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大学学科团队的网络结构及其度量

发布时间:2018-03-26 21:20

  本文选题:大学学科团队 切入点:团队网络 出处:《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年06期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网络和社会网络加权的大学学科团队网络结构表示方法,这种方法以学科团队成员的科研合作论文作为样本,根据科研合作论文所形成的知识网络和社会网络关联,构建大学学科的团队网络。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学科团队关系数与关系密度、撁系数与特征路径长度对大学学科团队的基本特征进行表示与度量,从个体中心性、中间中心性、接近中心性、特征向量中心性和结构关联度对大学学科团队成员的结构性特征进行表示与度量。最后,在一个真实大学学科中构建了学科团队网络,并进行了度量和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Abstract]:In this paper, a network structure representation method of university discipline team based on knowledge network and social network weighted is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association of knowledge network and social network formed by scientific research cooperation papers, the team network of university disciplines is constructed. The coefficient and the length of characteristic path represent and measure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niversity discipline team, from individual centrality, intermediate centrality, approaching centrality, The feature vector centrality and structural correlation degree represent and measure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mbers of the university discipline team. Finally, the network of the subject team is constructed in a real university discipline, and the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are carried out. The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s verified.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ZH065)
【分类号】:G6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席运江;党延忠;;基于加权知识网络的个人及群体知识结构分析方法[J];管理工程学报;2008年03期

2 刘献君;论高校学科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5期

3 黄超;王雅林;姜华;;大学学科成长能力系统构建及其路径[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先俊;论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建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尹伟伦;;我国重点行业性大学的使命与学科发展——兼论北京林业大学的学科建设思路和实践[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S2期

3 赵林记;;浅析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几个关系[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孙玉;;浅谈外语学科学术著作出版[J];中国编辑;2010年01期

5 孙钦荣,金心;试述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建设[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年01期

6 徐玲;;关于加强高校学科梯队建设的若干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年01期

7 许栋梁;;浅议民办高校特色学科建设[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8 于靖;王艳梅;;吉林省高校特殊教育特色专业建设对策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许慈晖;;论学科方向建设内涵与凝练原则[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6年03期

10 于靖;;吉林省高校特殊教育专业与国内同类专业的比较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燕华;大学科研合作制度及其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刘晓保;高等技术院校学科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臣;组织内部知识网络的结构及知识共享博弈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王颜新;非常规突发事件情境重构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6 邹晓东;研究型大学学科组织创新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7 李健宁;高等学校学科竞争力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庞青山;大学学科结构与学科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阳荣威;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陶能祥;高等教育内分流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璇;协同知识结构序化测度模型及演化规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念闯玲;基于组织知识结构的知识缺口识别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余圆圆;高师院校专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志秋;教师教育转型时期地方师范大学教育学科群建设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席丹;河南省高等院校重点学科建设现状与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常诚;一个优势学科的形成与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严江立;民族院校特色学科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陈伟忠;地方高校本科新专业的设置与调整[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波辉;2010-2020年珠三角制造业人才需求预测与广东高校学科建设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刘璐;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分析与建议(2001年-2010年)[D];山东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李哲英,张有根;IC设计人才知识结构与教学体系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5年03期

2 席运江,党延忠;基于知识网络的专家领域知识发现及表示方法[J];系统工程;2005年08期

3 朱九思,文辅相;论学科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1993年02期

4 刘献君;论高校学科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5期

5 陈国权;组织与环境的关系及组织学习[J];管理科学学报;2001年05期

6 庞青山,薛天祥;世界一流大学学科结构特征及其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年12期

7 陈国权;学习型组织的过程模型、本质特征和设计原则[J];中国管理科学;2002年04期

8 崔秦睿;档案人员知识结构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璇;杨婷婷;;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的网络结构和运行机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03期

2 侯志军;;论大学学术发展的结构基础[J];江苏高教;2010年05期

3 沈曦;覃美琼;;系统论视野下的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网络结构[J];当代教育科学;2009年15期

4 张田;袁庆宏;;高校科研团队网络结构特征对科研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J];战略管理;2010年01期

5 姜文杰;网络结构与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年03期

6 沈曦;;组织结构视角:大学管理低效的根源及对策[J];高校教育管理;2009年02期

7 丁璇;王晓飞;;论从多主体合作角度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赵国瑞;;谈教学过程的网络结构[J];现代大学教育;1985年02期

9 陈建萍;安志远;白娟;;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资源为核心立足可持续发展[J];中国教育网络;2009年Z1期

10 王智宇;王嘉;王晓光;;非正式组织结构模式下的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研究[J];高校辅导员;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梁秀香;;城乡籍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的差异比较研究[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东北林业大学校园网展新貌[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2 葛仲;我校10项成果荣获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N];新清华;2005年

3 朱振国;我国新一代网络体系研究取得重要进展[N];光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胡小君;基于科技引用网络结构算法的科学计量新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2 沈曦;中国多校区大学的组织结构与管理[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熙悦;重庆教育学院基于知识管理的学习型组织建设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2 朱建梅;中国多校区大学管理模式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696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6696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b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