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大学生公民责任感教育:高校德育研究的新视野

发布时间:2018-05-10 18:46

  本文选题:大学生 + 公民责任感 ; 参考:《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摘要】:公民责任感教育是公民社会的必然要求。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中,大学生公民责任感淡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审视大学生公民责任感教育的现实,大学生公民责任感教育长期处于边缘化、教育内容意识形态化、教育方法简单化和教育主体外在化等问题。只有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教育者的责任意识和教育水平、增强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自觉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Abstract]:Civic responsibility education is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civil society. In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it is an indisputable fact that the sense of civic responsi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s desalinated. Examining the reality of the education of the sense of civic responsibility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the education of the sense of civic responsibility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has long been marginalized, the content of the education is ideological, the method of education is simplified and the main body of education is externalized. Only by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main rol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rrying out rich social practice activities, improving educators'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educational level, and enhanc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self-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an good educational effects be obtained.
【作者单位】: 周口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
【基金】: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规划课题(102400450310)
【分类号】:G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汉斯·兰克;唐菏娟;;什么是责任?[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爱菊;;“新课程”教材编写机制:批判与反思[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郭景萍;现代社会工作的基本特征:制度化利他主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3 周毅;可持续发展与新科学发展观[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李骅;;马克斯·舍勒怨恨理论述评[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刘子建;变革时期的体育组织行为与运动员心理架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10期

6 党艺峰,党大恩;陈寅恪唐诗笺证的诗学价值再论[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7 李明彦;;周文小说创作的意识维度[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毛乃佳;林凤;;论卢梭的自然道德教育[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9 沈雳;;沉溺与毁灭——聚斯金德《香水》解读[J];沧桑;2010年10期

10 王敏;朱永华;;“美德即知识”命题的真伪之辨——基于现代性视域下的解读[J];巢湖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朱军;;国家繁荣的标志:多元化下的价值统一——转型时期政府塑造社会认同感的职能研究[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2 李长伟;韩钟文;;浅论康德的实践教育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孙华;;论当前大学公共危机的发育机制[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建萍;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致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翠;人的生存本体论结构[D];黑龙江大学;2003年

3 李庆宗;在理性与价值之间[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4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杨庆东;自由意志的追寻[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向东;理性生活方式的重建——哈贝马斯政治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张彭松;社会乌托邦理论反思[D];清华大学;2004年

8 林丹;王阳明哲学的现象学解读[D];北京大学;2005年

9 余泽娜;经验、行动与效果的彰显[D];复旦大学;2005年

10 周启杰;历史:一种反思性的文化存在[D];黑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屈怡;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叶宗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小型私营企业诚信问题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罗云;舍勒技术哲学思想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颜福;藏传佛教“十善”中的伦理思想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仲凯;舍勒人格伦理学的价值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涛;《圣经》“爱德”思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晋升;论传媒引导和受众参与的意识互动[D];暨南大学;2000年

8 袁佩球;国魂:20世纪铸造的中华民族精神——兼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D];中南大学;2002年

9 陈新坤;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文化特质[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10 冯炜;文化的衰解及图像折射[D];南京艺术学院;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振元;曲建武;;新形势下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方法探讨[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2 刘树宏;;试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01期

3 李莎;眭国荣;;从《学记》视角探究大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田静;宋翠荣;张海峰;;浅谈大学生感恩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2011年10期

5 杨双;祝国超;;大学生闲暇道德教育的若干问题[J];教育评论;2008年05期

6 杜清泉;;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探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赵旌旌;;浅谈对大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J];教育探索;2011年06期

8 徐晓霞;;新形势下高校理想信念教育途径与方法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S2期

9 陈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探讨[J];今日科苑;2009年20期

10 刘樱;;“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J];华章;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云莺;王东红;;转型期大学生家庭诚信教育低效的传统文化归因——一个教育者的角度[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杨彦春;;高校图书馆人文素质教育新探[A];广西图书馆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27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3 刘希庆;;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留言分析[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4 王玉;;试析心理量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中的应用状况[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5 徐辉;;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的思考[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6 陈其华;;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董海婧;褚宇帆;;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迟立忠;周湘文;;大中学生身体自尊的发展特点及其与整体自尊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杨凯;张烨君;;当代大学生诚信人格特质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罗佳;姚本先;;当代大学生形象的心理学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楚天欧亚职业学院 熊端练 徐普查 沈丹;把握大学生心理特点 提高管理和教育质量[N];黄冈日报;2005年

2 闻白;大学生卖鸡蛋的启示[N];人民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李青山 实习生 顾艳伟;南宁大学生有车族浮出水面[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4 王海燕 通讯员 王秋凤;首批123名大学生赴京郊支教[N];北京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裴睿 张全能;进京当保姆 最大收获是学会忍耐[N];成都日报;2006年

6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扎实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蒋夫尔;广阔农村任大学生充分施展才华[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宋波;召开大学生见面座谈会[N];中国矿业报;2006年

9 何怀宏;善始还须善终[N];中国人口报;2006年

10 ;支教毕业生享受“大学生村官”待遇[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段立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李忠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朱燕;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6 马望星;当代军校大学生荣辱观及其教育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贤卿;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道德建设[D];复旦大学;2005年

8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朱艳新;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特点及有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验;当代大学生恋爱现状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肖耀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论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3 车小洁;当代大学生荣辱观教育探索[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4 汤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性教育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5 李明哲;大学生公民教育若干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6 赵建霞;当前大学生挫折教育探析[D];广西大学;2008年

7 陈菊萍;新时期大学生荣辱观教育模式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8 张国艳;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封莎;当代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10 韩晓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的对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704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8704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7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