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实践误区及引导原则
本文选题:以学生为中心 切入点:本科教育 出处:《中国高教研究》2012年11期
【摘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理念由美国学者提出和倡导,带来了本科教育基本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的系列变革。"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正在影响着我国的本科教育,使我国本科教育取得了可喜的转变。但这一改革还存在着教育理想的民族缺失、教育思想的本土偏离、教育目标的避高趋低、教育活动的儿童思维、教学内容的删繁就简、教学方式的引人娱乐、教学过程的散乱无序、课外生活的放任自为、教育评价的片面倚重、教育主体的学生独挡等十大实践误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走出现有实践误区,必须坚持借鉴西方教育理论与尊重我国教育实际相结合、延伸理论应用范畴与遵循学生身心规律相结合、激发学生求知潜能与满足社会需求目标相结合、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与重视教师主体地位相结合、改革教学方法手段与培育特色教育理念相结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与做好系统配套建设相结合等原则。
[Abstract]:The idea of "student-center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has been proposed and advocated by American scholars, which has brought about a series of changes in the basic concepts,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management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The concept of "student-centered" is affecting th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 China. Th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of our country has made a gratifying change, but this reform still has the national deficiency of the educational ideal, the local deviation of the educational thought, the low avoidance of the educational goal, the thinking of the children in the educational activity, and the abridgement of the teaching content. The entertainment of teaching method, the disorder of teaching process, the laissez-faire of extracurricular life, the one-sided reliance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 In order to guide the student-center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out of the existing misunderstandings, it is necessary to combine the western educational theory with respecting the educational practice in China. The combination of extending the applied category of theory and following the law of students' body and mind, motivating students to seek knowledge potential and meeting the goal of social demand,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subject status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is combined with the cultivation of the idea of characteristic education, and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s combin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supporting system.
【作者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党委;
【分类号】:G6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陈新忠;董泽芳;;高等教育规律“三分法”探析[J];江苏高教;2008年02期
2 李嘉曾;;“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08年04期
3 陈新忠;董泽芳;;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教育影响评析[J];大学教育科学;2009年02期
4 丁笑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历史回顾与最新进展[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22期
5 赵中建;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的展望及其行动框架——'98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概述[J];上海高教研究;1998年12期
6 丁笑炯;;关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反思——来自西方的经验[J];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11期
7 满晶;马欣川;;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1993年03期
8 洪丕熙;;“以学生为中心”——罗杰斯的教学原则和它的影响[J];外国教育资料;198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勇;论大学制度文化建设[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李国庆;;从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到品格教育——美国道德教育理论的演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单中惠;;福禄培尔游戏理论新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龚兵;;近代大学课程世俗化及其影响[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黄华;;美国赠地学院创立的当地经济因素浅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6 姚艳杰;姚静;;普通高校非学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7 胡靖;;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学校德育观转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8 柯佑祥;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哲学思考[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9 田海洋;於荣;;论地方高校的大学精神[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毛国红;;工科大学生自主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湛中乐;徐靖;;通过章程的现代大学治理[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秦前红;严晗;;中外学术自由权的宪法保障比较[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3 赵德平;陈仲堂;缪淑贤;;浅谈大学特色发展的几点想法[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4 焦玉国;;加强实践教学内涵建设提高学生创新能力[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5 焦玉国;耿桂红;宋志民;;加强实践教学内涵建设提高学生创新能力[A];北京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年会优秀论文[C];2011年
6 张腾;;西欧中世纪大学教师的角色及启示[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吴国娟;;试析蔡元培大学管理理念及其形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白娴棠;;蔡元培“教授治校”何以可能之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周险峰;;“士人”品格与中国高校教师群体的精神建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6)——中国教师教育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10 要振生;;略论杜威的素质教育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陈金江;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刘叶;建立创业型大学:管理上转型的路径[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10 付晔;中国高校专利产出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衡论[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杨志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程焱;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及对高校德育的启示[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丽;旅游管理本科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余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经验的缺位与对策[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周由明;建立中国大学校长问责制之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刘玉桂;转型期保障高等教育公平的政府责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刘佳;论我国高校资助体系中大学生权利的法律保障[D];湘潭大学;2009年
10 张强;地方综合性高校教育经费筹措的困境与对策[D];湘潭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程少堂;教育规律分类新探[J];高等教育研究;1996年03期
2 肖锋;试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3 刘萍;对罗杰斯“学生为中心”教学思想的再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 何宝安;关于教育规律的分类学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5 曾德琪;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探索[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张秀梅;;教育规律研究十七年[J];上海高教研究;1995年06期
7 沈正元;浅论西方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及其给我们的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冲,袁永红;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给我国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4年09期
2 吕秀荣;以学生为中心加强自我教育[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3 丁宜丽;新生研讨课:美国本科教育的特色课程[J];中国大学教学;2005年08期
4 叶信治;;以学生为中心:21世纪凸显的大学主题[J];教育与考试;2007年06期
5 宋婧;;从博耶报告看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J];考试周刊;2008年32期
6 杨贵春;;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文教资料;2010年15期
7 胡阿纲;;科学发展观与“以学生为中心”[J];学理论;2010年26期
8 王乐相;;“以学生为中心”谈高校学生管理[J];价值工程;2011年07期
9 赵莹;李莎;;在高校学生管理中要以学生为中心[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3期
10 吴杨,施卫东;面向知识经济 改革本科教学体系[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华艳;;加强实验教学管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钱颖一;经管学院本科教育改革:思考与方案[N];新清华;2009年
2 本报通讯员 华荣文;教改主题:以学生为中心[N];光明日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郑晋鸣 通讯员 王金福;以学生为中心管理才有活力[N];光明日报;2001年
4 方延明;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成败为标准[N];中国教育报;2001年
5 阮立山 张美玲;深化课程体系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N];人民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宋喜群;以学生为中心[N];光明日报;2004年
7 贾科;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动向和趋势[N];光明日报;2009年
8 梁亚平;英美文学课的教与学[N];光明日报;2004年
9 王明福 本报记者 苏婷;打造质量名校[N];中国教育报;2003年
10 李文鑫 黄进;推进“三创教育” 培养“三创”人才[N];光明日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艳;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探析[D];西南大学;2007年
2 王颖;关于专业课程教学中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594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659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