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应用转型的逻辑与问题
本文选题:应用 + 应用型 ; 参考:《教育发展研究》2012年21期
【摘要】:人类知识生产模式的变化要求大学系统逻辑做出相应的调整,而应用转型则成为各高等教育机构共同面对的时代课题。然而,无论从国家宏观政策的制订还是教育理论研究或实践领域的发展来看,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的形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此,需要确立"应用教育"观念,出台应用型高等教育分类体系,让高等教育机构在应用型谱系中科学定位、自主抉择。
[Abstract]:The change of the mode of human knowledge production requires the corresponding adjustment of the logic of the university system,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application has become a common subject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However, there is still a long way to go for the formation of applied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in China, no matter from the formulation of national macro policy or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theory research or practice field.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applied education" and introduce the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applied higher education, so that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can be scientifically positioned and independently selected in the applied pedigree.
【作者单位】: 重庆文理学院;
【基金】: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研究”(2011-TC-012)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大项目“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09-1-007)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G64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文彬;;应用型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年08期
2 张喜艳;朱玉萍;;应用型本科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5期
3 苏兆龙;;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在就业市场中寻求新发展——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J];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4 张建波;;艺术型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以常州工学院为例[J];理论观察;2011年03期
5 许燕平;顾国星;郝程光;;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择业行为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22期
6 芦蕊;;论青年教师对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作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2期
7 李立新;刘晓玲;;高等教育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王双;王星辉;;浅谈IT应用型大学的软环境构建[J];软件工程师;2011年07期
9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J];高校招生;2011年05期
10 高小方;高翔;;大学教什么?[J];学周刊;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牛爱芳;钟丽;徐静姝;;论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建设与管理——北京联合大学实践教学发展之路[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田金亮;;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与研究[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3 董鹂宁;;建立完整的实习体制 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4 陶松垒;;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的实践教学改革[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8年
5 刘庆成;李金轩;周亚平;;深化改革 创新机制——东华理工大学核地学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A];中国高等地质教育历史经验与科学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孙晓鲲;牛爱芳;杨沛;;以应用需求为导向,构建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平台[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刘艳霞;;如何提高实训在应用型大学教育中的作用[A];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8 孙金立;李广德;马炳厚;;图书馆研究生创新教育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路[A];图书馆改革与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9 林明惠;;浅论社会工作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6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6年
10 潘懋元;;高等教育的发展数量增长与质量提高[A];中国老教授协会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建华;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N];吉林日报;2010年
2 通讯员 张映祥 曹都 本报记者 陈阁;“做应用型大学的引领者”[N];江苏经济报;2010年
3 本报驻广西记者 邝伟楠;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才,,桂林旅专有一套[N];中国旅游报;2010年
4 熊焱生 钱月航;常工院要建成高质量有特色应用型高校[N];常州日报;2008年
5 记者 沈朝晖 通讯员 何兵;充分发挥复合型应用型信息化人才作用 为宁波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提供有力支撑[N];宁波日报;2009年
6 记者 李欣瑶;西北师大将加大应用型研究生培养[N];甘肃日报;2009年
7 ;应用型高等专业技术人才的新摇篮[N];中国教育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叶辉;应用型高校的生命线[N];光明日报;2003年
9 记者 罗斯基;我州设立首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N];阿坝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李陈续;改革铸造特色 开放成就优势[N];光明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瑞林;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清;略论应用型本科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叶引姣;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3 陈宏;应用型高等院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李野;我国法律硕士教育的困境与出路[D];黑龙江大学;2006年
5 陈萍;贵州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思考[D];贵州大学;2005年
6 白玫;中美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陈丽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系统考察[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刘芳;美国MBA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9 张心雨;体育硕士研究生弹性学制培养体系探析[D];武汉体育学院;2007年
10 陈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396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039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