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文化比较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02 03:40

  本文选题:文化比较 + 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 ; 参考:《中国高教研究》2012年03期


【摘要】:多学科知识介入高等教育研究是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中的多学科知识大多是在西方文化土壤中形成的,是西方文化意识形态的反映。多学科知识作为承载西方文化信息的话语,用来解释我国高等教育问题时未必都能相容。研究者只有对多学科知识与我国高等教育问题的文化认知差异进行历史与比较分析,才能发展并创造出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独特的理论。
[Abstract]:It is necessar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o involve multi-disciplinary knowledge in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Most of the multidisciplinary knowledge in the research field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is formed in the soil of western culture and is the reflection of western cultural ideology. As a discourse carrying western cultural information, multidisciplinary knowledge may not always be compatible when it is used to explain the problem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Only through the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cultural cognitive differences between multidisciplinary knowledge and the problem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can the researchers develop and create a unique theory of the subjec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
【分类号】:G6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伟;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之评价和超越——关于研究方法论的尝试性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向东;;高等教育研究中的“范式”与“视角”辨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3期

2 王岗;;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社会文化选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7期

3 侯猛;;当代中国法学理论学科的知识变迁[J];法商研究;2006年05期

4 刘小强;周国平;;高等教育的多学科研究方法:原理、地位和路线[J];高教探索;2006年06期

5 费小平;翻译与中华民族文化之建构[J];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03期

6 龙凌,马跃龙,熊慧群;浅论旅游者文化震惊的深层原因及应对措施[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梁燕玲;开放的发展领域——后现代视阈中的高等教育学科[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8 李明忠;高等教育的学科化研究与多学科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9 吴娜;解读中西文化间距[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10 李林波;差异,对翻译意味着什么?[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马中红;;文化敏感与广告跨文化传播[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2 王岗;;回归主流文化的中国武术发展战略[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3 黄式宪;;从全球化视野看中国电影的现代性崛起[A];和而不同——全球化视野中的影视新格局——第三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倪依克;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文;庞德与中国文化[D];苏州大学;2004年

3 姜智红;论文明的多样性[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4 郦青;李清照词英译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胡辉杰;周作人中庸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杜平;英国文学的异国情调和东方形象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王卫英;重塑民族想象的翅膀[D];兰州大学;2006年

8 王平;课程改革中的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素玫;与巴赫金对话[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杜文倩;文化汇流中的抉择与超越[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增香;传统儒家文化与中、朝现代化起步[D];延边大学;2003年

2 刘婕;重估《学衡》[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黄燕;张家界旅游购物市场开发的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4年

4 郭玉华;共同的关注,不同的言说[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5 刘刚;仁风道骨 佛性童心——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丰子恺的影响[D];青岛大学;2004年

6 汪纪明;矛盾的存在[D];西北大学;2004年

7 舒春玲;汉英习语语义的跨文化对比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8 莫小娟;小说第一人称叙事手法在近代中国的翻译与接受[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9 姚亮生;建立传播学的翻译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于欣;东海西海心理攸同[D];延边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日元;;突出“文化”教学,“激活”学生学习世界史兴趣[J];文教资料;2011年22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陈帆波 任燕;在特色中实现边缘的崛起[N];中国教育报;2006年

2 罗静 朱颂;南京大学举办第九届费彝民法学论坛[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3 本报通讯员 李静;广西民族大学 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N];光明日报;2006年

4 李静;民族院校中的一朵奇葩[N];光明日报;2005年

5 李德海 王俊岭;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分析与思考[N];伊犁日报(汉);2008年

6 记者 李德春;延边大学合校十年[N];吉林日报;2006年

7 秦华;选调生要正确面对的三个问题[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朱亚勤;“大学生农村创业代表一种方向”[N];中国人事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继艳;当代中国青年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D];湖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322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8322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4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