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医学信息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4 03:21

  本文选题:医学信息学 + 就业 ; 参考:《图书馆学研究》2012年12期


【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专家咨询和毕业生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中南大学医学信息学毕业生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其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医学信息学专业定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课程体系、增加实习机会等方面提出提高医学信息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对策,为提高医学信息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提供了数据基础,为进一步完善医学信息学课程体系和改革培养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Abstract]: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medical informatics graduates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literature, expert consultation and graduate interviews, and discusses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 of employment.The countermeasures of improving the employment quality of medical informatics graduates are put forward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orientation of medical informatics specialty, the reform of training mode, the improvement of curriculum system and the increase of practice opportunities, which provide the data basis for improving the employment quality of medical informatics graduates.It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further improvement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medical informatics and the reform of training model.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医药信息系;
【基金】:中南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
【分类号】:G647.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周怡;;医药院校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教育的变革[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刘春茂;;面向“就业能力”的LIS专业教育的系统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玫,谢秀颖,段培永;建筑智能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2 程先富;地理科学专业地质学教学方法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3 庞建勇;土木工程专业《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4 董焱;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初探[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5 赵春伟;严壮志;孙允高;;产科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构思[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6年01期

6 肖威;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考核内容与办法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7 武俊昊;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平幼妹,余本农;包装工程专业的建设与现代物流[J];包装工程;2002年04期

9 张日新,梁昱庆,汪令江,赖立,肖军;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赵迅,庹进平;走出法理学教学困境的理性思考[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耿志强;严建良;朱跃国;顾裕;董美玲;;电子病案系统工程开发与临床实践应用的研究[A];第一届亚太地区国际病案信息管理学术会议暨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14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德静;基于科技创新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2 姜兆顺;基于结构化住院病历采集系统对糖尿病及血管并发症辨证论治规律的研究[D];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

3 李广曦;适用于脾虚证数据采集的完全结构化电子病历的构建[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4 田军章;基于PACS的结构化报告(SR)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5 陶能祥;高等教育内分流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周劲松;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教学因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夏燕靖;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探讨[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志国;医院信息管理体系的构建[D];天津师范大学;2004年

2 余本功;基于HL7标准的电子病历(EPR)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3 吴薇;生涯发展理念下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钟杰;园艺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5 王树宏;山西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6 吕屏;广西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姜旭;团体辅导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8 游佳丹;设计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卢红梅;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詹发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朱若霞,马小洁;略谈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2 赵颂平,赵莉;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4年21期

3 刘春茂;;面向“就业能力”的LIS专业教育的系统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6年02期

4 唐雪琳;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及策略探讨[J];图书情报工作;2004年04期

5 张志美,董建成;中美医学信息学教育的比较研究[J];医学信息;2005年02期

6 刘春茂;网络环境下情报工作的流程再造和结构调整[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雷玉梅;;如何提高我院毕业生的就业质量[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陈维厚;;法科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提高就业质量的视角[J];北京教育(成功就业版);2007年08期

3 石彤;王献蜜;;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性别差异[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4 冯艳;李姚迪;徐呈旭;;研究生就业质量量化评价相关问题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1年04期

5 麦冬宁;;华南理工大学近年双学位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6 李利军;;高职院校就业质量评价标准刍议[J];职教论坛;2010年14期

7 王兵;;提高就业质量是就业工作之本[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19期

8 朱秋;;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能力新探[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6期

9 周丹;;SYB项目对职校就业质量的推动作用[J];职业;2011年24期

10 房欲飞;;上海市高校研究生就业现状、前景及对策研究——兼论对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卢平;;加强职业指导 提高就业质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2 赵帅;;“一对一”个性化就业指导对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实证研究[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郭秀芬;杨娟茹;刘宏全;;变革环境下的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A];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4)[C];2004年

4 张培德;;新时期上海普通高校就业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李海榕;;金融危机视野下高校贫困生充分就业的新思考[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10年

6 周凯;;论辅导员如何开展就业指导工作[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7 许晓辉;;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心态的调查与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8 张洪阳;艾晶;;师范类高校中非师范专业女大学生就业的思考[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9 史晓杰;;性别视角下的困境——解读女大学生就业难[A];科学发展观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10 陈亚东;沈晓;;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需要新思维[A];科学发展观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武唯;就业质量提升 结构矛盾突出[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年

2 刘静;明年我市将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7年

3 记者 马效军;就业压力来自就业质量[N];甘肃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张兴华 通讯员 杨林;山东建筑大学:小讲坛发挥大作用[N];中国教育报;2010年

5 本报通讯员 于海平 熊英 本报记者 刘昆;重就业率更重就业质量[N];光明日报;2004年

6 陈莘邋义富;省政协来扬调研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N];扬州日报;2007年

7 记者 段裕祥;由满足就业数量向追求就业质量转型[N];桂林日报;2011年

8 ;就业质量成为高校综合水平新标杆[N];江淮时报;2010年

9 罗明东;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N];光明日报;2005年

10 记者 张真真邋通讯员 杜辉;大学生就业满意度创5年新高[N];湖北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雅婕;大学毕业生职业心理适应整合测验方案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2 刘艳茹;社会资本视角下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亚利;关于大学生情商水平与就业质量的相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陈曲;高校毕业生可雇佣能力结构及影响结果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李佳;北京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4 吴芳;经管类硕士毕业生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的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5 徐月红;我国本科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余贻春;武汉地区建立大学生就业指数系统的调研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刘红艳;大学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8 邓婷;主观认知、就业准备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关系[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龙志;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专业差异的视角[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徐灿;本科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474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7474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7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