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地方工科院校创新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8-06-26 03:01

  本文选题:地方工科院校 + 创新发展 ; 参考:《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年04期


【摘要】:从规模上看,地方工科院校占据着全国工科教育的半壁江山,在经过高等教育大发展之后,地方工科院校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也有着重大的发展机遇。这些问题和机遇要求地方工科院校必须要创新发展,先行先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Abstract]:In view of the scale , the local engineering colleges occupy the half - wall of the national engineering education . Afte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 local engineering colleges also face many problems , and there are great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ment . These problems and opportunities require that local engineering colleges should innovate and develop , first try , reform the training mode ,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 train application - oriented talents and serve loc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
【作者单位】: 宁波工程学院高教所;宁波工程学院教务处;
【分类号】:G6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文华;21世纪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途径的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99年03期

2 王国平;他方为中心:地方工科院校的生存发展之道[J];江苏高教;2005年06期

3 杨燕;地方工科院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赵敏祥;地方工科院校科技服务工作的定位[J];科技通报;1998年03期

5 张文海,赵三元;地方工科院校应确立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J];探索与求是;2002年07期

6 郭桂英;地方工科院校的发展研究[J];江苏高教;2005年01期

7 何秀成;对地方工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J];现代教育论丛;2001年01期

8 张文海,牧小霞;入世与地方工科院校发展模式与道路的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3年02期

9 卢瑛祥;地方工科院校学科建设人、财、物管理刍议[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S2期

10 郭仁义,徐明中,,杨永年;对地方工科院校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仙山;;地方工科院校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2 陈少华;何瑞文;;社会转型期地方工科院校本科教育适应性探讨[A];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1)[C];2008年

3 孙登明;;尊重学生个性,建立新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A];第八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陈瑜;;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研究探讨[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李俊亭;杨睿娟;;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雷学文;俞晓;;土木工程专业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探讨[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贾德利;尤波;于平;范宇红;;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8 沈苑;;创新教育中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探[A];“职业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研讨会暨第十三次职业教育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陈少华;;地方工科院校研究生素质教育的教学心得[A];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10 李文正;姜同强;;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适应首都经济结构发展的合格人才——从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谈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陈婉婉 通讯员 尚实;推动行业特色型高校创新发展[N];安徽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刘冠华;融合造就郑州大学创新发展新平台[N];中国改革报;2010年

3 公大宣;把握战略机遇 谋求创新发展[N];人民公安报;2003年

4 广西艺术学院党委书记 潘晔;创新发展高等教育事业[N];广西日报;2011年

5 电子系;创先争优推动电子系队伍建设创新发展[N];新清华;2010年

6 张爱华 王振刚;实现高校新闻网创新发展有效途径[N];天津日报;2011年

7 教育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邋冯刚 沈壮海;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N];人民日报;2008年

8 褚宁;大学体育要创新发展[N];解放日报;2004年

9 任建英;以人为本是高校图书馆创新发展之本[N];山西经济日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罗霞;高校科研体系支撑区域创新发展[N];云南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祖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我国大学群发展政策研究[D];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2 成中梅;学习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陈金江;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彤;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可持续发展[D];厦门大学;2001年

5 肖鹏燕;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非均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秀兰;构建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KAQ人才培养模式[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董娟;从反向学习分析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未来走向[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3 田学超;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改革设想[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顾金良;技术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捷;学习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6 罗维斯;教育评估中介组织的创新发展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7 刘青;中国高校学分制改革及发展对策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8 胡坚达;浙江省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9 周西安;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探索[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华芸;我国高校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687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0687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c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