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我国高校硕士生课程设置与实施:调查分析及改革建议

发布时间:2018-06-23 16:48

  本文选题:硕士生课程体系 + 课程设置 ; 参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年07期


【摘要】:为了解硕士生课程设置与实施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展了对国内14所高校的专门问卷调查。调研内容涉及硕士生了解专业前沿的主要渠道,硕士生课程最为缺乏的教学内容,硕士生对教学组织方式及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硕士生参加创新计划项目情况,硕士生对学校专业学习资源环境的评价,以及硕士生积极投入课程学习的原因等方面。针对调研发现的相关问题,从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式、完善培养制度三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研究生课程的建议。
[Abstract]: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curriculu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master degree student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14 universities in China. The content of the investigation involves the main channels for the master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front line of their major, the teaching content most lacking in the master's courses, the evaluation of the teaching organization and the teachers' classroom teaching by the master students, and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master students in the innovative plan projects. The evalua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learning resources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master students' active involvement in the course learning. In view of the related problems found in the investigation,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forming the graduate course from three aspects: optimizing the course structure, reforming the teaching method and perfecting the training system.
【作者单位】: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规划与科研处;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青年基金课题“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机制创新研究”(编号:CIA070201)的部分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蒋逸民;;新的知识生产模式及其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2 杨卫;营造研究生教育的创新环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年01期

3 吴秀明,戴燕;文科人才培养规格与本、硕、博关系的处理[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年09期

4 徐娇健;;推进课程选择机制改革 提高研究生学习质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年11期

5 钱佩忠;;研究生学习自主性弱化问题及对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洪珊;赵姝明;;保证硕士研究生复试科学有效的模式设计[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2 唐立山;;营造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年02期

3 刘洪珊;赖锡煌;张俊;;关于硕士生招生的契约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0年25期

4 罗尧成;孙跃东;付莹莹;;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实施的现状、问题与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1年01期

5 王爱萍;;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高教探索;2011年05期

6 毛新军;徐锡山;;谈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实践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年01期

7 岳庆军;;对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的认识与思考[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8 马新宏;金红;;研究生培养与学位工作的创新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年09期

9 张志清;周正;黄光杰;杨晓芳;陈泽军;;研究生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1年06期

10 杨瀚涛;;“扩招”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的若干思考[J];经济师;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媛;高鹏;;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创新人才的培养[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罗敏;基于资源配置的研究生招生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唐斌;美术馆与知识生产[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3 张凌云;德国与美国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真;高等教育的专业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胡峰;硕士研究生研究性学习的探讨与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3 项瑞芳;山西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现实选择[D];山西大学;2011年

4 董方;职业实践导向的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开发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5 王洁;研究生创造力的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李钰;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7 朱曼;论研究型学院的本质特征[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8 张文翠;河海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9 刘威;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的大学教育环境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10 王春玲;广西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与对策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瞿海东,章丽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2年10期

2 姜友芬,吴宏翔,熊庆年,林荣日,顾云深;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导师因素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5年06期

3 徐翠华;;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12期

4 严欣平;王光明;;低迷与提升:研究生自主发展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07期

5 慈明亮,王兰州;课程选择优化专家系统之研究[J];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唐明军;当代研究生价值取向问题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2 胡春宝;硕士研究生学业拖延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亚青;硕士研究生科研活动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仇艳玲;研究生的角色模糊及其教育调适[D];西南大学;2009年

5 李纳娜;硕士研究生学业倦怠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庆文;康玉唐;;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设置与保障[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广东省中小学课程设置改革方案》课题组;广东中小学课程设置与教材使用现状调查[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3 曹新;曾建国;;高师“数学教育实践活动”课程设置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张红伟;袁勤;宋彩凤;;调整专业课程设置 实现教学分段管理——关于大专语文教育课程设置的实践与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李广;杨宏丽;许伟光;高夯;;我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及实施问题调查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刘明;王静;彭永华;;高等院校《公共关系学》课程设置与实践研究[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包根胜;刘可;;高师小学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与实施的研究[J];职业圈;2007年12期

8 罗尧成;孙跃东;付莹莹;;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实施的现状、问题与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1年01期

9 邵敏;;“安徽地方戏曲赏析”课程设置与实施的思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李硕豪;魏昌廷;;美、法、英大学课程管理比较[J];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丽徙;;关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教学内容和安排的思考[A];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丁玉贤;;试论通识教育对理工科大学发展的影响[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3 林秋雁;侯泉林;;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质学课程设置的历史演变[A];城市空间结构理论与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中国科协第224次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李英姿;叶安丽;陈志新;;建筑类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A];第一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王令习;;试论针刀医学的课程设置与学科发展[A];全国针刀医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6 邝孔秀;;我们需要怎样的数学教师教育课程——基于十年中学数学教师成长的反思[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杨昂岳;曾砥平;;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形成和发展[A];第五届全国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教学研讨会议论文集(卷1 教学论文)[C];1995年

8 鄢志娟;;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探析[A];中国会计学会第四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9 唐斌;赵一标;;综合性大学办师范教育的办学目标及课程设置评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10 苗菊;高乾;;构建翻译专业特色课程:技术写作的理念与内容[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姿松 刘强;西藏农牧区学校课程设置与实施问题探讨[N];西藏日报;2010年

2 ;高校课程设置应建立灵活机制[N];中国电子报;2009年

3 上海市同洲模范学校校长 程彪;聚焦四大能力:课程设置张扬“先导力”[N];文汇报;2010年

4 李成忠 陈科;课程实施必备的能力[N];天津教育报;2010年

5 申承银;老坝港小学:把海洋当做课堂[N];江苏教育报;2010年

6 仝静海;邀请14名企业一线专家参与课程设置[N];河北日报;2008年

7 通讯员 刘建 孙丽;致力教师专业提升 扎实推进课程实施[N];连云港日报;2010年

8 王芳 李军;改革会计专业教学方式与课程设置刍议[N];江苏经济报;2001年

9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杨宝山;高中必修课程实施要做好几项基本功[N];中国教育报;2008年

10 沈奕;今春起我省调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洪修;学校课程实施的组织社会学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雅欢;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黄秋明;高职课程质量保证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吕耀中;英国学校多元文化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高山;普通高中物理模块课程教学实施调查及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袁长蓉;中美护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7 杨荣昌;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秀红;我国初中综合科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朱飞;我国展示设计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10 王慧霞;西北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伯成;美国普通高中课程设计与实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莺莺;课程的主流文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7年

3 王科辉;阳煤集团职工大学课程设置与实施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王佳;试论我国中等专业音乐学校专业基础课程设置[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5 谢红仔;小学英语课程实施现状探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王作梅;国际学校高中课程设置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7 周月玲;初中数学“课题学习”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丁绚;中瑞高等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程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赵月娥;中小学校长专业化培训课程设置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李华;美国社区学院课程设置及其对我国高等职业学院的启迪[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577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0577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6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