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高校外事工作平台探析
本文选题:高校外事 + 国际教育合作 ; 参考:《江苏高教》2012年05期
【摘要】:文章阐述了高校外事工作三大职能,即"政策咨询"、"管理与服务"和"国际项目运作"。同时提出优化高校外事工作四大平台以提升其效能的思路:优化政策规划平台,树立国际化理念;优化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国际化校园;优化国际项目平台,开展实际性合作;优化外事机制平台,加强外事队伍建设。
[Abstract]:This paper expounds three functions of foreign affairs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amely "policy consultati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and "operation of international projects".At the same time, it puts forward the ideas of optimizing the four major platforms of foreign affairs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enhance their efficiency: optimizing the policy planning platform, establishing the international concept, optimizing the management service platform, building the internationalized campus, optimizing the international project platform and carrying out practical cooperation.Optimize the foreign affairs mechanism platform 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foreign affairs team.
【作者单位】: 南京工业大学国际合作处;
【基金】:南京工业大学重点资助项目“南京工业大学运营研究”(44207108)
【分类号】:G64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陈晓云;中外高校招生制度比较与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2 陈文平;高考科目设置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20期
3 潘菊素;高等教育目标多元化与高校招生制度改革[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5期
4 吴士文;;公共关系语言在高职招生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张林狮;;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探析[J];生产力研究;2006年04期
6 应朝帅;;高校自主招生与人才选拔[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Z1期
7 李小娟;高职院校如何做好招生宣传工作[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8 彭玫;;关于建立高职院校教学督导长效机制的思考——以我院教学督导工作为例[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年1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晋蓉;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性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2 金松;我国普通高校现行招生制度改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谭志红;我国普通高校招生制度公平性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马静;对高校招生公平问题的再思考[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燕新;我国高校招生计划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高桂芬;教育公平背景下的高校招生政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7 关义和;重点大学招生配额公平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晓红;90年代以来我国高教国际化研究述评[J];江苏高教;2000年05期
2 吴结,刘光华;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实践探析[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3 赵大志;高等教育国际化与高校图书馆文献服务[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4 罗淑云;莫光政;;广西高等教育国际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东南亚纵横;2006年02期
5 ;高教国际化应摆脱“单向输入”思维[J];中国高等教育;2009年21期
6 熊建辉;;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开创教育国际化新时代——中国教育国际化论坛会议综述[J];世界教育信息;2011年04期
7 张光;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J];比较教育研究;1997年02期
8 刘德志;21世纪高等教育新理念[J];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9 易志华;加入WTO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06期
10 王志海,刘萱;高等教育国际化若干问题探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继南;;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两大路向与传媒的作用[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6年
2 余亚佳;冯建文;;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趋势与特征[A];纪念邓小平《利用国外智力和扩大对外开放》重要谈话二十周年征文集[C];2003年
3 陈学飞;;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若干基本问题[A];北京高校引进国外智力工作文集(第一辑)[C];2004年
4 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宏观考察[A];第三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赵蒙成;;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史透视[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6 西宝;李一军;;高等教育国际化条件下的大学人力资源开发战略[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7 闫星;赵伯飞;;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况及启示[A];学习“十六大精神”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黄建友;;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新闻教育改革——以外语类院校新闻专业为例[A];新时期中国新闻学学科建设30年[C];2008年
9 王春玲;;培养国际旅游人才的思考与实践[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10 范瀛;刘艳红;;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与大学外事部门的角色转变[A];北京高校引进国外智力工作文集(第一辑)[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大学校长 许智宏;高等教育国际化不可逆转[N];北京日报;2002年
2 记者 韩晓玲 通讯员 周苏展;共论高等教育国际化[N];湖北日报;2008年
3 任钢建 罗卫刚;提升我省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N];贵州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樊丽川 杨凡;如何深化云南高等教育国际化[N];云南日报;2010年
5 张冉 蒋凯 施晓光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金融危机难阻高等教育国际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唐景莉 实习生 刘琴;高等教育国际化:契机还是挑战?[N];中国教育报;2004年
7 ;高等教育国际化(二)[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1年
8 ;高等教育国际化(二)[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1年
9 杨承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特征[N];吉林日报;2002年
10 刘湘溶;如何应对高等教育国际化[N];中国教育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联明;后“9·11”时代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新发展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2 温雪梅;教育国际化与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服务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袁琳;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王哲;《服务贸易总协定》框架下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陈正辉;全球化时代台湾农科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方守江;中国学生国际流动:驱动力及风险防范[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尹毓婷;欧洲高等教育改革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于海峰;当代中国留学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康瑜;高等教育全球化:一个全球地方化视角的解读[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龙献忠;从统治到治理[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苗俊俊;山西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杨颖;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教育主权问题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马聪;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杨尊伟;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国际化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郭勤;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毕勇;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周子良;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若干问题的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陈亚玲;高等教育国际化:中国的历史与现状[D];湘潭大学;2002年
9 周曲;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中外合作办学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10 张漾滨;改革开放以来中外合作办学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487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748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