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素质人才是高校的第一要务
本文选题:高等学校 + 本科教育 ; 参考:《中国高教研究》2012年07期
【摘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等学校的中心地位,把人才培养作为高校的第一要务,把本科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和核心,既是保证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促进高等学校回归大学本源的根本。
[Abstract]:It is the key to ensure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to firmly establish the central position of talent training, to take talent training as the first important task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o tak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s the foundation and core of talent training. It is also the fundamental to promo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return to their original sources.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分类号】:G64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钮文新;;减税兴实业是定国良策[J];中国经济周刊;2011年4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刘彭芝;[N];光明日报;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新时期高等学校文科人才培养与学术繁荣座谈会召开[J];国际新闻界;2009年02期
2 刘丽;王春燕;;略谈高校人才培养成本核算[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彭彩红;陈娟;;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朱君强;;关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5 冯加斌;知识经济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J];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6 马红梅;徐仲玉;;高等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24期
7 王伟廉;;高等学校专业人才培养预测的科学性与可行性问题[J];大学教育科学;2008年05期
8 李芳;陈亦平;;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J];中国林业教育;2009年01期
9 张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探索[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10 黄忠东;;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能力结构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晶;刘华梅;吴琼;;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与德育教育[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2 刘惠民;刘沧山;张玉光;赵龙庆;姚孟春;;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A];农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刘建朝;赵现伟;;深化改革 科学发展 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A];中国高等地质教育历史经验与科学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华小梅;丁坚勇;康俊明;;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5 刘鹤成;;浅议学术交流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意义[A];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中国科协第三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6 张学琛;王保顺;李志德;;实验室管理机关建设与管理人才培养[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赵丽莹;杨波;王小唯;;高校学报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六集)[C];2008年
8 曹相生;孟雪征;郑晓英;;创造教育的内涵及在高校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9 杜月升;;知识生产与高等学校体制改革[A];2002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现代化建设中的体制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王果胜;;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思考[A];城市空间结构理论与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中国科协第224次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崔立勇;25亿元投向本科教育 民办公立一视同仁[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2 华中文;教育农林“联姻” 携手服务“三农”[N];江苏教育报;2009年
3 黑龙江大学校长 衣俊卿;加强本科教育应充分发挥“地方军”作用[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萧清;大力培养高等人才[N];西藏日报;2009年
5 记者 万曦亮;上饶师院本科教育迎接教育部“大考”[N];上饶日报;2005年
6 广西财经学院党委书记 王春明;增强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N];广西日报;2008年
7 宗合;高教社发起举办高校生命科学课程论坛[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8 何聪;本科教育,不能“缺斤短两”[N];人民日报;2007年
9 牛建宏;用“质量工程”新理念 带动高等教育新发展[N];人民政协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李雪林;建筑系本科不再读五年[N];文汇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通贤;高等学校贷款风险的控制与化解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杨同毅;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生态学解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李正;中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周倩;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海芬;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基础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朱天天;我国高校技术资源转移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7 康全礼;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邓岳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童静菊;生本理念下高校学生工作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吴宏翔;市场经济中的高校组织演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丽;高等学校学术人才选拔及培养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2 陈胜蓝;高校本科教学运行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3 周锦忠;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大学生成才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4 舒琴;高等学校参与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模式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5 刘玉光;高等学校绩效预算管理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许霞;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互动关系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7 杨杰;来华留学教育的产业化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8 包寒蕊;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理论与实证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5年
9 张丽丽;高校大学生生涯辅导体系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10 朱海硕;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办学特色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451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045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