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内外部和谐质量保障机制的构建
本文选题:研究生教育 + 质量保障 ; 参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年02期
【摘要】:认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应以高校为视角,分为内外两部分,外部质量保障机制需要通过内部质量保障机制发挥作用。指出我国研究生教育内外部质量保障机制存在着价值取向不一,外部质量保障机制在约束机制、动力机制等方面存在不足,内部质量保障机制中研究生培养机制本身存在的问题和外部体制、制度的问题,以及内外部质量保障机制的协同问题。借鉴国外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成功经验,提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价值取向应回归到高校自身,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社会中介机构、用人单位及高校五个主体应分别发挥自身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中的作用,形成相应的协同机制。
[Abstract]:The author holds that the quality assurance mechanism of graduate education should be divided into internal and external par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at the external quality assurance mechanism should play a role through the internal quality assurance mechanism.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quality assurance mechanism of graduate education in China has different value orientation, and the external quality assurance mechanism is deficient in the aspects of constraint mechanism and dynamic mechanism.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nternal quality assurance mechanism and the problems of the external system, the system and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quality assurance mechanisms. Drawing on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foreign graduate education quality assurance mechanism,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graduate education quality assurance mechanism should be returned to the university itsel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he local government, the social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 The employing units and the five main bodi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play their respective roles in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education and form the corresponding cooperative mechanism.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学科建设处;
【基金】: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以卓越工程师培养为目标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杨晓波;费爱心;;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年05期
2 金顶兵;;英国高等教育评估与质量保障机制:经验与启示[J];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3 彭国甫;梁丽芝;;治理视野中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完善[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立恒;;西方国家法学教育比较分析及其启示[J];比较法研究;2009年03期
2 马廷奇;伍萱;;西方国家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模式的实践特征及其发展趋向[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王健;刘东敏;;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质量保障及启示[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常文磊;王报平;龙清涛;;英国大学科研评估创新与发展的影响[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9年09期
5 任林洋;;大学自律与高等教育质量管理[J];大学(学术版);2011年02期
6 桂庆平;;论评估主体多元化与价值主体多元化[J];大学(学术版);2011年04期
7 刘海峰;刘建树;陆嵘;;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构建[J];纺织教育;2010年04期
8 眭依凡;;教学评估: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年03期
9 熊志翔;;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制度性变革[J];高教探索;2008年02期
10 李海燕;;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之社会保障监督体系的审视[J];高教探索;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马廷奇;;大学利益相关者与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创新[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孟萌;我国本科护理学专业教育标准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2 陈俊峰;学徒制影响下的学院制:英国大学新闻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田恩舜;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刘理;论高校教学评估的教育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梁淑红;利益的博弈: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制定过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康宏;高等教育评价标准的价值反思[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袁潇;美国公立高等院校内部问责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8 李俐;英国高校教师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9 黄继东;基于CIPP模型的军队学历教育院校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时代;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研究型大学教师教学业绩评价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伍萱;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胡迎春;美国远程高等教育认证制度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吴艳红;美国布朗大学本科生质量保障影响因素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哈显丽;高等教育质量监控现状及监控系统建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石琳;我国研究生教育评价主体的权力博弈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杨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投入的绩效分析及合理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8 宋娟;湖北省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现状与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1年
9 肖莉;安徽省高校本科教学评估现状及对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10 彭玲;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架构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罗道全;美国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年04期
2 李修志;;美国加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8期
3 冯殙;启示与借鉴:美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及其实践[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毕家驹;美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3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慧娟;关于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别敦荣;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反思与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2 李芸;;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建设的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阎为民;栾忠权;杨菁;;研究生教育和谐的内外部质量保障机制的构建[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4 夏玲;;简析美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及启示[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年01期
5 解平;;建立我国研究生教育外部质量保障机制——美国的经验与启示[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年12期
6 石玉兰;石琳;;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主体的多元化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0年05期
7 王亚杰,王沛民;研究生教育质量:分析框架及其微观层面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8 许克毅,郭艳利 ,靳珠;研究生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革新与发展研究综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年10期
9 贡咏梅;;关于研究生收费教育制度的探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08期
10 廖湘阳;;关于研究生教育发展政策调整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忱;田杨萌;;企业经营战略协同机制分析[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6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科协第4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李智毅;;群决策支持系统中CSCW协同机制的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6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科协第4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闫芳;化存才;;研究生教育质量——专业评估的指标体系与线性规划模型[A];第十一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车畅;梁椺;周悦;藏传治;;基于多智能体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协同问题研究[A];第七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胡笑旋;张强;;多传感器协同管理机制研究[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姜华文;董述勋;张劲松;郄西法;徐正乐;;中俄联合军事演习气象保障做法及启示[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航空与航天气象技术交流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7 赵正德;王晓华;石秀丽;;网格工作流模型和协同机制的研究与实现[A];2005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翟春华;张旭;;虚拟MIMO传输中的协同机制及方法[A];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三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8年
9 刘福安;;禽流感病毒与特定细菌的协同机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赵庆;;工程公司——团队的管理工作探讨[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曹阳;要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N];人民政协报;2004年
2 叶菁 朱云法 余传椿;浙江台州建立军地应急协同机制[N];中国国防报;2010年
3 梁云丹 勇智;运行分公司与直流分公司建工作协同机制[N];国家电网报;2011年
4 李桂梅 邢冠蕾;建立协同机制 用新品武装部队[N];中国纺织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俞莹;尽快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N];贵阳日报;2006年
6 陈丹邋熊诚;黔东南构筑农村防火社会协同机制[N];贵州日报;2007年
7 仲继军 莫小亮;海军陆战队抗旱部队积极协调建立抗旱救灾协同机制[N];解放军报;2010年
8 王伟杰;宁海烟草:与工商建立协同机制 规范证照管理工作[N];经理日报;2008年
9 商报记者 邓琳;人才创新能力缺乏引专家热议[N];北京商报;2008年
10 本报评论员;创中国最佳 争国际知名[N];成都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磊;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王福秋;中国自由式滑雪运动训练系统协同机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3 孔祥沛;基于江苏高校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4 徐雨森;企业研发联盟三维协同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孟琦;战略联盟竞争优势获取的协同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6 李承宏;基于组织知识获取和创新的管理的协同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7 付丹;区域创新系统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互动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8 王宇虹;在过继性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中IL-12和IL-18的免疫发病机制及协同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9 郑刚;基于TIM视角的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各要素全面协同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胡小兵;蚁群优化原理、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洁;山西省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及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2 李璧强;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陈亭廷;流程再造视角下区域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彭玲;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架构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5 连洁;论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主体体系的构建[D];南昌大学;2011年
6 肖红梅;大众化背景下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内部主体影响力量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7 李鑫;西藏民族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研究[D];西藏民族学院;2012年
8 曾林云;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影响因素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9 高永清;医学类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10 弓婷婷;中英研究生教育质量外部保障政策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537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053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