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中国近代大学教授治校的制度设计及其局限

发布时间:2018-06-29 02:25

  本文选题:教授治校 + 制度设计 ; 参考:《高教探索》2012年01期


【摘要】:中华民国建立后,中央政府以代议制民主为制度依据颁布了一系列教育法令,确立了由教授们选出的有限代表与行政领导人员组成的评议会或校务会议为决策机构的近代大学教授治校制度。但是,由于法令中没有明确教授代表的人数,从而无法确保其在评议会或校务会议中的主导权。至于当时有些大学建立的校级教授会,也仅仅是作为评议会或校务会议的附属机构而不是最高决策机构。因此,我国近代大学教授治校制度设计无法真正实现教授治校。
[Abstract]: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ssued a series of educational decrees based on representative democracy. A modern university professor administration system was established, which was composed of limited representatives and administrative leaders elected by the professors as the decision-making body of the council or the school council. However, the lack of explicit representation of professors in the Act does not ensure their leadership in the Council or Council. At that time, some universities set up university-level professorships only as a subsidiary body of the council or council, not as the highest decision-making body. Therefore, the system design of modern university professor administration can not really realize the school management.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近代大学教授治校制度研究”(项目编号09YJC880065)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印焕;从天津《大公报》的时评看民初政局[J];民国档案;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爱春;教学改革的原则——以学生为中心[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2 李涛;关于建国初期中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综合述评[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罗永萱;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大学教育政策述评[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桑东华;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对教育发展的贡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张志强;20世纪上半叶的出版研究[J];编辑学刊;2001年03期

6 张翠萍;韩乐;;浅析历史上美国的二次退款兴学[J];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熊宁;本世纪前半叶我国近代地理教育初探[J];地理研究;1987年01期

8 王延锋;我国早期大学对物理教材的编译概况[J];大学物理;2003年10期

9 钱旭红;潘艺林;;大学之道:求学问是,引领未来——反思大学的服务职能[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年02期

10 李伟艳;蔡元培的社会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天涯;;论蔡元培的民众教育思想[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卫星;明清学校英语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2 张蓉;中国近代民众教育思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岳龙;现代性境域中的传统[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侯怀银;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的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6 袁星侯;中西政府预算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7 邓庆坦;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整合的可行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8 张雪蓉;以美国模式为趋向:中国大学变革研究(1915—1927)[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苗素莲;中国大学组织特性历史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宜勇;大学组织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素青;美国传教士与中国女子教育[D];暨南大学;2000年

2 汪向红;论大学的文化品位[D];浙江大学;2002年

3 李挺;抗战时期中国高等院校内迁研究[D];西北大学;2000年

4 吴芬;中国早期研究生教育研究(1902—1949)[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钱懿华;计算机模拟电学黑箱[D];苏州大学;2002年

6 吴静;民国时期学位制度探析[D];浙江大学;2002年

7 陈妙玲;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近代化[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孙新鸣;新时期语文导读教学模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9 傅琼;论美国介入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历程及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红;清末师范教育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梅;毛广;;“只要努力,人皆可得”的高校奖学金制度设计[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07期

2 孙晓刚;牟宗荣;吴静;;关于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制度设计的探讨[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3 夏东民;;实现我国高校战略联盟的价值判断与路径设计[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11期

4 周顺香;;助学贷款政策执行效果分析[J];西南金融;2010年04期

5 吴自涛;;浅论高校学生社区的制度设计[J];高校后勤研究;2010年05期

6 方留;李宏伟;;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区域差异的动因及制度设计探讨——以安徽省2005~2007届高校毕业生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05期

7 王佳;唐贤秋;;高校领导干部问责:制度设计与路径选择[J];东岳论丛;2011年04期

8 唐峻;;高校教师岗位设置管理与学术团队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08年06期

9 王瀛;;高等教育融资改革的制度设计及渠道分析[J];商业时代;2009年06期

10 彭静;;高校人力资源成本核算制度设计的浅探[J];商场现代化;2010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邓蕊;袁建辉;;我国高等教育助学贷款制度供给与市场需求研究[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2 谢维和;;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需要新的制度设计与安排[A];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4)[C];2004年

3 傅红春;;大学科研创新的制度设计[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6)[C];2007年

4 马红梅;;研究生奖学金改革的制度解[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张光慧;;高校制度建设的概念、法律依据与基本原则[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石子砚;“免费读师范”的理想与现实[N];中国商报;2007年

2 记者 司晋丽;大学生“下乡”应摆脱“镀金”色彩[N];人民政协报;2009年

3 练玉春;师范生免费教育 制度设计要先行[N];光明日报;2007年

4 石子砚;应从制度上防范助贷违约[N];中国信息报;2008年

5 贺斌 罗晶;师范生免费有望9月恢复[N];中国财经报;2007年

6 魏文彪;“助研经费”不能“逆向投入”[N];广东科技报;2007年

7 蒋晔;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的“第三条道路”[N];光明日报;2005年

8 吴晶邋周婷玉;免费师范不是“保险箱”,还要“优胜劣汰”[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9 孙巡邋陈炳山;“想带博士先掏钱”[N];新华日报;2007年

10 魏文彪;处罚听证是维护学生权益的必要尝试[N];华夏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朱天天;我国高校技术资源转移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强峰;高校奖学金工作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琴;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我国大学评价模式探析[D];西南大学;2009年

3 朱红;公费师范教育的历史、现状及制度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涛;“教授治校”在我国20世纪上半叶引进的回顾与反思[D];山西大学;2005年

5 肖卫东;江西LG大学薪酬设计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安卓;大学生学习权益问题的社会学分析[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焦伟;论高校教师薪酬制度的改革[D];河海大学;2006年

8 王志丰;我国高校教师人力资本价值实现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9 范丽炜;我国高等学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于江;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免费师范生政策[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804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0804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c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