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体育运动干预对大学生网络成瘾影响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20 01:38

  本文选题:体育运动干预 + 大学生 ; 参考:《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摘要】:目的:通过对网络成瘾大学生进行8周体育运动干预,探讨体育运动干预对网络成瘾进行矫正的效果。方法:通过对长春市5所高等学校的5 000名在校本科生进行Young的网络成瘾量表和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量,按照不同年级、性别、专业、网络成瘾程度、心理健康程度比例从被试者中筛选出69名网络成瘾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35人)和对照组(34人),通过对实验组进行8周体育运动干预,对照组在同一时间内静坐,再通过Young的网络成瘾量表和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实验组、对照组进行体育运动干预前、后测量,对测量的得分进行横向与纵向对比。结果:大学生中网络成瘾的比例占到了36%,并且网络成瘾者在年级、性别、专业等比例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0.05);体育锻炼对网络成瘾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P0.01),对轻度、中度、重度网络成瘾者都具有较好的矫正效果;体育锻炼对网络成瘾者心理健康矫正具有较好的疗效(P0.01),但是对于中度、重度患者治疗效果并不理想(P0.05)。结论:通过8周的体育运动干预对网络成瘾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网络成瘾的程度加深治疗效果随之下降,提示心理健康品质属于错综复杂的心理疾病,对其进行治疗应该辅以其他干预措施。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ports intervention on internet addiction by 8 weeks physical education intervention. Methods: young's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 and Clinical symptom Checklist (SCL-90) were used to measure 5 000 undergraduates in 5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angchun, according to grade, sex, specialty and degree of internet addiction. 69 Internet addic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xperimental group (n = 35) and control group (n = 34). After 8 weeks of physical exercise intervention, the control group sat still at the same time. Then we measured the scor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he physical exercise intervention with Young's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 and SCL-90, and compared the measured scores horizontally and longitudinally. Results: the proportion of Internet addiction was 36%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rade, sex, major and so on among the internet addicts, and physical exercise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treatment of Internet addicts (P 0.01), while it was mild and moderate (P 0.05). Physical exercise has a better effect on mental health correction of Internet addicts, but it is not ideal for moderate and severe patients. Conclusion: 8 weeks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tervention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treatment of Internet addicts, but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degree of Internet addicti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decreases, suggesting that the quality of mental health is a complex psychological disease. Treatment should be supplemented by other interventions.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1SSXT008) 吉林省体育局重点科学研究项目(11C32)
【分类号】:G641;G8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宋子良,李汶凯;体育运动对培养青年非智力心理因素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2 ;当少年陷入网络——2005中国青少年网瘾调查报告[J];数据;2005年12期

3 张海灵;;体育运动处方对青少年网瘾干预的实证研究[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李林;运动愉快感与锻炼的心理效应[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5 朱风书;颜军;陈爱国;;中小强度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09年02期

6 刘树娟,张智君;网络成瘾的社会-心理-生理模型及研究展望[J];应用心理学;2004年02期

7 廖婷婷;林川;;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网络成瘾的关系[J];现代预防医学;2011年2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为红;;高校学生网络心理障碍分析与应对策略[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2 王琨;郭雪莉;翟巧相;;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研究综述[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袁存柱;黄烨军;符史;;对海南省大学生体育运动量和体育锻炼感觉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4 顾凯;;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培育与实践研究[J];出版与印刷;2010年02期

5 张凤宁;;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心理辅导方式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6 刘韧;;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问题和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7 杜亚辉;;影响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对策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8 刘春娇;鲍作臣;;大学生心理压力释放方式的调查与分析——以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8期

9 李青;;高等院校基于网络平台的团支部建设探索——天津师范大学网络社区团支部建设探究[J];成功(教育);2011年03期

10 宋爱芬;史学武;梁蓉;;网络成瘾干预的研究现状、问题及展望[J];昌吉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江文庆;;网络成瘾中学生的认知-行为治疗[A];首届全国网络成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昝玲玲;刘炳伦;刘兆玺;;网络成瘾研究现状综述[A];中华医学会首届国际行为医学学术大会暨第九次全国行为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3 刘玉勤;;大学生突发心理问题及预警机制研究[A];“关注省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兴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秋珠;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D];吉林大学;2006年

3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张芝;不同成瘾状态大学生网络使用者的认知心理特征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5 张元文;少儿篮球适宜教学体系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6 万峰;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伦理道德影响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7 荣敦国;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对若干运动训练竞赛活动的影响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8 黄永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罗江洪;网络成瘾青少年心理特征及神经递质、微量元素水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周德钊;针刺加耳压治疗网络成瘾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文星;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亲子关系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罗小春;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行为现状及引导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邵梅;中职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对策[D];苏州大学;2010年

4 李墨;网络文化环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任星宇;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宇晔;不同项目中小强度的专项选修课对女大学生心境及心理健康的影响[D];扬州大学;2003年

7 邓文才;不同运动项目和强度对大学生体育态度及体育锻炼感觉影响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8 王维宇;上海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9 周林;大学生网络行为偏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10 原永滨;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分析与思想政治教育[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林;中国民间传统体育锻炼对心境状态的影响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2 薛林峰;徐金尧;;不同体育锻炼对身体自尊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7期

3 滕海颖;;论大学生体育锻炼与网络心理健康[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4 廖婷婷;董薇;唐利平;柳春香;;大一新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焦虑的相关研究[J];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5年01期

5 朱莉;周学荣;余少兵;;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体育干预个案研究[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 张宏如;网络成瘾大学生动机与人格特征[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5期

7 王征宇;;症状自评量表(SCL-90)[J];上海精神医学;1984年02期

8 江文庆;杜亚松;;上海中学生网络过度使用与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2006年03期

9 马元;;用体育运动戒除学生网瘾的可行性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0年09期

10 王明建;;论休闲体育娱乐活动与青少年网瘾的预防与戒除[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宇晔;不同项目中小强度的专项选修课对女大学生心境及心理健康的影响[D];扬州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海根;;上海市大学生网络成瘾调查报告[J];心理科学;2007年06期

2 蔡鹏飞;刘芳;;浅议大学生网络成瘾成因及应对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02期

3 姚爱华;;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深层诱因分析[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林峰;;试析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及防治方法[J];改革与开放;2009年11期

5 王帆宇;;从大学生网络成瘾看校园文化建设[J];高职论丛;2009年03期

6 周晏;;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对策[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孙晓飞;;大学生网络成瘾心理特点分析及预防[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张望龙;;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危害及成因[J];文教资料;2011年14期

9 史克学,张喜琴;大学生网络行为与网络成瘾的调查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董雪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自我调适[J];法制与社会;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曦;;浅谈大学生网络成瘾[A];福建省高校辅导员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坛优秀论文汇编[C];2008年

2 欧阳汝娣;邓稳根;;大学生网络成瘾研究概况[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3 于海滨;丁桂凤;;学习倦怠在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专业承诺之间的中介效应[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陈其华;;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杨凯;张烨君;;当代大学生诚信人格特质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罗佳;姚本先;;当代大学生形象的心理学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吴佳时;李健宁;;大学生无气力现象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熊慧素;李宏翰;;恋爱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宋昕璐;陈友庆;;大学生专业认同现状调查[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陈佳琪;;大学生离传统文化有多远?[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国曾;大学生网络成瘾造成的危害[N];天津教育报;2009年

2 郑海华;两成大学生 心理需“跨栏”[N];温州日报;2005年

3 楚天欧亚职业学院 熊端练 徐普查 沈丹;把握大学生心理特点 提高管理和教育质量[N];黄冈日报;2005年

4 闻白;大学生卖鸡蛋的启示[N];人民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李青山 实习生 顾艳伟;南宁大学生有车族浮出水面[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6 王海燕 通讯员 王秋凤;首批123名大学生赴京郊支教[N];北京日报;2007年

7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扎实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N];中国教育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蒋夫尔;广阔农村任大学生充分施展才华[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何怀宏;善始还须善终[N];中国人口报;2006年

10 ;支教毕业生享受“大学生村官”待遇[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段立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李忠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朱燕;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6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许瑞芳;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9 莫力科;大学生信息能力建设模式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金昕;美育与大学生人格养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霞;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关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慧;网络聊天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智能影响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许燕飞;大学生不健全网络人格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范光泉;网络技术发展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挑战[D];武汉科技大学;2005年

5 林琴;大学生危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6 刘小燕;上海大学生网络自我效能的实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7 糜志雄;大学生学业生涯设计因素结构探究[D];苏州大学;2004年

8 余锡祥;江西省大学生压力反应特征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门苗;论大学生政治文明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程葵;长沙地区大学生社会技能发展特点的初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423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0423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c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