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大学生负面就业心态的调查与分析——以D市高校为例
本文选题:大学生 + 就业心态 ; 参考:《高教探索》2012年04期
【摘要】:1999年大学扩招政策实施后,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快速增长。随后2008年在世界范围内爆发的金融危机,又给面临就业压力的大学生造成更大影响。在社会转型和大学扩招两个因素的双重压力下,大学生就业形式异常严峻。大学生负面就业心态的特点逐渐凸显,主要呈现出自卑、自负、盲从三个类型。本文在实践调研的基础上,认为要帮助大学生摆脱负面的就业心态的影响,必须要第一,主动转换就业心态,破除自卑就业心态;第二,加强职业规划训练,转变自负就业心态;第三,健全职业性格评价,走出盲从就业心态。
[Abstract]: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of university enrollment expansion in 1999, the scal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has increased rapidly. Then, the financial crisis broke out in the world in 2008, which made a greater impact on the college students who were facing the pressure of employment. Under the double pressure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university enrollment expansion, the employment form of college students is extremely seve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gative employment ment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are gradually prominent, mainly showing three types of inferiority complex, conceit and blind adherence. On the basis of practical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holds that in order to help college students get rid of the influence of negative employment mentality, we must take the initiative to change the employment mentality, break down the inferiority complex employment mentality, and second, strengthen the vocational planning training. Change the ego employment mentality; third, improve the evaluation of professional personality, out of the mentality of blind employment.
【作者单位】: 东莞理工学院党委宣传部;东莞理工学院党委办公室;
【分类号】:G647.3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德如;;课程文化自觉的价值取向[J];教育研究;2006年12期
2 阎耀军;论区域文化性格概念[J];理论与现代化;2002年03期
3 吴健;政治文明与公民参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05期
4 郝时远;Ethnos(民族)和Ethnic group(族群)的早期含义与应用[J];民族研究;2002年04期
5 杨桃莲;论大众文化对青年经济价值取向的影响[J];新闻界;2005年05期
6 刘会清;美国对外援助政策及其价值取向[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孙峰华;新世纪地理学的新思路新观念新战略[J];人文地理;2001年05期
8 孙峰华;全球战略地理论初探[J];人文地理;1997年04期
9 李爱民;论教育研究问题及其确立[J];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01期
10 杨宜音;;个体与宏观社会的心理关系:社会心态概念的界定[J];社会学研究;2006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蔡尚伟;成都、重庆的城市文化与报业[D];四川大学;2003年
2 李东方;证券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0年
3 余万军;行为视角下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孔德永;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认同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吴苗;中国共产党发展民主的政策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6 于玉;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白希;民族区域自治模式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桃莲;价值,正迷失在大众文化的荒原上[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江玲;在社会分化条件下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思考[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耿淼;现代国家体系中国家间信任问题的理论初探——国家间信任的概念及其与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兼容性[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4 范白蔷;基于“民本”理念的政府转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陈艳宇;多元文化教育的历史发展与价值取向[D];西南大学;2006年
6 吴慧燕;高校研究生兼职现象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国强;多学科观点的我国高校内部管理民主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8 张爱民;20世纪以来我国初中体育课程目标主流价值取向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高艳琴;高校本科教学评估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郭晶晶;刑事预审程序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周天勇;;建设一个创业和就业型国家的战略、体制和政策[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6期
2 徐平;;不同高校类型中农民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分析[J];高教探索;2006年05期
3 谢作栩;王伟宜;;社会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研究——从科类、专业角度谈起[J];大学教育科学;2005年04期
4 刘精明;;高等教育扩展与入学机会差异:1978~2003[J];社会;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祥;刘英;杨凤微;;大学生如何调适就业心理[J];文教资料;2011年21期
2 琚红;;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心理趋势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1年24期
3 涂清华;;浅谈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和策略[J];学周刊;2011年07期
4 熊丙奇;;不能用大学生填补“民工荒”[J];黄金时代;2011年03期
5 谢淳;;思想政治教育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过程中的作用[J];吉林教育;2011年16期
6 程斯源;杨登明;亢小峰;;就业故事[J];教育;2011年17期
7 韩呼生;;群策群力 继往开来 铸就《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新辉煌——在《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理事会和编委会上的讲话[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1年12期
8 解永进;;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J];职业时空;2011年06期
9 罗传银;;大学生就业:从关注生存到全面发展[J];人力资源;2011年07期
10 王玉坤;;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晓辉;;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心态的调查与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2 张宏志;;完善大学生就业机制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何静;武威;;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唐红兵;周章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综述[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董燕;;浅谈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政府对策[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蔡劲松;;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与思考[A];宜春市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郭宇刚;;大学生自主创业促进其就业的可行性分析[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8 ;第三节 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9 刘娟;张佳欣;;北京地区大学生就业歧视研究[A];北京市第十三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6年
10 王秀芳;胡彦勇;薛银卓;;试论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适[A];全国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启蒙;大学生就业难在哪儿?[N];信息时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杨启蒙;才市老总谈“大学生就业难”[N];信息时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程瑶;大学生就业 坐拥万卷难行万里[N];黑龙江日报;2011年
4 孙勇;别误读了“调整就业心态说”[N];河南日报;2006年
5 记者 李斌 谭浩;大学生就业这盘棋怎样才能“活起来”[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6 本报记者 顾晓萍;寻找大学生就业的“金钥匙”[N];石家庄日报;2011年
7 雷泓霈;大学生就业应调整心态[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记者 续浩;“关注大学生就业”系列活动启动[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徐敏;学历与签约率“倒挂”现象出现[N];解放日报;2009年
10 记者 周咏南 余勤 毛传来;落实好政策 设置好专业[N];浙江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祥;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及引导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2 陈勇;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开发路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3 邢繁辉;当代中国经济结构视域下大学生就业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4 刘春雷;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薛利锋;我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郑朝静;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7 姜世健;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张军利;过度教育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施炜;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对策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10 吴冬梅;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与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现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美俊;新时期大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2 田婧;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及其提升策略研究[D];中北大学;2010年
3 吴新伟;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常态性与就业观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4 郭娜;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孙之光;政府扶持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0年
6 那佳;大学生就业中公共部门作为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0年
7 倪洪章;加强大学生廉洁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8 王U,
本文编号:20474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047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