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研究型大学教师服务责任观的建构

发布时间:2018-05-08 21:40

  本文选题:研究型大学 + 学术责任 ; 参考:《高等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摘要】:对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研究型大学教师的访谈发现,"服务"是一个模糊的交叉领域,概念上的混乱和聘任晋升标准对服务责任的不重视,是导致教师忽视服务职责的重要原因。教师的某项活动是否属于"服务"应视其做事情时的立场而定,因而学术责任与学术道德之利他价值观的树立尤为关键。
[Abstract]:The interviews with the teachers of research universities in mainland China and Hong Kong show that "service" is a vague and cross-cutting field. The confusion in concept and the lack of attention to service responsibility in the criteria of appointment and promotion are the important reasons leading to teachers' neglect of service responsibilities. Whether or not a teacher's activity belongs to "service" should be determined by his position in doing something, so the establishment of academic responsibility and altruistic values of academic morality is particularly crucial.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教育行政与政策学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0YJC88013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0221036)
【分类号】:G64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守业;;美国赠地大学的历史及其启示[J];科技导报;2011年17期

2 赵涛;;试析研究型大学视阈下专业建设的思考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25期

3 李延保;;对“研究型大学”和“研究性教学”的再认识[J];中国高校科技;2011年06期

4 赵继;郑东;金祥雷;;研究型大学学术发展的逻辑主线[J];中国高校科技;2011年06期

5 苏娜;;国外研究型大学与研究生教育之探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0期

6 康利;;论述研究型大学对创造性人才培养的优势[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07期

7 汤俊;;论我国研究型大学区域布局的不均衡性——基于区域发展的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1年03期

8 黎军;石恒慧;毕清波;;论研究型大学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的突破与创新[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9 焦万里;;研究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J];煤炭高等教育;2011年04期

10 赵长江;;研究型大学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探析与构建[J];现代企业教育;2011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娄成武;;研究型大学管理模式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2 姚玲;周星;许爱伟;;试述研究型大学与培养高层次来华留学生[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3 朱胜军;;论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潘黎;刘元芳;;研究型大学在创新型国家中的角色定位[A];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05年论文集(上)[C];2005年

5 段远源;冯婉玲;;研究型大学教材建设相关问题思考[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6 何勇;裴晶莹;罗圣国;熊楚强;;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督导工作信息化管理初探[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7 刘向兵;梁敬芝;;本科教育质量与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培育[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8 黄健;;刍议建设研究型大学科研管理工作[A];中华医学会第12次全国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9 王滨生;张德欣;邹广平;;积极发展适应研究型大学特点的实验教学体系[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10 杨涛;郭健;;美国研究型大学支持创办科技园区的历史考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华南理工大学校长 李元元;学术发展是推进研究型大学建设的主线[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申永胜 精仪系教授、国家教学名师;教师要把引导和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作为自己的第一学术责任[N];新清华;2009年

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 段宝岩;关于研究型大学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5年

4 谭新政;“号脉”研究型大学[N];解放日报;2003年

5 姚化成 郭金明 任晶惠;大工迈进研究型大学之门[N];辽宁日报;2004年

6 记者 吴长锋;4亿元助中科大建一流研究型大学[N];科技日报;2009年

7 中山大学 黄瑞敏;研究型大学应引入团队激励机制[N];深圳特区报;2009年

8 记者 滑翔;把南方科大办成高水平有特色创新型研究型大学[N];深圳特区报;2009年

9 记者 铁铮;北林大加快实现研究型大学转型[N];中国绿色时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付毅飞 林莉君;希望研究型大学“一步到位”[N];科技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正;中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周玲;大学组织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程妍;跨学科研究与研究型大学建设[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4 殷朝晖;论国家科研体制建设与研究型大学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武学超;美国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政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任喜峰;我国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与培育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7 徐平;我国研究型大学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8 郭树东;研究型大学学科生态系统发展模型及仿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9 邹晓东;研究型大学学科组织创新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10 王雁;创业型大学:美国研究型大学模式变革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双云;中美研究型大学学术组织机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 王义;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学院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3 吕思为;我国研究型大学形成的教育政策基础及环境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4 高昀;论我国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规划[D];湖南大学;2005年

5 彭正明;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德育模式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李栋;论我国研究型大学社会服务职能[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梁敏乐;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成果评价方法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赵博颉;现代大学制度下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9 李俊义;我国西部研究型大学的战略规划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10 李彤;研究型大学科学研究的组织化[D];山西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631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8631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6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