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专业化发展与高校辅导员职业资格准入
本文选题:高校辅导员 + 职业资格准入 ; 参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年04期
【摘要】:辅导员专业化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组织保障。落实和规范辅导员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是辅导员专业化的基本要求。各高校应根据办学特色、办学层次和生源状况的特点,客观分析情况,破除认识误区,遵循素质优先、结构优化和来源择优等三大原则,创设一套符合专业要求的现实条件,建立起多样化、高效能、灵活性的职业准入机制,克服辅导员职业群体无标准下的任意性,从而有效提升高校辅导员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Abstract]:The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of counselors is the organizational guarantee for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mplementing and standardizing the admission system of counselors'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s is the basic requirement of counselors' specializatio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nning a school, the level of running a school and the status of students,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objectively analyze the situation, break down the misunderstanding, follow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quality priority,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source selection, and create a set of realistic conditions tha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pecialty.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arbitrariness of counselors' professional group without standard, w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llege counselors' professional accomplishment and innovation ability by setting up a diversified, high-efficiency and flexible career access mechanism.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学工处;
【基金】: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交叉学科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编号:11JD710086)
【分类号】:G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赵康;专业化运动理论——人类社会中专业性职业发展历程的理论假设[J];社会学研究;200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群郎;美国现代城市郊区化原因再探[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尹保华;公民社会与社会工作[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管在高;非营利组织与社会中介组织概念之辨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尹保华;论现实中国社会工作的“准”特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5 魏亚萍;;我国农民生育行为的社会结构解释[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张云昊;;从前现代到现代——共同体变迁的内在逻辑及其启示[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张小虎;对刑法解释的反思[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8 赵孟营;;组织格局:抽象社会中的社会组织[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曾玉华,许万林,王广进;唐代长安的“镇集化”特征与体育多元文化生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8期
10 徐建华;崔轲娃;;职业生涯层面的图书馆职业问题——对天津地区高校图书馆两次职业调查的比较分析[J];图书与情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吴全全;;关于职教教师专业化问题的思考[A];2007高等职业教育国际研讨会(中国·青岛)论文集[C];2007年
2 郭蓉;;实践理性语境下的经济理性分析[A];首届上海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张兆曙;;涂尔干的遗产和遗憾[A];秩序与进步:中国社会变迁与浙江发展经验——浙江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杨建华;;从马克思到卢曼:社会分化与整合研究及启示[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陆明远;;政府规制与中国民间组织发展[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刘晓梅;佟子林;;探讨安乐死合法化问题的社会学视角[A];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身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君栩;资本与生产力关系的哲学审视[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王勇;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3 时伟;专业化视野下教师继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方统法;组织设计的知识基础论[D];复旦大学;2003年
5 翁裕斌;德国全能金融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胡位钧;现代国家中的政治沟通[D];复旦大学;2003年
7 叶明;经济法实质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8 李世新;工程伦理学及其若干主要问题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周鹏;标准化、网络效应以及企业组织的演进[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10 阎建军;长期利润模型及其在养老基金参与公司治理中的应用[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艳红;远大空调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2 曾德寿;现代企业员工职业发展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3 刘迎五;论作为人力资本的企业家激励问题[D];湖南大学;2001年
4 杨燕;职业女性生涯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5 吉雷;知识型员工激励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6 刘疆丽;石家庄市民营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7 徐仕敏;社会信息能力的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8 周红;试析幼儿园新教师的角色适应[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吴小丽;我国管理咨询专业科学知识体系与知识获取系统初探(NSFC子课题 No.79970112)[D];苏州大学;2002年
10 陈加丰;我国党政系统内部顾问的现状、专业水准、存在问题和发展战略[D];苏州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立德树人·永远跟党走——2010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颁奖晚会”举行[J];高校辅导员;2011年03期
2 ;《高校辅导员》杂志征稿启事[J];高校辅导员;2011年03期
3 ;河北省第一届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剪影[J];高校辅导员;2011年04期
4 ;第四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成功举办[J];高校辅导员;2011年03期
5 ;征稿启事[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年03期
6 李明菊;;浅谈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群文天地;2011年02期
7 尹延彦;;高校辅导员博客:高校辅导员管理与提升的新平台[J];才智;2011年23期
8 罗雷;;关于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1年18期
9 赵岩;;浅析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J];快乐阅读;2011年08期
10 年亚贤;;试论当前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思路[J];经济视角(中旬);2011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田青瑶;复旦建全国首个高校辅导员协会[N];东方早报;2005年
2 李秀民;论高校辅导员的素质标准[N];中国改革报;2004年
3 李雪林;高校辅导员走上职业化道路[N];文汇报;2005年
4 金柯;人生导师:仅有热情是不够的[N];解放日报;2005年
5 桂人;引导有序流动 稳定优化队伍[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及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N];人民日报;2005年
7 记者 于力 李江泓;高校辅导员素质先要让学生信服[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8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 周济;当前高教系统的头等大事[N];光明日报;2005年
9 记者 刘先琴 通讯员 李天良;“四个作用”夯实郑州大学思想教育工作[N];光明日报;2005年
10 江时 李遥;大学生消费尚须理性[N];河北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龚春蕾;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岩松;基于胜任力的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刚;高校辅导员职业化探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2 徐彦红;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3 夏明堂;高校辅导员“道德教育专业能力”缺失及建设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倪鑫;我国高校辅导员薪酬管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卢吉超;社会转型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汤琳夏;高校辅导员队伍激励机制研究一个设想方案的调查与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高永祥;高校辅导员职业化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俞雪琴;专业化进程中高校辅导员素质及其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馨;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存在问题及培养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谭爽;高校辅导员理想人格模型构建及塑造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238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023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