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科研工作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本文选题:独立学院 + 科研 ; 参考:《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03期
【摘要】:针对当前独立学院科研工作现状,阐述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分析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有效开展科研工作的对策。
[Abstract]:In 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work, analyzes the existing restrictive factors,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carrying out scientific research work effectively.
【作者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科技处;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基金】:江苏省“十一五”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2010-R-15510) 2010年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资助项目(TS1009)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教学改革立项课题(YJG2009B18) 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0-46-50、2010-46-51)
【分类号】:G6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孙二军;;大学的分化与科研的定位[J];高教探索;2008年06期
2 王志刚;论地方高校科研的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3 田锋社;地方高校科研激励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管理研究;2004年03期
4 王蓉;王平;李锐;;论双因素理论在高校科研团队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03期
5 朱茜;施晓峰;;论对高校科研教师的非物质激励的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04期
6 杨志强;申大忠;张志德;;以科研促进教学,建设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成艳;张格杨;;培育高职院校科研特色 服务“黄三角”开发建设[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关劲秋;李玉红;;高等职业教师激励模式问题研究[J];成人教育;2012年03期
3 李坚;;西部欠发达地区综合性高校科研发展策略研究——以吉首大学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7期
4 盛正发;;转型期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困境的破解[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06期
5 张晓平;刘红芳;邹自力;汤江龙;陈荣清;崔燕娟;;土地利用规划实践教学改革探讨——基于调查问卷的分析[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6 齐野;刘朋;王达萌;刘红;李杨威;;高校科研服务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年07期
7 李晴;;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定位的思考[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4期
8 江小华;;高校科技创新内部激励机制的构建[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施光跃;;对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的若干认识[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10 王萍;;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田X;季国忠;;医院科技人员激励的实践探索[A];2011第三届全国医学科研管理论坛暨江苏省医学科研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邱楷;我国地方大学科技创新团队激励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周宁;中国农业科研投资效率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继军;新升本科院校科研功能与发展定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任彦民;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定位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成春燕;我国省属重点工科大学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覃利;教学型高校学科建设的思路和途径[D];武汉大学;2004年
5 杨金娥;大众化时期大学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艳;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7 裴长安;西北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科研激励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东志红;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协同机制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9 高峗;西部教学研究型大学青年教师科研激励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10 范成祥;地方高校发展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修宏;刁卓;张立菲;彭显龙;曲娟娟;;以科研促教学,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吴朝建;汤菊平;;论高校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王志伟;张田梅;;构建多层次、模块化、开放式的实验教学体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年05期
4 孙雷;;地方高校科研促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04期
5 朱振亚;王树进;;论双因素理论在项目团队建设中的应用前景[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03期
6 刘石兰,吴丽华;对知识员工激励的若干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03年05期
7 王仁蓉;;简论高校科研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与机制创新[J];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03期
8 刘圣汉;赵保全;潘利梅;;研究型大学创新团队建设误区与对策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03期
9 何铮;蔡兵;顾新;;高校创新团队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04期
10 陈春花,杨映珊;基于团队运作模式的科研管理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梅英;陈为旭;;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激励机制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2 李小文;朱光;徐彬;;独立学院班集体建设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J];现代交际;2011年04期
3 罗银生;刘亚婷;;当前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1年05期
4 高娟;;析独立学院与学分制[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5 王中华;;我国独立学院治理机制研究[J];市场论坛;2008年10期
6 吴卓建;;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探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年03期
7 朱志德;;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16期
8 黄彬;;基于“波特—劳勒模型”对独立学院辅导员激励机制的研究[J];文教资料;2010年29期
9 张小东;曾平生;;独立学院教师激励机制探析[J];教育探索;2007年06期
10 黄毅;傅在汉;邓志英;;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教师激励机制的模型研究[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白春微;;贵州省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构建[A];第一届贵州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周立君;侯贵卿;;影响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因素及相应的对策[A];第6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科技期刊的实践经验与发展战略论坛文集[C];2006年
3 谢来位;;惠农政策执行效力提升的路径探析——以国家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例[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田小平;;完善激励机制 促进科研水平的大发展[A];中华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学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医学科研管理研讨会征文汇编[C];2006年
5 周曙东;崔奇峰;;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模式分析[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06年年会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利清;;也谈激励机制[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6-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7 陈正飞;刘灵芝;;基于激励机制的森林生态补偿研究[A];低碳经济时代的林业技术与管理创新[C];2010年
8 谢芳成;;论环境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完善[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9 张瑛;刘忠诚;;企业科技人才精神鼓励的研究[A];山东省煤炭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王利清;;也谈激励机制[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韶辉 实习生 林磊;全国独立学院今年将招生30万[N];中国改革报;2003年
2 记者 朱振岳;浙江独立学院探索高效发展路[N];中国教育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冯华;报考独立学院应了解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马效军;独立学院“独立”什么[N];甘肃日报;2005年
5 ;普通高校举办的独立学院在发展[N];吉林日报;2004年
6 贺春兰 关慧 整理;论战“独立学院”[N];人民政协报;2003年
7 记者 黄征邋通讯员 梁炜;独立学院面临3个走向[N];长江日报;2008年
8 ;我市“独立学院”迎来发展机遇[N];重庆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赵凤华;独立学院今年拟招生30万[N];科技日报;2003年
10 王彦;我省规范高校独立学院招生[N];黑龙江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鹏部;全球公共产品供给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齐海燕;设备监理激励机制与实施方法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刘洪涛;基于信誉的对等网资源拍卖激励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4 贾鹏;成长期体育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系统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5 宋志鸿;以激励机制强化公司治理之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6 黄建华;港口群企业集团组建模式与权益结构研究[D];燕山大学;2006年
7 丁菊红;中国转型中的财政分权与公共品供给激励[D];复旦大学;2008年
8 毛刚;我国非营利组织内部治理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9 杨文杰;西北地区森林培育激励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10 饶勇;旅游企业隐性知识创新与共享的激励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军平;独立学院专职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彭艳;我国某独立学院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3 徐践;我国独立学院招生问题的社会学思考[D];吉林大学;2010年
4 王丽娜;独立学院的发展方向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0年
5 谢旭光;多元化办学模式下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保障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任恒;独立学院学生对学校满意度实证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0年
7 曹恰;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8 刘振军;论我国独立学院领导体制的改革与完善[D];吉林大学;2011年
9 胡海燕;独立学院转设期党建工作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信红娜;独立学院教师激励机制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811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081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