;;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为例[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5 张维薇;;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的几点思考[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刘小新;;大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7 曾令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究[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8年
8 孙建华;;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创新[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郑声文;陈为旭;;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分析及其对策[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10年
10 伍学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初探[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钱诚;江苏全力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N];江苏教育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我省召开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N];山西日报;2008年
3 西北工业大学 商存慧 樊荣;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引导[N];人民日报;2011年
4 多卫 罗鸿 晶晶;联大强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N];淮南日报;2011年
5 通讯员 王炳华 李静 本报记者 马跃华;新资源、新途径、新载体[N];光明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陈婉婉;枯燥面孔“活”起来[N];安徽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周波;教教健身操 也能挣学分[N];成都日报;2008年
8 广西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专家组首席专家 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 韦日平;“八○后教师、九○后学生”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N];光明日报;2009年
9 记者 王晖;全省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召开[N];河南日报;2008年
10 徐永军 张慧 记者 石晶岩;创办“红色驿站”[N];吉林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艳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社会凝聚力作用的定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2 刘文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郑自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阈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鸿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5 刘立慧;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纯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2 王立华;当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消极态度、原因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3 应兆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张丽丽;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张维薇;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牟兴;大学生主体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1年
7 杨元芳;四川省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8 刘近;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低效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曹福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10 石羽;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590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659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