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产学研联盟创新绩效的障碍与对策
本文选题:产学研联盟 + 政策障碍 ; 参考:《中国高等教育》2014年Z2期
【摘要】:正产学研联盟凭借其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综合优势,已成为国家实现自主创新和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与有效模式。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产学研联盟仍处在初级阶段,联盟运行机制不尽完善,总体运行绩效并不高,存在着主体障碍、政策障碍、机制障碍和文化障碍。必须从主体、政策、机制、文化上寻求解决对策,提升产学研联盟的创新绩效,促进产业技术集成创新。
[Abstract]:With its comprehensive advantages of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shared interests, shared risks and common development, the allianc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and an effective mode for the country to realize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resources.However, compared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industry, university and research alliance in China is still in the primary stage,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of the alliance is not perfect, the overall operating performance is not high, there are main obstacles, policy obstacles, mechanism obstacles and cultural obstacles.We must seek solu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subject, policy, mechanism and culture, improve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industry, college and research alliance, and promote the innovation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integration.
【作者单位】: 常州大学党委;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成长期产学研联盟的技术转移绩效研究”(编号:13YJA880063)、“政府责任视阈下的高职教育政校企协同机制研究”(编号:13YJA880079)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大学衍生高科技企业跨界协同创新研究”(编号:D/2013/01/116)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64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华容;基于产学研联盟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科技创新模式的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03期
2 马德秀;产学研联盟:实现高校超常规发展的有效途径[J];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09期
3 周山明;李建清;郑建勇;;产学研基地建设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年09期
4 于建国;;构建产学研联盟 推动快速发展[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8年08期
5 张希胜;王雁;段永瑞;张勤;;以大学为主导推动创新型城市发展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9年03期
6 张世强;;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多学科诠释[J];经济师;2008年12期
7 宁滨;;构筑新型产学研联盟 实现从支撑到引领的跨越[J];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02期
8 王雪原;王宏起;;基于产学研联盟的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方式[J];中国科技论坛;2007年11期
9 王静;缪琳;林春;鲁嘉华;;结合上海市085工程,促进我校内涵建设与发展[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9年04期
10 彭玮;葛新权;;国外产学研联盟运行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章迪思;高校退一步 企业进一步[N];解放日报;2007年
2 苏卫东;惠山区政产学研联盟上海启航[N];无锡日报;2007年
3 记者 姜澎;携手打造产学研联盟新品牌[N];文汇报;2006年
4 记者 毕玉才 通讯员 王照华;辽宁医学院技术创新产学研联盟成立[N];光明日报;2011年
5 潘春燕;浙江高校产学研联盟台州中心成立[N];台州日报;2008年
6 张景华;各地高校科研成果抢滩广东[N];光明日报;2007年
7 胡陶荣邋刘們;名校校长张江共论产学研[N];上海科技报;2008年
8 通讯员 陈胜伟邋记者 陈扬渲;科研成果送到家门口[N];浙江日报;2007年
9 ;名校校长张江论剑 再议产学研[N];上海科技报;2008年
10 北京交通大学 宁滨;研究型大学在产学研联盟中占有重要地位[N];科技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希胜;大学推动创新型城市发展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2 陆震;政府视角下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再造[D];同济大学;2008年
3 韩馥冰;高校知识创新联盟及绩效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陈蓓蕾;基于产学研联盟的中西部省部共建高校发展战略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孟庆伟;产学研联盟知识共享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3 娄银银;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4 施琪;基于区域智力资本提升的辽宁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5 肖国芳;产学研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6 易迎;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桑玉昆;农业高校产学研结合模式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8 吴曦;高等学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738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773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