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校的办学模式及思考
本文选题:美国高校 + 校园文化 ; 参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06期
【摘要】:美国高校以其独特的办学模式和办学风格屹立于西方高校之林。办学模式的创新是美国高校的魅力所在。美国高校的办学模式给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是,我国必须发挥人事、学术、学院管理等体制创新作用,推动高等教育改革;构建内涵式发展的高等教育质量体系;开展重德、创新、社会适应力"三位一体"的素质教育;优化高校教育结构,提升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构建和谐校园。
[Abstract]:American universities stand tall in western universities for their unique mode and style. The innovation of the mode of running a school is the charm of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mode of running schools in American universiti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is that our country must bring into full play the role of innovation in the system of personnel, academic and college management, promote th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construct the quality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with implicative development. Carry out the quality education of emphasizing morality, innovating and adapting to the society,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higher educatio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construct harmonious campus.
【作者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广东省粮食厅;
【分类号】:G649.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梁小伊;英国高校办学模式及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10期
2 汤智;潘海涵;;大学教学制度的创新取向[J];中国高教研究;2010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钟阳春;赵正;;英国高校教学管理的实施策略及其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2 李建航;周洪利;;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度化建设:英国大学的经验及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9期
3 李建航;;英国政府创新高等教育管理机制的措施及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7期
4 刘录;孟波;戴静君;雷俊勇;;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09年04期
5 钟阳春;赵正;;英国高校教学管理的实施策略及其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06年04期
6 高杰欣;;基于师生视角的“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的调查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9期
7 陶爱萍;;地方本科院校教学管理规章实施现状分析——以H学校为例[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建航;;英国政府创新高等教育管理机制的措施及启示[A];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2006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顾正萍;适应与选择——我国高校办学模式趋同的分析与思考[D];复旦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魏红;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2 宣勇;张金福;;学科制:现代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制度的创新[J];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3 胡建华;;中国大学课程体系改革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蔡敏;;美国著名大学教学评价的内容特征[J];外国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5 潘懋元;走向社会中心的大学需要建设现代制度[J];现代大学教育;2001年03期
6 周作宇,熊春文;大学教学:传统与变革[J];现代大学教育;2002年01期
7 马陆亭;;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莉;祝凤清;;以师德建设促进素质教育[J];青年文学家;2009年15期
2 赵五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16期
3 邵阡;;繁荣校园文化 促进素质教育[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汪洁;;当代大学生的素质缺陷及主要解决途径探析[J];成才之路;2010年27期
5 李立新;;素质教育与高校教学改革初探[J];法制与社会;2009年03期
6 王雪莲;魏来;;香港地区大学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的发展及启示[J];图书馆学研究;2009年04期
7 李萍;;论艺术教育在高校中的作用及现状[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9年03期
8 孙伟;殷彩艳;;全方位提升大学生素质水平[J];科技信息;2009年27期
9 崔寅;;新世纪商科高校素质教育途径选择[J];商场现代化;2010年18期
10 刘永强;裴喜永;王贝贝;;现代环境下大学生素质教育发展与对策[J];知识经济;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镛;;高校德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关系的探析[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9年优秀论文集[C];2009年
2 康惠生;孙锦峰;孙亮;;高校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的思考[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3 苑素梅;滕晋;;以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文化为基点 深入创新高校两课教学[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4 杨泽泉;;论诚信在校园文化中的内容与作用[A];孔学研究(第十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祝建兵;;试论高校校园和谐文化建设[A];孔学研究(第十四辑)——云南省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永友;;军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法性问题[A];军工文化论文集[C];2006年
7 黄亲国;沈国瑛;郭代习;;军工文化与校园文化[A];军工文化论文集[C];2006年
8 姚小玲;;试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重要作用[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吴坚;;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与思考[A];农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赵晓玲;;浅议中医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袁锋;塑“灵魂工程师”之魂[N];海南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顾晓晖;直面通大校园文化[N];南通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蒙景辉;校园文化打造亮丽品牌[N];工人日报;2008年
4 炮兵学院南京分院政治部主任 田晓蔚;站在高起点打造高品位校园文化[N];科技日报;2008年
5 本报通讯员 陆向荣 庄云梅;校园文化绽新蕾[N];大理日报(汉);2009年
6 本报实习记者 李鹤琳 编译;美国高校怎么对付那些麻烦的新生家长[N];中国文化报;2010年
7 记者 杨晨光 李挥;公安大学邀家长感受校园文化[N];中国教育报;2010年
8 记者 王莉;全区第二届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N];西藏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陆炜 顾斌;校园文化“孵化”高素质艺术人才[N];光明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段丽娜;锻铸校园文化品牌[N];贵州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振锋;我国农业大学办学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陈宁;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特性和模式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王剑波;跨国高等教育理论与中国的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彭永春;美国高校多元文化教育演进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丁澍;本科生及研究生培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6 李志平;基于内部要素的中国本科高校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7 韩国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韩延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陈敏;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洁;我国研究生事务管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博;美国一流大学社会募捐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2 董鹏中;美国高校服务学习运行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海燕;当代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4 李富荣;高校合并后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黄卫平;高校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孙芬娜;论师范院校的校园文化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倩;新建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周小情;美国高校教师薪酬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肖波;我国合并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10 徐Z,
本文编号:18503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850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