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大学生创新思维探析

发布时间:2018-06-29 04:02

  本文选题:复杂性 + 大学生 ; 参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15期


【摘要】:创新思维是一种复杂的系统活动过程,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新思想的诞生和检验四个阶段组成。改革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弱化思维定势,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热情,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Abstract]:Creative thinking is a complex process of systematic activity, which consists of four stages: problem raising, problem analysis, birth and testing of new ideas.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by reforming teaching methods and curriculum system,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weakening the fixed pattern of thinking, creating a good innovation atmosphere and arousing the innovation enthusiasm of college students.
【作者单位】: 太原科技大学;
【分类号】:G64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古木头;; 谁来关心大学生的性需求[J];黄金时代;2002年03期

2 黄怡;;高校校规面临考验[J];黄金时代;2005年07期

3 李芸;;一名大学生对网络的思考[J];大众心理学;2003年02期

4 陈鹏程;;杭州市建立大学生见习基地[J];中国就业;2009年06期

5 李义良;;大学生村官怎样才能下得去[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1年11期

6 任克;;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与对策[J];成功(教育);2011年10期

7 陆地;;透视大学生“回炉”现象[J];黄金时代;2004年11期

8 安定;小米;细腰;;大学生,今天你上哪儿“拍拖”?[J];黄金时代;2004年12期

9 张晓f^;;如何测定大学生的MQ[J];大众心理学;2003年09期

10 张丽璇;王同奇;;社交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及科学引导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1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阳文昌;;论民办高校的档案收集工作[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术 金秋;六成大学生不知自己该干啥[N];中国妇女报;2005年

2 钟合;大学生“逃单”拷问学子诚信[N];中国改革报;2005年

3 陈七三 李伦娥 欧阳鹏飞 张小攀 徐光明;把和谐社会精神送下乡[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记者 陈强;什么影响了大学生基层就业[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张雪峰 实习生 陈丽;暑期大学生:欲做家教也不易[N];重庆日报;2005年

6 吴应海;大学生的脑子为何“不堪一洗”[N];重庆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孙忠法 仲筏;大学生让心理在七月毕业[N];中国人事报;2005年

8 谢晶晶 林以勤;“是是非非”话打工[N];常州日报;2005年

9 早报评论专栏葛剑雄;为什么大学生一定要住校?[N];东方早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杨艳玲;大学生勤工助学报酬怎么算?[N];大理日报(汉);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2 段立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忠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朱燕;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6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许瑞芳;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何超;大学战略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9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10 莫力科;大学生信息能力建设模式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卓;复杂科学理论视野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糜志雄;大学生学业生涯设计因素结构探究[D];苏州大学;2004年

3 余锡祥;江西省大学生压力反应特征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门苗;论大学生政治文明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程葵;长沙地区大学生社会技能发展特点的初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吕鹏;重庆市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7 王绍强;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D];长春理工大学;2004年

8 李明哲;大学生公民教育若干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9 白群;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若干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宗桂;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807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0807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a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