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哈佛大学博克教学与学习中心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8-04-18 09:17

  本文选题:哈佛大学教师发展中心 + 特色 ; 参考:《教育探索》2014年12期


【摘要】:哈佛大学博克教学与学习中心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教师发展中心之一,其服务项目包括新入职教师教学资格培训、建设学生评价反馈机制及推广教学技术运用。中心提供教学实践机会、提供个人咨询服务、提供教学技术支持和组织国际学术交流等值得我们借鉴。我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建设应注重推进多部门合作、构建学习共同体和完善教师教学发展体系。
[Abstract]:The Bock Teaching and Learning Center of Harvard University is one of the earliest teacher development centers in the world. Its service items include the training of new teachers' teaching qualifications, the construction of student evaluation feedback mechanism and the promotion of teaching technology.The center provides the teaching practice opportunity, provides the personal consultation service, provides the teaching technical support and the organization international academic exchange and so on is worthy of our reference.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 development cente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should focus on promoting multi-department cooperation, constructing learning community and perfecting teacher teaching development system.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中国水利教育协会“十二五”水利高等教育研究规划课题(SLGJY125—YB07)
【分类号】:G64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王广新,白成杰;网络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2 冯锐;金婧;;学习共同体的思想形成与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3 魏莹莹;韦娇艳;罗秋兰;;依托高校教学名师的教师教学培训探析[J];高教论坛;2012年10期

4 黄睿彦;;以教学中心为依托,推进高校教师发展——基于哈佛大学的经验[J];比较教育研究;2012年09期

5 马晓玲;刘美凤;王小雪;;美国教育技术学专业证书教育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03期

6 吴薇;赵莉;;美国公私立大学教师发展特点比较——以哈佛大学和密歇根大学为例[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3年04期

7 林杰;;哈佛大学博克教学和学习中心——美国大学教师发展机构的标杆[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8 张玮;;基于网络交互的学习共同体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年08期

9 罗厚辉;林碧霞;;教师教育的教学手段:学生反馈[J];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音;;网络学习中共同体学习策略分析[J];办公自动化;2009年18期

2 邹娜;;基于网络的高校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及其意义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年04期

3 徐小利;陈汉;;教育技术专业研究生网络学习共同体支撑平台的构建[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08年04期

4 张建科;陈清容;;传播媒体变革对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9期

5 孙海英;马良;;CSCL中虚拟学习共同体的认识与构建[J];滁州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王广新;;教师引领BBS论坛讨论活动的角色行为评价模型[J];中国远程教育;2008年03期

7 尹莉莹;;基于多维度网络引导式教学的研究——以《文献检索》课为例[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8 李兴保;刘敏;;虚拟社区中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12期

9 周速;;网络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10 刘革平;李学孺;;面向高校教师的SecondLife虚拟实践社区构建与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赵健;网络环境下城乡互动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与运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赵剑;网络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4 安世遨;大学生对话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张广兵;参与式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刘光余;教师教学效能的生成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吴庆华;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黄元国;大学卓越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9 吴庆华;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京靖;基于课程的网络学习共同体活动模式及设计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朱梅;基于社会性软件的教师专业成长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慧玲;新学习共同体的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爱军;构建促进教师自我发展的校本研究共同体[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冯喜花;混合学习环境下大学生协作学习活动实施的设计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6 张龙;区域性网络教研平台构建及应用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冯世基;教师专业发展网络学习社区的理论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建玲;校园网:教师成长的一片绿洲[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吴群;以区域教师研修共同体的构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樊丹丹;Web2.0环境下促进隐性知识建构的学习活动设计与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新明;网络学习社区的概念演变及构建[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2 徐延宇;;美国高校教师发展浅析——以密歇根大学学习和教学研究中心为案例[J];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11期

3 张妍;;问题探究式网络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模型设计[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10期

4 李伟;论网络学习社区的构建[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13期

5 王广新,白成杰;网络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6 梁林梅;;美国教育技术专业近三十年的发展与变迁管窥——基于AECT的系列调查[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11期

7 谭敬德;陈清;;网络学习社区组成要素分析及其对NLC设计构建的意义[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年02期

8 马良;孙海英;;虚拟学习共同体的认识与构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04期

9 黄睿彦;;以教学中心为依托,推进高校教师发展——基于哈佛大学的经验[J];比较教育研究;2012年09期

10 赵举忠,张敬环,任瑞仙;网络学习共同体中的情感交流[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勤;“互动·发展”教学模式的构建[J];农机化研究;2002年01期

2 刘黎明;课程理念与教师教学[J];现代教育论丛;2003年04期

3 赖文燕;论面向21世纪的多媒体教学[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2期

4 张明光,孙凯;多媒体网络教学中的教学互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7期

5 何尚武;论教学互动生态应力场的构建[J];教育评论;2004年05期

6 熊鹰;“双主互动”教学模式的宏观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16期

7 赖李明;目前高校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8 高文隆;;浅论教师的创造性[J];大众科技;2006年02期

9 唐春波;;浅谈高校“两课”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05期

10 靳燕;;立足教学创新 落实素质教育[J];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隋文香;王雪坤;;教学互动的理论与实践[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2 毛占稳;;关于多媒体教学中的一些思考[A];2007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刘琮如;;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的探讨[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8年

4 沈丽佳;周红春;陈毓超;谢立群;谢思明;;混合教学模式在“口腔组织病理学”中的探索与实践[A];第八届全国口腔医学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孙麟;;混合教学模式在《口腔组织病理学》中的思考与探索[A];第九次全国口腔医学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李春霞;晏石林;;高校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建议[A];第二届湖北省力学学会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袁义厘;高井全;孙建玲;王晓晶;;优化基护实践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五”规划课题[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上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冶玉辉;;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体会[A];2014年6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9 王英浩;;多媒体教学的再思考[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10 张志田;陈瑶;闻建民;林胜文;苏进展;黄朕;郦妙尔;;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与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探讨[A];2012年浙江省医学教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宿迁市教育局;关于推进有效教学的意见(摘编)[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2 华蓥市溪口中学 陈辉;教学互动的实践与探究[N];广安日报;2006年

3 刘娜;多伦县开展城乡教育教学互动活动[N];锡林郭勒日报;2007年

4 市委党校 彭天慧;增强党建课程吸引力必须创新教学方式[N];黄冈日报;2008年

5 刘国章 记者 付永慧;打造特色阳光教学[N];吉林日报;2009年

6 装甲兵学院 汪志高;让教师在教学中获得发展[N];蚌埠日报;2013年

7 彭艳梅;浅谈语文课堂的教学互动[N];钦州日报;2009年

8 记者 吴凡邋通讯员 王欢喜;国内首个青工短信教学平台大扩军[N];深圳特区报;2008年

9 王洪学;空军二航院探索“学员全员全程参与教学”[N];解放军报;2002年

10 樟树中学 徐艳;高中语文教学互动法[N];宜春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金虎;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学工程的研究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王晓宇;高校教学与科研等效评价机制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3 邓巍伟;教学目标实践过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4 薛嘉;云计算下教学互动平台的探究和设计[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5 刘丽娟;网络教学中促进师生交互的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6 邹可享;大成多维教学模式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7 孙霞云;Oxford Itools教学软件在儿童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8 李迎;基于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4年

9 孙鲁宁;微内容在高校中的教学应用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4年

10 马乐诚;大学有效教学影响因素的研究[D];汕头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677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7677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f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