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3 12:01

  本文选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 教育者 ; 参考:《西南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的两个基本构成要素,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之一。研究这对基本关系对于深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探析与界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内涵为研究的逻辑起点,以分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为逻辑过程,以提出科学认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启示为逻辑终点。正文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内涵及研究价值。本部分在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者的内涵给出界定的基础上,为了深入的理解和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内涵,系统的比较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同现实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异同。最后阐明了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第二部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对立统一关系。本部分重点运用矛盾分析法,分别从对立和统一两个角度具体分析和揭示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为下文提出科学认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启示做下铺垫。 第三部分:科学认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启示。本部分立足于前文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分析,分别针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对立关系及统一关系提出相应的启示。
[Abstract]:The educator and the educatee of the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re two basic elements in the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yste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is one of the most basic and important relations in the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ystem. This stud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deepening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actice. This paper takes the analysis and definition of the connotation of the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s and the educatees a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and analyzes the unity of opposites between the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s and the educated as the logical process. The logical end point is to put forward the revelation of the unity of opposites between the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s and the educatees. The body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the connotation and research value of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s and educatees. This part defines the connotation of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understand and grasp the connotation of the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 educatee,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compar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ducator and the educatee and the realistic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ducator and educatee. Finally, it expounds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value of stud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s and educatees. The second part: the unity of opposites between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s and educatees. This part focuses on the use of contradiction analysis, respectively from the two angles of opposition and unity to analyze and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s and educatees. It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unity of opposites between the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s and the educatees. The third part: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unity of opposites between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s and educatees. This part is based on the previous analysis of the unity of opposites between the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s and the educate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enlightenment on the antagonistic and unifie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s and the educatees.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政涛;在教育与规训之间[J];基础教育;2003年S1期

2 柴亚红;;教育者的灵魂是什么——基于凯兴斯泰纳《教育者的灵魂与教师培训的问题》的分析[J];中国教师;2011年13期

3 牟艳娟;袁道波;;基于心理资本理论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4期

4 李明坤;;论思想政治教育对非智力心理因素的培养[J];绥化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燕国材;;论“人是自我教育的对象”[J];中学教育;2003年02期

6 郑立平;张乐华;;反对还是提倡——倾听关于惩戒的两种不同声音[J];山东教育;2011年08期

7 牛克勤 ,徐建恩;让教育充满智慧[J];基础教育;2003年S1期

8 王慧敏;;开辟第二课堂 让个性飞扬[J];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05期

9 李敏昌;邵灵红;刘华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命关怀的实施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19期

10 ;声音[J];教育科学论坛;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陆玲;黄稼跃;;试论“生态素质教育”的性质和特征[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2 廖茂忠;沈红;;教育消费的发展与公共政策的调整[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施惠基;;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和力学教学实践[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汪彬;;人性化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A];毕节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讨会文章选集[C];2006年

5 罗秋怡;;开展校园舞蹈教育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A];2007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郭世娟;;多种渠道培养道德意识[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7 王文今;;学生主体性道德素质培养的哲学思考[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8 常宝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报告[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三卷)[C];1994年

9 向河;宁华东;刘林;李楠;隋艺;;面向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教育的新模式——浅议大学虚拟创新园建设[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石海兵;;青年荣辱观教育要把握三个“点”[A];“十一五”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6)[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教育厅新闻中心 黄云刚 矣勇;“三生教育”是人的价值教育、能力教育和发展教育[N];云南经济日报;2010年

2 熊丙奇;教育规划应立足让所有受教育者能上学上好学[N];科技日报;2009年

3 本报通讯员 温艳华 本报记者 范志臣;教育的目的是让受教育者获得幸福[N];光明日报;2004年

4 曾双喜 广东华厦电力发展有限公司;在安全教育中融入幽默元素[N];中国安全生产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李播;一个受教育者的“叛逆”[N];黑龙江日报;2000年

6 五阳煤矿华阳小区支部书记 宋永斌;实·情·情: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N];长治日报;2007年

7 佟明琪 刘芳 张剑;紧紧抓住三个着力点 不断提高安全教育质量[N];中国煤炭报;2009年

8 金融信息科技专家 陈晓民 中国传媒大学电影学教授 潘桦;让受教育者学会思考构筑创意[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9 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书记、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任 彭智勇;教育的社会责任[N];光明日报;2009年

10 褚云茂;塑造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质[N];文汇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爽;我国教师教育者开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洪春;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邵献平;思想政治教育中介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韦冬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矛盾和规律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刘文霞;个性教育论[D];南京师范大学;1997年

6 王长乐;自主性德育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0年

7 刘立慧;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8 徐颖;基于学生利益的我国高校收费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芦琦;关于古代受教育资格及权利实现的考察与比较[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10 曹正善;教育智慧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良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2 肖洒;教育基本要素之关系的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玉涵;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D];吉林大学;2009年

4 罗敏;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5 罗志佳;论思想政治教育中批评的艺术[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希;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结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李德菊;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8 李青凤;思想政治教育内化障碍的心理学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门雪;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初探[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10 王春秀;体验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830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8830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2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