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休闲文化之功能探析
本文选题:大学生 + 休闲文化 ; 参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12期
【摘要】:休闲是人参与下的一种文化创造,一种生活方式;它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人生态度。休闲文化与大学生的生命状态、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息息相关。它对于彰显大学生的生命价值、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Abstract]:Leisure is a kind of cultural creation, a way of life, a kind of thought and a life attitude. Leisure cultur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ife state, life style and value orient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highlight the life value of college students,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and promote their all-round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琼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琼州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基金】:陈宇明教授主持的2010年海南省高等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生休闲文化及其建设研究》(项目编号:Hj2010-26)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马惠娣;休闲──文化哲学层面的透视[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01期
2 马惠娣;休闲问题的理论探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家耕;略论大学生休闲教育问题[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2 王琪延;北京将率先进入休闲经济时代[J];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3 于可红,钱利安;浙江省金融系统职工参与休闲体育制约因素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4 李杰凯;竞技运动文化系统广义进化过程及其机制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5 刘少和;;休闲发展趋势及其管理对策[J];商业研究;2006年18期
6 刘福森,张兴桥;消费主义的神话:生活质量、健康与幸福[J];长白学刊;2005年01期
7 赵睿;;发展休闲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长江论坛;2006年03期
8 弓志刚,原梅生;休闲经济与流通业的发展[J];财贸经济;2004年03期
9 曾长秋,施树英;小康社会的高校休闲教育探讨[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王琪延;休闲经济是中国大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J];成人高教学刊;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宋妍;;“大众传媒时间”观与实现休闲理想的悖论[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玉玲;主体性体育及其课程观探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豪杰;论体育医疗服务系统——价值论证与系统建构[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3 卿前龙;休闲服务的经济学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岳欣云;教师研究的反思与再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燕良轼;教学的生命视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郭鲁芳;休闲消费的经济分析[D];浙江大学;2004年
7 李一峰;传媒即体验[D];浙江大学;2006年
8 毛妍君;白居易闲适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建;都市休闲空间的整合与调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学;现代都市游憩空间结构与规划研究——以宁波市为例[D];中南林学院;2001年
2 孙建翠;广东省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吕晓玲;休闲、现代性与自我认同[D];苏州大学;2002年
4 冯晓虹;基于度假旅游者消费行为模式的产品创新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5 吕军辉;株洲县旅游休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6 庹权;我国社会转型期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与趋势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益;论科技进步与休闲[D];广西大学;2003年
8 姜付高;山东省城镇居民体育旅游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9 肖巧朋;论《闲情偶寄》的休闲思想[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赵龙;大学生运动休闲阻碍因素的分析[D];四川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敏;;加强大学生休闲教育的思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李继民;;论休闲教育可补高校教育之偏[J];成功(教育);2011年03期
3 崔德明;邓应华;;高校大学生休闲行为研究——以长沙市大学生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4期
4 郝影利;;略论当代大学生的休闲误区[J];文教资料;2006年16期
5 王敏;穆晓;;论休闲教育对大学生理性休闲行为的塑造[J];新西部(下半月);2010年02期
6 梁修杰;;休闲文化背景下对高校德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学理论;2011年24期
7 顾信媛;;“工农兵大学生就是行”[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74年03期
8 洪盈;;我省高校工作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J];辽宁教育研究;1982年03期
9 李莉;;选择恋爱期也属道德修养范畴[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4期
10 苏颂兴;吴端;;大学生的厌学情绪与思想教育制度的改革[J];当代青年研究;1983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楚天欧亚职业学院 熊端练 徐普查 沈丹;把握大学生心理特点 提高管理和教育质量[N];黄冈日报;2005年
2 闻白;大学生卖鸡蛋的启示[N];人民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李青山 实习生 顾艳伟;南宁大学生有车族浮出水面[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4 王海燕 通讯员 王秋凤;首批123名大学生赴京郊支教[N];北京日报;2007年
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扎实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蒋夫尔;广阔农村任大学生充分施展才华[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何怀宏;善始还须善终[N];中国人口报;2006年
8 ;支教毕业生享受“大学生村官”待遇[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9 耿建扩邋傅春秘;秦皇岛“大学生低保”何以闲置[N];光明日报;2007年
10 王勇;留住大学生“村官”好处多[N];海南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2 段立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忠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朱燕;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6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许瑞芳;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9 莫力科;大学生信息能力建设模式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金昕;美育与大学生人格养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糜志雄;大学生学业生涯设计因素结构探究[D];苏州大学;2004年
2 余锡祥;江西省大学生压力反应特征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门苗;论大学生政治文明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程葵;长沙地区大学生社会技能发展特点的初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吕鹏;重庆市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6 王绍强;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D];长春理工大学;2004年
7 李明哲;大学生公民教育若干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8 白群;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若干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宗桂;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0 王琦;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模式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585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958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