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辽宁省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4 17:18

  本文选题:辽宁省 切入点:民办高等教育 出处:《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


【摘要】:民办高等教育伴随着经济体制多元化的推进而日益发展并彰显其魅力。然而一串串飞速变大的数字只代表着民办高校发展的表面繁荣。近些年,许多民办高校的或“关门”或转让昭示着民办高等教育涉入“深水区”,进入整体走弱的“瓶颈阶段”。然而,,在竞争激烈的民办教育市场中,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成为民办高校存续的核心所在。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民办教育事业以强劲的势头发展。尤其是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更多地吸引了中外专家学者及一些社会观察家的眼球。但在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存在很多有争论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这些问题必须通过民办教育理论研究来加以指导才能得以规范。而合理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路径,是在理论研究成果指导和实践经验证明后得出的结论。因此,在促进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上,以民办高等教育为重点的民办教育理论研究实践论证,具有潜在的不可代替的重要意义。 本论文以不同民办高等学校的典型案例分析现状、阐发理论,以服务现实为运思方向,以民办高等教育现状---目前存在的发展方式---今后发展的方式改变这一逻辑关系为明线,以民办高等教育与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博弈为暗线,以高等教育学原理为研究基础,借鉴公共管理理论、管理学理论、博弈学理论提出我省民办高等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以及对民办高等院校发展和生存等关键性问题展开研究,在全面剖析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类型、特征及成因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民办高校发展的新出路,深入探讨了政府对民办高校应具备的责任与展责路径,有针对性地提出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所实施的策略,从而形成了研究民办高等教育问题的独具特色的理论框架和表现风格。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diversified economic system,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is developing day by day and showing its charm. However, a series of rapidly increasing numbers only represent the superficial prosper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recent years, Many private colleges or universities are either "closed" or transferred, indicating that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is involved in "deep water areas" and entering the "bottleneck stage" of overall weakness. However, in the highly competitive private education market, The implement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as become the core of the existence of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ince the 1980s, the cause of private education in China has developed with a strong momentum, 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It has attracted more attention of Chinese and foreign experts and scholars and some social observers. But in the cour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There are many controversial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problems. These problems must be guided by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private education in order to be standardized. Therefor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with emphasis on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is demonstrated. It has potential irreplaceable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ypical cases of different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xplains the theory, and takes serving reality as the direction of thinking. To change this logic relation i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the way of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taking the game between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and government, market and society as the dark line, and to change the logic relation in the future, the game between the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government, the market and the society is regarded as the dark line.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author draws lessons from the theory of public management and management. The theory of game theory puts forward the effective path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ur province, and studies the key problems such as the development and survival of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n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ly analyzing the types,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expounds the new way ou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robes into the government's responsibility and ways of developing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ie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us forming a unique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performance style of studying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49.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益群;刘成玉;陈健;章敏;刘桂珍;;发挥办学优势,构建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邱级胜;李立琼;;高校创业教育探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0期

3 徐乾;;来华留学生管理模式浅议[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20期

4 张文军;;关于21世纪人力资本发展战略的思考[J];科技与企业;2011年10期

5 王艳红;;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S2期

6 陈文琦;;高等教育应引入多元智能理论的新理念[J];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17期

7 童政权;李公根;;浅析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管理[J];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18期

8 胡央波;陈龙根;;主体间性视域下的高校学生社区建设研究[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9 _5健;;[x校要S残芯珅!{纝[J];人民教育;1953年10期

10 櫖叙P+;;在第一\F全W 人民代表大g第一次g媝上曑於高等教育工作的v|言[J];人民教育;1954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妍鹏;戴春爱;;关于开设“化学与社会”选修课的探讨[A];第八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雪竹;;高校学生社区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浅析[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3 杨秀芹;;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过程与实质[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吴玉宇;;利用金融工具加快我国高等教育融资的思考[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黄玲毅;;浅谈高校双语教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栾奕;;高等院校开办医学编辑学专业的可行性分析[A];卫生部新闻办公室2005年全国医药卫生报刊主编和编辑岗位资格培训班讲义[C];2005年

7 陈煜;叶祥凤;;高等学校柔性定制人才模式探讨[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8 ;中国高等专业音乐教育发展之我见——高等音乐教育扩招后带来的若干问题思考[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9 魏中华;陈雪梅;边扬;赵晓华;;浅谈交通工程专业的创造教育[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10 但昭彬;;简析中央苏区高等教育的办学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1)——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深圳报业集团驻穗记者 李明 通讯员 卢建民;国际化视野培养“侨校”学生[N];深圳特区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张海志;中国知识产权高等教育,更待山花烂漫时[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李們;松绑国有大学 财务自主助推产学研一体[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4 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 曲秉春 金喜在;择业能力培养需要创新[N];光明日报;2009年

5 北师大珠海分校“珠海高等教育改革特别试验区”课题组 于风政;在珠海设高教特别试验区谋广东高教新的重大突破[N];珠海特区报;2009年

6 孟丽娟;高等教育:我们拿什么和欧美PK[N];科技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王轲真 冯庆 刘秋伟;澳门与横琴校园将由隧道连接[N];深圳特区报;2009年

8 记者 董超文 通讯员 虞海霞;河套地区将主要发展高等教育[N];深圳商报;2010年

9 记者 罗霞;我省与东南亚国家高等教育合作多领域拓展[N];云南日报;2011年

10 记者 刘宏;我省高等教育突飞猛进[N];江西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兆宇;19世纪英格兰高等教育转型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吴越;中国高校联盟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张继林;共轭动力系统分析及其在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管理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9年

4 石磊;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崔爱林;二战后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政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6 卢晶;专业认证制度的治理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朱迎春;区域“高等教育——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8 何振海;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化发展研究(1850-1960)[D];河北大学;2008年

9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谢俊;大学的学术自由及其限度[D];西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陶立;以色列高等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董有志;对高等院校评价认证机构的认可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姜婷婷;我国女性高等教育机会平等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4 卫婷婷;我国中央政府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责任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5 谭晓玲;近十年我国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收益问题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6 劳丽静;现阶段我国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0年

7 于海曼;大众化进程中的高等教育学费制度改革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侯若冰;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9 刘恋;哈珀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初探[D];河北大学;2011年

10 董新美;扩招以来高等教育政府间财政责任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592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6592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3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