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学科建设中的政府介入现状、特点及其治理对策
本文选题:学科建设 + 政府介入 ; 参考:《现代大学教育》2012年04期
【摘要】:我国大学学科建设中政府主要通过重点学科评选,"211工程"以及"985工程"等手段对大学学科建设进行介入。从对政府在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介入的历史和现实的考察来看,政府对大学学科建设的介入形成了事务性、非均衡性以及碎片化特点,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介入过度等诸多问题。政府只有通过有限介入,健全立法机制,建立有效的宏观调控机制,构建整体政府,引入社会机制等措施,方能解决这些问题。
[Abstract]:In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discipline in China, the government mainly involv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discipline by means of the selection of key disciplines, the 211 Project and the 985 Project. From the view of the history and reality of the government's involvement in the university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government's intervention in the university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has form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outine, disequilibrium and fragment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brings many problems, such as excessive intervention. Only through limited intervention, perfecting legislative mechanism, establishing effective macro-control mechanism, constructing whole government, introducing social mechanism, can the government solve these problems.
【作者单位】: 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大学高水平科研团队基层学术组织结构与学术产出之间的相关性研究”,项目编号:09YJA880124
【分类号】:G64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新;;论软实力与农民教育[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24期
2 矫镇红;;建国以来中小学体育师资发展变化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6期
3 刘海峰;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精英性[J];东南学术;2002年02期
4 姚晓峰;;朱九思大学管理理念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2年01期
5 罗云;朱九思的大学教育理念[J];高教探索;2001年03期
6 李玉宝;王丹;;论义务教育背景下如何保学控辍[J];理论观察;2012年04期
7 王瑛;;我国院校研究学术化倾向的原因分析[J];江苏高教;2013年01期
8 别敦荣;;论我国大学的经营[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9 武淑清;孟维杰;;我国地方课程的政策演化与发展策略[J];教育探索;2010年10期
10 黄明东;;教育:有话不得不说——朱九思教授谈我国当前教育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朱晓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高等教育经验教训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房保俊;国家高等教育理念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宜勇;大学组织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杨运鑫;多中心大学制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庞青山;大学学科结构与学科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易元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田恩舜;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秦小云;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人性化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郝远;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制度选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熊健民;高等职业教育经济功能与规模效益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谭伟平;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保鹏;江西理工大学“3+1”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邢桂芳;我国“985”高校教授队伍建设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钊;30年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观念变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谢素文;教育公平视角下的我国民办基础教育发展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远红;人文关怀视域下的高校课程改革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骆晓;大学学科建设中的政府介入模式与助动机制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7 封喜桃;中美教育交流与合作[D];河北大学;2001年
8 郭丽君;多校区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9 刘江园;WTO:对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教育的冲击及对策[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10 焦利芳;基于中美比较的ERC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永波;关于高校学科建设的理论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年10期
2 康学伟;主动适应教师教育需要 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对吉林师范大学发展定位与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个案思考[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张定京,穆合塔尔;中央民族大学哈萨克语言文学学科的回顾与展望[J];民族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4 郭睿;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之策略——关于加强我院学科建设的几点认识[J];政法学刊;2005年03期
5 曹健;对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的思考[J];教学研究;2005年06期
6 张奎旭;关于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相关问题的探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10期
7 汪高鑫;;史学思想史学科研究的世纪回顾与展望[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姜振家;;对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矛盾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年02期
9 刘虹;;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中的研究生教育[J];学海;2006年06期
10 王先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献水;李雪峰;陈平;张心彬;;浅谈加强煤层气学科人才培养[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论坛专辑[C];2007年
2 秦国华;段志云;吴效良;;适应“两场”需要 加强产品技术学科建设[A];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3 王永炎;;中医药学学科建设研究方向的思考[A];2008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中医内科学科建设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张莉萍;陈宏础;任国胜;;建立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 搭建学科建设基础平台[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5 靳高风;;犯罪学学科规训与中国犯罪学的发展[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6 刁本恕;刁灿阳;;试论中医外治学科建设的必要性[A];全国中医外治发展论坛暨全国第六次中医外治学术年会与技术展示论文集[C];2009年
7 史培军;李京;潘耀忠;陈军;刘慧平;王平;;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探讨[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8 沈国弟;;论建立高校学科建设的文献保障体系[A];新世纪的图书馆与信息服务——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付磊;毛英军;;从国外生物医学工程学的学科建设得到的几点启示[A];青岛市医学工程第六次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滕志妍;;关于中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人才孵化器 振兴新引擎[N];徐州日报;2010年
2 边丽霞 涵薏;战略先行创佳绩[N];上海科技报;2010年
3 张三夕;谈谈学科建设的非学术化问题[N];文艺报;2004年
4 记者 张策;本市学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N];天津教育报;2007年
5 东北林业大学党委书记 王学全;强化特色优势 实现行业高校的科学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9年
6 本报特约记者 褚振江 刘德茂 记者 李绪成;活力勃发正扬帆[N];解放军报;2009年
7 记者 方亮;沈航由“学院”更名为“大学”[N];辽宁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朱振国 本报通讯员 易海明;学科建设是高师院校的发展之本[N];光明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夏斐邋本报通讯员 周挥辉 刘中兴 党波涛;枝繁叶茂桂子山[N];光明日报;2007年
10 记者 于丽珊邋通讯员 黄显斌;302医院学科建设步入“快车道”[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冠胜;农业风险管理中政府介入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陈煜辉;中医情志学科建设及情志病证临床防治框架构建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3 王健;我国教师教育学的逻辑起点研究及学科体系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左兵;西部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制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刘小强;学科建设:元视角的考察[D];厦门大学;2008年
6 李冲锋;领导教育学的学科自立[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钱林晓;教育经济学方法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晓龙;价值论视野中的体育哲学[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9 韩伟表;中国近代小说研究史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孔祥立;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班武;医科大学学科建设动态监测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和综合评估软件系统研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2 高昀;论我国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规划[D];湖南大学;2005年
3 李小晖;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在中国发展的回顾与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婷婷;钢琴即兴伴奏学科建设雏议[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杜丹丹;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探索[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6 于文波;研究型学院学科建设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7 栗新;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8 乔宏刚;1987年-2008年中国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建设概述[D];内蒙古大学;2009年
9 何杨;追求“史”的分量 写“史”意识的灌注[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10 程艳峰;对成人教育学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当代反思[D];山西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572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057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