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系统理论视野中的高校合并决策
本文选题:高校合并 + 决策模式 ; 参考:《现代大学教育》2012年04期
【摘要】:教育政策属于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决策模式不仅影响教育政策的内容,也关系到教育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高校合并是中国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决策,传统的研究一般从管理学、经济学、组织学等视角诠释高校合并现象,忽略了教育决策活动的政治性。基于政治学视角对高校合并决策过程的描述与分析,可凸显教育政策是对教育领域内价值作权威性分配的本质特征。高校合并是政治系统对外部环境要求与支持的反应,政治系统采取同质化措施来缓解外部环境产生的压力,而政治系统的输出则具体以高校合并政策的形式表达。
[Abstract]:Educational polic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ublic policy . Its decision - making mode not only affects the content of educational policy , but also the science and democratization of educational decision - making .
【作者单位】: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湖北大学生科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中国高校联盟运行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2YJC880121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模型的突破研究”,项目编号:BIA090044
【分类号】:G6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夏跃平;论高校合并中的文化整合[J];江苏高教;2002年03期
2 李齐放 ,沈红;中国高校合并的政策学思考[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02期
3 李齐放,沈红;高校合并的系统科学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4 王胜桥,敖晓妍;论合并高校的文化整合与重构[J];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继荣;高等学校合并重组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包亚军;苏共丧失合法性的意识形态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李建中;;社会转型与长三角发达地区公民公共政策参与[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袁婷婷,孙奕;国外私立学校法律地位的考察与借鉴[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崔金云;;合法性与政府权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5 李涛;关于建国初期中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综合述评[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刘建华,斯琴格日乐;高校合并中的文化冲突、整合与创新[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李赐平;解放初期新中国变革旧教育的几点启示[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2期
8 周健;;试论新制度主义对公共政策研究视角的影响[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9 刘明;;社会变迁中的政治信仰认同[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10 张桂英;试论中国共产党农民利益政策的演进与创新[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胡央群;;排污权交易的法律思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2 倪星;;政府合法性基础的现代转型与政绩追求[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茶世俊;;教育政策的权力分析刍议[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温波;南昌市新生活运动研究(1934-1935)[D];复旦大学;2003年
2 刘新力;现代化进程中党的领导制度与执政方式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冯玉军;当代俄罗斯对外政策决策机制研究[D];外交学院;2001年
4 李庆刚;“大跃进”时期“教育革命”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王磊;建设有中国特色党政关系的理论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马福云;当代中国户籍制度变迁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刘仁文;刑事政策及其过程[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8 朱家存;走向均衡[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孙相东;地缘政治学的性质:一种多维视角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10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静;合并高校深度融合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2 王国栋;公共政策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3 朴林;论民众基础与执政党的建设[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陈岚;1978年以来我国中小学生管理政策的价值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王晓萍;小学教育专业层次提升过程中教育资源的重组与建设[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玲玲;1978年以来我国民办教育办学范围政策之价值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马涛;论地方利益与地方政府政策执行[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8 郑展;高等学校合并与文化整合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4年
9 韩永珍;合并高校实质性融合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10 周勇军;课程政策实施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琼英;高校合并现象审视[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2 蒋蓉;关于高校合并的经济学思考[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3 陈何芳;关于高校合并的三点思考[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 马陆亭;大学声誉的生产战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4年04期
5 陈彬,袁祖望;试论“加强省政府高等教育统筹权”的基本内涵[J];高教探索;2000年03期
6 张男星;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提问?[J];高教探索;2000年03期
7 周玲;高校合并与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J];高教探索;2000年04期
8 刘德富,张朔;论合并组建的地方综合大学的跨越式发展——兼论三峡大学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与对策[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9 燕红,杨潮,陈劲;合并高校实行学院制运转模式的构想[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5期
10 冯向东;论并校中的融合[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卫荣凡;论高校合并潜在优势的实现问题[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李晓红,田秀琴;高校合并后档案工作的管理[J];咸宁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3 纽芳怡;曾满超;李树培;;发达国家高校合并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11期
4 简彩云,许民利;对我国高校合并的理性思考[J];统计与决策;2000年11期
5 瞿华;我国高校合并的历史背景及分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6 沈涤萍;浅谈高校合并后的固定资产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年07期
7 赵生吉;高国礼;;高校内涵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发展;2008年11期
8 曹苏铁;;对高校合并过程中财务合并问题的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年06期
9 夏红云,庞晋伟;蔡元培办学思想对高校合并工作的启示[J];江苏高教;2000年06期
10 牟成文;应注意高校合并中的几个问题[J];统计与决策;200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战;;高校合并中几个观念的冲撞[A];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2 冯惠敏;;高校合并后管理中的阻力及克服阻力的心理原则[A];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3 梁文艳;胡咏梅;;高校合并后科研效率动态变化的Malmquist指数分析[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吴东江;;高校合并应重视无形资产的保护与管理[A];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2007年)[C];2007年
5 牟阳春;;坚持教育创新 进一步推动合并院校的改革与发展[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6 胡伟;张和平;;高校教师聘任制的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行政体制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丁小浩;;对中国高等院校规模经济研究的回顾与反思[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北京大学论文集[C];2004年
8 王炳华;江顺;;文化融合:多校区大学建设不可或缺的工程[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8年
9 陈然;赵庆年;钟耿涛;;中美两国在高校区域分布上的比较及启示——高校分布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角度[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二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周玉国;施江滨;;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分析[A];科学发展与农村教育——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佘峥邋通讯员 华晓春;中国高校合并集大最成功[N];厦门日报;2008年
2 记者 刘军;上海三所高校合并[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3 本报记者 黄超;高校合并打造教育“航母”[N];解放军报;2000年
4 刘晶华 卜立平 本报记者 张迎新;高校合并引发“治理”难题[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5 记者 叶国际 孙丽萍;中国高校合并盲目贪大[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6 本报记者 李贽;高校合并提速 中国打造大学航母[N];大众科技报;2000年
7 姚聪莉 高帆;高校合并中应处理好几个关系[N];陕西日报;2000年
8 刘贤方;不确定性越大 越讲究多元[N];上海证券报;2007年
9 记者 岳瑞贤 刘平清;高校合并有利培养大科学家[N];广州日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袁潮;高校合并,谁是受益者?[N];工人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华忠;行政化与自主权[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继荣;高等学校合并重组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3 吴越;中国高校联盟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侯龙龙;中国高等教育中的范围经济[D];北京大学;2004年
5 黄平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肖兴安;中国高校人事制度变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张安富;合并型多校区大学融合过程中的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8 李迎果;国家促进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9 李锦奇;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屈文建;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性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艳;我国高校合并中的政府职能错位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2 瞿华;我国高校合并若干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沈学伍;九十年代高校合并的背景及效应分析[D];苏州大学;2001年
4 齐素泓;我国高校合并后校园文化整合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曹光龙;高校合并过程中学科整合问题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6 朱文琦;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投融资体制改革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7 郑展;高等学校合并与文化整合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4年
8 郑勇;我国多校区大学组织文化建设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富荣;高校合并后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刘艳;我国高校合并后的整合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078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807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