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西北联大与抗战时期的西北战略

发布时间:2018-05-30 05:07

  本文选题:抗战时期 + 西北战略 ; 参考:《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摘要】:对于西安临时大学南迁及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组建后,从母体中分离出国立5院校,且独立设置,在当时及现在人们有不同的看法与认识。本文认为西北联大的组建及分置国立五校是国民政府改善与发展中国高等教育的战略举措。
[Abstract]:After Xi'an temporary University moved to the south and the National Northwest Union University was set up, 5 national colleges were separated from their parent bodies and set up independently. People had different views and understandings at that time and now.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establishment and separation of the five national schools is a strategic measure for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to improve and develop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
【基金】:陕西省教育厅基金项目“文化育人与大学传承创新研究”
【分类号】:K265;G649.2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国良,李勉媛;“性相近,习相近”——心理学视野下孔子的人性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2 徐思彦;;合作与冲突:劳资纠纷中的资本家阶级[J];安徽史学;2007年06期

3 蒋玉珉;刘振宏;;孙中山合作主义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尹行创;;论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发展变化[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5 王凤青;;黄炎培与第一届国民参政会[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张建华;孙中山与不平等条约概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7 肖鸣政;能绩人才观的人力资源开发学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李玉敏;;民国乡村合作社研究[J];北方论丛;2005年06期

9 张赛群;;南京国民政府的对外移民政策[J];八桂侨刊;2008年02期

10 胡舒云;《学记》教育思想二则[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默;;战前国军的整建——以编制为中心[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朱英;;再论国民党对商会的整顿改组[A];中国商会发展报告 No.1(2004)[C];2005年

3 胡景北;;农业土地制度和经济发展机制:对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史的一种理解[A];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演讲讨论稿)[C];2002年

4 黄升任;张谦;;论黄遵宪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李长吉;;我国传统教学价值观念回溯[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姚少怀;;我国学校校长的历史演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7 周险峰;周训梅;;士的崛起及其对教育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8 杨晓;;我国中小学课程设计研究的历史演进综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9 汪华;;劳资冲突视野下社会保障有效性与合理性的反思——基于20世纪上半叶上海社会保障的一项实证分析[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10 吾淳;;宋代:儒家伦理的普遍化何以可能[A];《与孔子对话——新世纪全球文明中的儒学》——上海文庙第二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杨晓莉;20世纪上半叶陕西地区法学思想与法学实践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孙桂珍;国民革命军政工制度研究(1924-1949)[D];南开大学;2010年

4 陈东;国民政府江西第五次剿共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5 赵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政治体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刘会贵;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的文化场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孙岩;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地方党政关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杨文海;壬戌学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何建国;领袖著作与意识形态:孙中山著作的出版与传播研究(1919—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文正东;儒学变迁中的师生关系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佳;国民党民众运动研究(1924—1937)[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向静;抗战新闻漫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焦徽;衡阳城市现代化进程研究(1840-1949)[D];湘潭大学;2010年

4 杨昱;河北女子师范学院音乐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东;大学国学教育的价值与现实路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于相燕;民国时期山东教育经费研究(1912-1937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永军;衰败与复苏:国民政府初期农业经济发展状况研究(1927-1937)[D];河南大学;2011年

8 韩鸿伟;苏轼教育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李晓敏;蒋介石的“不抵抗”与张学良的“不抵抗”[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黄燕;中国国民党干部培养体制变革研究(1924-1945)[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伟;论抗战时期中国政治发展的民主化趋势与集权统治的加强[J];安徽史学;1997年03期

2 李毅直;抗战时期的堡垒村——王厂沟[J];党史博采;2000年10期

3 刘宝东;抗日战争时期的科技政策与社会发展[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 王积建;抗战时期中日“货币战”[J];文史博览;2005年15期

5 王振国;论抗战时期我党干部在职教育制度的建设与历史经验[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6 蒋连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7 李建国;;抗战时期中国特矿运输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8 赵文静;;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文化建设的特点和经验[J];学术交流;2006年06期

9 徐凯希;;抗战时期后方手工业研究——以湖北、湖南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莫子刚;;花溪——抗战时期有名的民族复兴园地[J];贵州文史丛刊;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崔承现;;抗战时期中国关内地区朝鲜义勇队的抗日活动[A];抗日战争史及史料研究(一)——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2 甘旭岚;;抗战时期延安民族学院的创立及其变迁[A];少数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3 朱魁;;三擒汉奸胡二水[A];老兵话当年(第九辑)[C];2005年

4 程仪;;试论抗战时期鄂东地区党的建设[A];中原伟业——鄂豫边区抗日民族根据地建设学术讨论会、湖北省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及周恩来、刘少奇、李先念和新四军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5 雷河清;孙少衡;;李先念在抗战时期的军事指挥艺术[A];铁军雄风——纪念新四军建军6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6 李建国;;抗战时期中国特矿运输研究[A];牢记历史 振兴中华——江苏省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论文集[C];2005年

7 彭一万;;万民血肉筑防城——抗战时期厦门旅菲三诗人[A];台湾建省与抗日战争研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台湾建省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郭文瑞;;椽笔抒情 浩气永存——略述抗战时期无产阶级领袖人物在山西的诗作[A];三晋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山西抗战文化研讨专集[C];1995年

9 李琴芳;;抗战时期中国的猪鬃业[A];牢记历史 振兴中华——江苏省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论文集[C];2005年

10 黄述振;左其义;;抗战时期京山县的财经工作[A];铁军雄风——纪念新四军建军6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献文;抗战时期的抗战电影[N];中国艺术报;2005年

2 江汉大学 庄桂成;武汉抗战时期的“文协”[N];光明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孙兴维;抗战时期,新疆有3条国际运输线[N];解放军报;2011年

4 傅渝;抗战时期的中国留法艺术学会[N];中国文化报;2011年

5 撰稿 本报记者 杨力叶;抗战时期的八路军桂林办事处[N];桂林日报;2010年

6 宋仲福(本文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抗战时期甘肃工矿企业的发展[N];甘肃日报;2001年

7 冯都;抗战时期的中日假币大战[N];人民政协报;2000年

8 解新占;抗战时期蠡县的地道战[N];保定日报;2010年

9 王书强 赵国英;抗战时期胶东对敌斗争的创举:伪属档案[N];中国档案报;2010年

10 薛毅;抗战时期中国现代工业的发展[N];中国化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覃卫国;抗战时期桂林教育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赵晶;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的作用及领导方式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谢廷秋;贵州抗战文化与文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曹嘉涵;抗战时期中美租借关系研究(1941-1945年)[D];复旦大学;2011年

5 聂蒲生;抗战时期在昆明专家对云南和大凉山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会先;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众动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隆文;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县级政府管理研究(1937-1945)[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8 郝银侠;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田赋征实制度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赵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政治体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陈雷;国民政府战时统制经济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宗海;抗战时期西安防空建设论述[D];西北大学;2011年

2 李挺;抗战时期中国高等院校内迁研究[D];西北大学;2000年

3 王振华;抗战时期国共合作中的美国因素之初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李淑丽;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报刊事业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谢飞;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劳开准;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上海情报工作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艾萍;抗战时期人口内迁与广西社会变迁[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沈阳;抗战时期四川拥军优抚政策述评[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9 徐晶晶;抗战时期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10 谢路明;抗战时期湖北省国统区粮食管理述评[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540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9540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e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