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发展的区域政策研究新进展
本文选题:中英高等教育政策 + 区域现代化 ; 参考:《中国高教研究》2012年08期
【摘要】:自2009年始,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和英格兰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开展了"中英高等教育发展的区域政策研究"合作项目。项目研究对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形成高效发展特色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有关研究也是近年来国际高等教育政策研究重点。中英双方专家组对两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访问研究,形成了有一定影响和特色的高等教育区域发展观念。本次会议的议题进一步深化,主要包括区域现代化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区域高等教育体系和高等学校联盟建设,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并向国际协同创新发展。
[Abstract]:Since 2009 , the N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and the England Higher Education Fund Committee have carried out cooperation projects of " Regional Policy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 UK Higher Education " . The study also focuses on narrowing the gap between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forming effectiv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
【作者单位】: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分类号】:G64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桂娟;冯建民;;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运动的发展态势:比较的视野[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年06期
2 罗宏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特点及其启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4期
3 熊志翔;中英高等教育发展研讨会综述[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5期
4 周文鼎;;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若干建议[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09期
5 杨保成;苏艳红;;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特点、经验与启示[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6 刘一彬;;本土化与国际化的融合:加拿大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及其启示[J];学术论坛;2010年06期
7 叶齐炼;;论高等教育发展的周期性[J];教育发展研究;1990年01期
8 黄光健;;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看高校服务[J];临沧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9 赵发旗;高等教育制度创新与高等教育发展[J];高教论坛;2005年02期
10 王万忠,杨胜良;现代大学理念与高等教育价值取向[J];高等农业教育;2005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宏志;;人才资源配置与高等教育发展研究启示[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2 范海燕;;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分析[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孙诚;吕华;;从高校毕业生数量增长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张士宏;;科研院所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与企业结合[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史秋衡;陈萦;;美国高等教育供给模式与教育质量的关系研究[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高福廷;;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A];校长论坛——北京高校校长论后勤社会化改革论文集[C];2003年
7 王娜;杨文豫;;高校扩大招生对社会经济的作用[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8 单中惠;;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9 李存俊;;大力支持独立学院的改革与发展[A];银龄睿智——为“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论文选编[C];2006年
10 张辉;崔晓林;;从拉动内需角度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林慧;高等教育与建设和谐西藏[N];西藏日报;2007年
2 记者 严凌;圈内高校对口支持与合作[N];黄石日报;2009年
3 张宁锐;高校教育基金会面临发展良机[N];人民政协报;2009年
4 代群;大学圈地热有违高等教育发展规律[N];中国改革报;2004年
5 蒋家平;大学圈地热有违高等教育发展规律[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6 缪志聪;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引领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变[N];江苏教育报;2011年
7 新华社记者 尹鸿祝 本报记者 温红彦;教育部采取措施加快高等教育发展[N];人民日报;2000年
8 记者 吴鹏;我市高等教育发展迅猛[N];黄冈日报;2006年
9 陈晖;高等教育发展的“台州速度”[N];台州日报;2007年
10 李兴华;为深圳高等教育发展献计献策[N];深圳特区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荣山;国际合作高等教育的产业化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2 高惠蓉;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申培轩;农村现代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慕静;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D];天津大学;2005年
5 阎志坚;中国高等教育宏观决策体制与过程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6 杨欢;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协调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7 郑中华;基于制度视角的高等教育政策评估[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8 张志刚;高等教育区域优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保星;南北战争至20世纪初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变革[D];北京师范大学;1998年
10 储祖旺;中国高校筹资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波;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战略研究[D];广西大学;2004年
2 尹华;高等教育与区域竞争力的提升[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3 刘晓莉;南京国民政府初期高等教育发展述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建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5 周鹏;大学城建设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郑州大学;2006年
6 熊焰;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经济动因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7 徐孝;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5年
8 廖浩然;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制度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孙军;市民社会理论视野下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赵黎娜;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与财政政策安排[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499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949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