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虚拟社会”: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应有的场域

发布时间:2018-04-10 20:09

  本文选题:高校 + 思想政治课 ; 参考:《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摘要】:解决当前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需要在"虚拟社会"这一新的场域下进行探索与实践。"虚拟社会"为实现师生主体间性(主客体关系)新型教学关系提供了独特便利的条件,它蕴含着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介体),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不可回避的重要社会环境(环体)。完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应当包含"虚拟社会"条件下的实践教学。
[Abstract]:To solv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tradi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is necessary to explore and practice in the new field of "virtual society". "Virtual society provides a unique and convenient condition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new teach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It contains abundant practical teaching resources,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social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an not be avoided.The complet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should include the practice teaching under the condition of "virtual society".
【作者单位】: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部;
【分类号】:G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仁宇;主体间性与交往[J];南都学坛;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罗荣渠;“现代化”的历史定位与对现代世界发展的再认识[J];历史研究;1994年03期

2 赵玲;对少数民族文化转型的哲学思考[J];学术探索;2004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冠军;动态战略成本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2 张正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李新曦;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的素质塑造[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4 董耀鹏;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控制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5 崔禄春;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6 侯典明;江泽民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7 张占斌;博彩业与政府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8 王广彬;中国社会保障法制史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9 毛曦;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地理[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10 张拴平;张申府哲学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瞿辉;电子媒介时代的技术悲观主义[D];兰州大学;2007年

2 张立慧;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历史经验[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王惠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高常营;渴望家园的回归——世纪之交人文精神重建问题的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5 赵澜波;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活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6 孙文营;论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困境与出路[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7 张春玲;对我国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关系的历史剖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8 李照修;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9 朱洪强;邓小平对外开发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10 游红武;后冷战时代国际冲突探源[D];暨南大学;200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冯建军;主体间性与教育交往[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2 王仁宇;主体间性与交往[J];南都学坛;2001年02期

3 周甄武;;虚拟实践:人类新的实践形式[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爱军;;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汪晓丽;葛其龙;;用疑问方法激活思想政治理论课[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年03期

3 马济胜;;高校思想政治课建设之我见[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32期

4 陈若团;;浅谈高校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J];琼州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王宏亮;;浅论高校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法[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马荣;;对高校思想政治课坚持灌输理论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陈育钦;邱镛妃;;困境与求解: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探析[J];黑龙江史志;2008年08期

8 王琴辉;;对提高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13期

9 仇发华;;信息时代下大学生参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30期

10 黄大珍;中师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德育评估[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浙江大学 潘怡蒙;李立志 思想政治课也能上得很好[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记者 吴春燕 通讯员 吴嫦瑜;“思想政治课”原来可以这样鲜活[N];光明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高校创建工作年年上台阶[N];安徽日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鲍道苏 李燕铭;让高校有更多自主权[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记者 柯昌万;陕西严禁高校“双轨”收费[N];中国教育报;2001年

6 记者 范绪锋;让高校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N];中国教育报;2002年

7 吴长亮;高校自主招生难“自主”[N];解放日报;2004年

8 记者 应丽斋 张敏 见习记者 郑炜君;对接 沟通 合作[N];嘉兴日报;2005年

9 李丹 马小宝;天大科技综合实力名列高校前茅[N];科技日报;2000年

10 记者董洪亮;高校成为科技创新主力军之一[N];人民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文清;高校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论[D];四川大学;2004年

2 赵君;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樊本富;中国高校自主招生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4 周文泳;高校科研质量改进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5 樊明成;中国普通高校专业选择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6 杨红霞;营利性高等学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郝运;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邓达;知识论域下的高校德育课程[D];西南大学;2008年

9 宋永刚;自我发展:高校学术人员管理的新视野[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咏梅;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控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红艳;信息化条件下高校的教学管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吴泽娟;高校贫困生资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周雪惠;论生涯教育思想与我国高校生涯教育建设[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4 步德胜;增强高校辅导员工作实效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王智萍;高校发展性学生评教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6 黎胤;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7 刘蓓蓓;重庆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8 舒慧东;高校教育技术中心知识管理应用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玉梅;高校生命教育内容及路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10 安波;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327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7327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9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