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战后日本国立大学教授会自治的确立及其问题

发布时间:2018-05-16 17:05

  本文选题:日本 + 国立大学 ; 参考:《外国教育研究》2012年05期


【摘要】:战后日本国立大学确立了以教授会自治为中心的"从下至上"的内部治理结构,教授会的权力涉足到国立大学内部管理与运作的整个领域。而2004年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削弱教授会的权力,扩大以校长为中心的行政权力。那么,战后日本国立大学教授会自治是如何形成的,存在哪些问题,为何要进行改革呢?回顾历史,分析其利弊,总结其经验教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的内部原因,也有助于反思我国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
[Abstract]:After the war,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Japan established the "bottom-up" internal governance structure with the autonomy of the professorship as the center, and the power of the professorship association dabbled in the whole field of the internal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of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ne of the main aims of the reform in 2004 is to weaken the power of the professorship and expand the executive power centered on the president. So, how did the autonomy of the professorship of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Japan come into being after the war, what problems existed, and why should the reform be carried out? Reviewing history, analyzing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summing up its experience and lessons will help u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internal reasons of the legal reform of Japanese National University, and also help us to reflec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ademic power and administrative power of our universities.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分类号】:G649.3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天野郁夫,陈武元;日本的大学改革——在美国化与市场化的中间[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桂玲;大学教育中的“专业自由”理念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王海燕;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念与实践——论美日欧盟诸国及中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3 项贤明,葛岳静,李艳玲;大众化过程中高等教育结构的变迁——美国的经验与我国的发展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4 蒋凯;中美高等教育交流中的民族性与相互性[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11期

5 马超;;西方大学学生自治的嬗变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8期

6 李振玉;;日本研究生教育的“三化”改革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7 郭德红;吕世彦;;日本大学本科课程管理运行机制分析[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0年04期

8 项贤明,葛岳静,李艳玲;大众化过程中高等教育结构的变迁——美国的经验与我国的发展趋势[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9 胡健歆;张森;;综合大学和特色大学的国际参照与启示[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邵尚;;试析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动因[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晓光;董维春;;战后日本高校社会服务:形式、特点及其启示[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程灵;二战以来美国对英国高等教育影响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乔章凤;研究型大学与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4 张慧洁;巨型大学组织变革[D];厦门大学;2003年

5 节艳丽;对日本战后基础研究发展与诺贝尔科学奖获得的历史考察[D];清华大学;2004年

6 郝瑜;论陕西高等教育大众化及其实现途径[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7 陈桂尧;中国大学参与国家创新系统的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陈德静;基于科技创新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9 王全林;“知识分子”视角下的大学教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殷朝晖;论国家科研体制建设与研究型大学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景全;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师队伍结构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华娜;我国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谢强;高等学校行政管理“大部门制”改革的探索[D];中南大学;2010年

4 朱海洋;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超;中日高等教育筹资模式改革的比较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6 杜瑛;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分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水志国;日本大学在构建终身学习社会中的作用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8 王藩;军队研究生院职能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9 朴钟鹤;日本国立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10 陆小新;军队研究生院管理体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新实;;日本大学教员“任期制”的实施与改革[J];世界教育信息;1998年09期

2 汪建;;东瀛求学记[J];中国研究生;2005年04期

3 汪培栋;李锐;;日本大学科学研究发展的历史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1991年04期

4 袁自煌;日本大学的种类与办学模式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1998年01期

5 张晓鹏;“COE计划”引领日本大学迈一流[J];上海教育;2002年23期

6 李长久;日本大学的博士生培养[J];科技.人才.市场;1994年03期

7 唐卫民;;日本私立大学管理体制探析[J];化工高等教育;2006年06期

8 屠振力,吴玉澄;日本大学农学院的教育体制改革[J];世界农业;1993年02期

9 彭新实;日本大学教员“任期制”[J];中国高教研究;1998年03期

10 ;日本大学的产学研合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协京;;试析近代日本大学的发展及其办学理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刘晓光;董维春;;战后日本高校社会服务:形式、特点及其启示[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白振国;白莉娜;;刍议日本大学入学考试的多样化及我国应采纳的方式[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4 李昕;;论公立大学法人治理的目标与制度功能[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5 程雷;殷敏;时海波;A.Miyoshi;N.Ueda;朱杰;陈钢;M.Takaoka;;日本大学生与中国留学生公寓中螨的对比研究[A];第一届全国变态反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6 于化民;;“一二一”运动中的西南联大教授会与教授们[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7 郭卉;;论我国大学学术权力的制度演进[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8 郑春美;;全球性和综合性的人才培养导向——韩国首尔国立大学财务与会计专业的教学方案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第八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孔庆涛;杨再淮;;通识教育语境下日本大学体育课程结构研究——以日本东京大学为例[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10 加藤直人;俞人豪;;满学家松村润教授[A];满学研究(第三辑)[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白跃新 冯嘉铭;强强联手 借力发展 实现共赢[N];太原日报;2010年

2 文/徐倩民;日本大学将进入破产高峰期[N];辽宁日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中俄高校联手培养人才[N];远东经贸导报;2006年

4 江燕;俄罗斯民办高校迅猛发展[N];人民日报;2006年

5 通讯员 周炜 潘怡蒙 记者 王婷;浙大招生添新面孔[N];浙江日报;2010年

6 施雨丹;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进入法制轨道[N];中国教育报;2003年

7 张林;“新海归”[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8 ;日本大学生;求职平均要找16家企业[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3年

9 实习生 赵雯霖 通讯员 李建业;市四高与俄罗斯交流项目签约仪式在商举行[N];商丘日报;2010年

10 [俄]安娜·奈姆特索娃 叶晓娴 编译;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反腐之路不平坦[N];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卫兵;中国近代国立大学校长结构及其角色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2 邓小林;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教师聘任之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田爱丽;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制度研究及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岚;国立大学的角色与职能分析[D];苏州大学;2008年

5 索丰;韩国大学治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如意;临时教育会议与日本私立大学的发展[D];河北大学;2009年

7 孟令战;民国时期教学自由权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8 贺永平;公办大学董事会治理制度建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9 智瑞芝;区域创新视角下的日本大学衍生企业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刘文丰;两岸公立大学法人化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石平;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2 申树欣;民国时期国立大学与中央政府的关系[D];山东大学;2012年

3 水志国;日本大学在构建终身学习社会中的作用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4 赵秀侠;战后日本大学体制改革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5 王涛;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日本大学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罗惜静;政治与学术之间[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7 李雪梅;战后日本大学评价制度的变化和发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8 朴钟鹤;日本国立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9 杨川林;中日大学环境教育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10 李宛蓉;日本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管理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976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8976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c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