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教师学习的意义重构与价值取向
本文选题:实习教师 + 教师学习 ; 参考:《中国高等教育》2012年06期
【摘要】:正一、为何重构——准教师学习现状解析在师范大学教育实习过程中,实习教师的学习现状看似喜人实则堪忧!在此过程中实习教师自发地从学校指导教师教育行为的观察入手而逐渐走向外在模仿。在狭隘封闭的日常教学环境中,每一位实习教师对教学经验和技巧、教学习俗和礼仪等的习得,基本通过对指导教师的行为自然模仿而实现的,这无不体现出实习教师在学校现场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practice in normal universiti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teacher's learning seems to be very sad. In this process, the intern teacher spontaneously starts from the observation of the educational behavior of the school instructor and gradually goes to the external imitation. In the narrow and closed daily teaching environment, every one is in a narrow and closed environment. The students' acquisition of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skills, teaching customs and etiquette is basically realized by the natural imitation of the teacher's behavior, which shows that the teacher is at the school site.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实习教师专业成长与社会化过程研究(10YJA880096)”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实习音乐教师专业成长概念模型及实证研究(2011B227)”的系列成果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支持,基金号:10SSXT113
【分类号】:G65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有志;梅伟;洪青;;试论国内外公民科学素质研究与建设[J];图书与情报;2011年01期
2 李政涛;;论教师的有效学习[J];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Z2期
3 王昕;袁双月;;关于教师人文素养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俊梅;;反思性教学:高职高专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有效途径[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2 曾玉萍;杨南昌;;浅述学习科学视角下的教师学习[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3 田秋华;;基于教师多元角色的校本学习策略探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4 刘正周;;论高三政治教师的校本教研与有效学习[J];考试周刊;2011年23期
5 闫丽馨;;论幼儿教师的学习[J];考试周刊;2012年32期
6 董静;;课程变革下教师自我导向学习的意蕴与生成基础[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年04期
7 凡勇昆;;从“他者”到“我者”——兼议学生的有效学习[J];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02期
8 王占魁;;从“个体教学”到“集体教研”——论当代教师的现场学习力[J];教育发展研究;2013年04期
9 张健;;人本主义视域下的教师学习探析[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10 肖正德;张素琪;;近年来国内教师学习研究:盘点与梳理[J];全球教育展望;2011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恰;教师培训教材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孙传远;教师学习:期望与现实[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毛齐明;教师有效学习的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陶西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多元化学习方式的构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权国龙;促进中小学教师网络环境下有效学习的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胡炜;农村教师学习的现状、问题与改进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福利;建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问题链”架构[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任苒;有效教学研究——理念、实践与展望[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勇;中学教师自主学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素琪;乡村教师学习机会状况及保障体系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
8 陈晓晓;现代教育技术变迁下教师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沈芳雁;幼儿教师学习研究—期待与现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史志洁;李大光;;美国致力于提高国民科学素质——介绍美国“2061计划”[J];科技潮;1997年08期
2 程东红;;关于科学素质概念的几点讨论[J];科普研究;2007年03期
3 陈发俊;史玉民;徐飞;;美国米勒公民科学素养测评指标体系的形成与演变[J];科普研究;2009年02期
4 李立国,石邦宏;美国高校人文社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5 陈向明;;“专家”与教师关系定位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24期
6 李正风;刘小玲;王凌晶;;关于提高我国全民科学素质的战略思考[J];中国软科学;2005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N];中国教育报;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磊;;消除体育实习教师心理焦虑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年05期
2 毛翠玲;;体育实习教师紧张心理与对策分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3 李荣;齐建辉;王丽红;杨丽华;;实习教师课堂教学心理调适[J];科技资讯;2008年24期
4 宋改敏;李景元;;实习教师是如何习得实践性知识的?——课堂教学管理的视角[J];教育学术月刊;2010年01期
5 李渺;;高中数学实习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之分析与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6期
6 齐界民;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基础课教学的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1996年09期
7 林一钢;;实习教师个体理论变化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06期
8 施国清;培养合格人民教师的重要一环──浅谈教育实习基地管理与建设[J];九江师专学报;1997年02期
9 张永飞;;实习教师师生互动策略的影响因素研究[J];大理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王香平;徐琳;;实习教师的关注: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研究新视点[J];幼儿教育;2010年3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楚明锟;周军;;作为价值取向的责任:一种公共行政的视角[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唐玲;;政府作为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弘扬[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张友谊;;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嬗变[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六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曹春华;;传承与创新——新时期城市规划改革的价值取向[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5 梁慧;;试析陈独秀“五四”时期的文化观在价值取向上的先进性[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刘君;;图书馆学研究的价值取向[A];第四次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谈大正;;公平和谐:生命法的价值取向和立法原则[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8 张忠利;;美国公共伦理与公共管理[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9 宋锦洲;赵靖芳;;我国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反思[A];首届青年中国公共行政学者论坛: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吴建华;;乡村休闲文化的内涵及价值取向[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6分会场都市型现代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湖南省浏阳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赵优良;“逼迫”教师学习激励教师成长[N];中国教育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陈瑞昌;响应胡锦涛总书记号召 向优秀人民教师学习[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6年
3 袁智;南丰县组织教师学习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N];抚州日报;2008年
4 郭早阳;校长应以教师为镜[N];中国教育报;2006年
5 李战云;李贵作学校教师学习王生英[N];焦作日报;2007年
6 郭昊;澳门科技教师学习参观团在京津学习交流[N];科技日报;2007年
7 焦新;向抗震救灾英雄教师学习[N];中国教育报;2008年
8 西北师范大学 李瑾瑜;校长:如何引领和促进教师学习[N];中国教育报;2008年
9 记者 徐敏;以德为先 合力育人[N];解放日报;2005年
10 李抒望;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价值取向[N];四川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传远;教师学习:期望与现实[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戴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3 齐仁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取向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毛齐明;教师有效学习的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渺;教师的理性追求[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旭东;现代课程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0年
7 骆t$;中美教师教育实践课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晴;从“教化”到“培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冯晓阳;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变迁与现实观照[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10 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琼;追求荆棘的女人[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2 艾秀梅;当代大众文化价值取向的现实透视[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3 丰新娜;幼儿园实习教师与指导教师互动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徐晓红;我国新闻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演变及定位探析[D];中南大学;2008年
5 张北坪;新闻舆论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有效影响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6 陈忠群;论中国大学精神的危机与重建[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庞丽;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及其价值取向[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唐明军;当代研究生价值取向问题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9 朱婷;普通美术教育生活化之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8年
10 银春;我国娱乐新闻的传媒价值取向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499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949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