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解释学对话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启示
本文选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哲学解释学 ; 参考:《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摘要】:对话作为人的一种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人们交流思想、沟通感情和探求真理的重要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对话,但由于受到传统思维方式及教条主义认识的影响,现实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话存在着种种"失真"现象。哲学解释学的"我—你"对话既是主体间性的,又是反思性的,为我们重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话意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条现实而积极的路径。
[Abstract]:As a way of existence and life, dialogue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people to exchange thoughts, communicate feelings and seek tru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dialogue. However,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thinking mode and dogmatism, there are various "distortion" phenomena in the dialogu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reality. The "I- you" dialogue in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is not only inter-subjectivity but also reflective, which reconstructs the consciousness of dialogue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provides a realistic and positive path.
【作者单位】: 百色学院政治与法律系;
【基金】:2011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项目编号:11CKS009 2010年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2010B66) 2010年广州大学——百色学院合作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GBS201000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蒋平;;哲学解释学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颖;;交往实践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2 周德海;;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与社会主义的公有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周德海;;从马克思的价值理论看剥削概念[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李钟书,翁里;论城市拆迁中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博弈[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5 李震;;刑罚轻缓化的正当性根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陈虹;;西方现代童话中的成长仪式原型及文化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唐勇,朱长华;学校教育资源分配探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8 尉利工;道法自然与诗意地栖居——两种天人观的比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9 汪昌华;;教学中个体差异性平等的内涵及实现[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梁占歌;张振华;;建构主义思想对体育教育的启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崔立宏;;谈高校创新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2 崔立宏;;谈高校创新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3 董东华;;“培优辅差”的内涵及其实现[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南卷)[C];2012年
4 刘法虎;;美国两大高校分类研究的经验与借鉴[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王春燕;;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幼儿园课程——以陈鹤琴为代表的幼儿园课程变革为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6 李长伟;韩钟文;;浅论康德的实践教育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汪思锋;;试析雅斯贝尔斯的师生生存交往理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檀慧玲;;赫胥黎在近代科学教育普及和发展中的作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鲍金小;扎木苏;;“过程完整化教学模式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报告[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10 曾德华;;社会现实:来自奥尔曼的观点[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7)[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6 代俊兰;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及当代价值[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秦晓宇;论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创新[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姜超;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卢楠;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张登科;非线性学习策略下基于ASP.NET教学平台的设计和开发[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李斌;哲学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冯秋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智慧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任利娟;一位市级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晓楠;中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10 毕红轶;新课程视域下的思想品德课生命观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鲁洁;教育: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J];教育研究;1998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彤;建设系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1988年年会[J];高等建筑教育;1988年03期
2 张宏伟;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3 卓健,李红勇,余琳;浅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现状及对策[J];赣南医学院学报;1991年03期
4 许霆;;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社会教育[J];江苏高教;1991年02期
5 章剑锋,倪建伟;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想模式的重新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01期
6 袁小平;哲学解释学视域中教师管理的新走向[J];教育探索;2005年03期
7 管晓凤;;当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以江西师范大学为个案[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5年04期
8 韦世艺;齐佩芳;;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不确定性[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年01期
9 张旭;;社会主义荣辱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10 陈龙彪;黎齐英;;试论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南方论刊;2006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桂韩;;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7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7年
2 朱丽杰;贺艳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文化中的作用[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马力;;在“方法”的岔路口徘徊——对音乐教育研究方法的哲学解释学思考[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潘圣婴;白石平;;罗蒂的“后哲学文化”观述略[A];时代与思潮(5)——文化传统辨证[C];1991年
5 谭倩倩;;哲学解释学观下的阐释学翻译理论——论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与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的关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薛红卫;;从Friendlies到Fuwa:一种传播学的解读[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7 江怡;;科学与神学对立的解释学解读——以进化论争论为例[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汤茂林;;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的若干基本意识问题[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张能为;;伽达默尔与形而上学问题[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10 朱玉江;;理解与对话——哲学解释学视野中的世界民族音乐教育[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俞家庆 秦宣 刘贵芹 梁金霞;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N];中国教育报;2001年
2 俞家庆 秦宣 刘贵芹 梁金霞;面向新世纪 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王虹 作者系鲁迅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鲁艺优良传统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N];辽宁日报;2003年
4 易钢;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1年
5 记者 刘茜;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代表大会召开[N];光明日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苗家生;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空间”[N];光明日报;2000年
7 记者 张真弼;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N];中国教育报;2001年
8 黄百成 黄文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方法研究[N];光明日报;2002年
9 臧达喧;进一步加强我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实现社会长治久安作出积极贡献[N];西藏日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赵一枫;民办高校应重视思想政治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吴琼;“文本”到“人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2 冯茁;论教育场域中的对话[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吴煦;超越海商法解释的形式主义和怀疑主义[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4 王建峰;语文文本解读的自我教育性格[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颖;基于哲学解释学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朱庆育;意思表示解释理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7 赵乐静;可选择的技术:关于技术的解释学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8 沈晓敏;对话教学的意义和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易石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形环境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洪敬涛;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3 李清锋;论大众传播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姜海燕;当代中国文化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5 费再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希泉;“交往”视野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7 高奇志;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8 苗文玉;系统科学视域中的当代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9 彭红科;走向理解的道德教育[D];广州大学;2008年
10 梁建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081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908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