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美英“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对学生影响的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14 11:42
【摘要】:"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是研究型大学为支持本科学生参与学术研究而搭建的平台。通过对美英两国"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的简要回顾,对比分析了美英学者关于该计划对学生影响的研究内容,涉及研究技能的获得、信心的建立以及未来研究生涯的发展等。美英的研究经验和发现为我国的研究和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
[Abstract]:This paper gives a brief review of the students ' participation in academic research to support undergraduate students ' participation in academic research . Through a brief review of American and British academic research grants program ,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research content of American and British academic research on students ' influence , and involves the acquisition of research skills , the establishment of confiden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future research career .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6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宝存;;美国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与本科生科研[J];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2 张翠芬;;河南省本科生科研计划创新设计——基于高校质量工程视角[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雪莲;江萍;王炳举;胡晓静;宋于洋;;强化实践教学 培养应用型林学本科人才[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13期

2 万文涛;余可锋;;从美国诺贝尔奖得主的成长曲线看其创新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7期

3 肖智;钟波;;探索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11期

4 唐海波;何浩宇;;浅谈美国高校的创新教育[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年04期

5 彭绪娟;刘元芳;彭绪梅;;国外高等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年11期

6 陈传锋;阙云艳;;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与创新人才培养[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7 何平均;;论知识经济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创新[J];法制与社会;2007年04期

8 王世斌;郄海霞;余建星;王杰;潘海生;孙克俐;;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理念与实践——以麻省、伯克利、普渡、天大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9 吕浩雪;李联明;陈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与教学方法改革[J];高等理科教育;2008年01期

10 高军礼;陈玮;杨玲玲;袁梁狄;梁绥泽;;建设开放性实验室,培养创新型人才[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元芳;彭绪梅;;国外高等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浅析[A];第三届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科教发展战略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姝廷;学术英才群体接受高等教育背景的特征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蔚;某医科大学医学本科生早期接触科研现状的调查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3 王晓政;云南省高校本科生科研训练管理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4 岳雪银;创新型人才行为模式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5 庞洁丽;建设创新型国家视阈下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探析[D];湘潭大学;2011年

6 朱金娥;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课外拓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沈建英;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绩效指标体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8 陈红云;师范教育与研究型教师培养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何莉;本科优秀生导师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10 杨伟娜;高校通识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春生;美国和俄罗斯关于创新教育的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11期

2 杨慧,俞安平,恢光平,曹洪;国内外本科生科研训练比较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3 温熙森,沈永平,徐黎平,曹尚伟;大学本科生的科研活动及其组织管理[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4年04期

4 卢晓东;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伯克利加州大学本科生科研[J];高等理科教育;2000年05期

5 刘宝存;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的组织与管理[J];江苏高教;2004年06期

6 舒士明,刘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组织学生参加科研活动的做法与作用[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98年01期

7 谢方毅;;美国研究型大学人文学科本科生参与科研情况简介[J];世界教育信息;2005年12期

8 刘军仪;杨春梅;;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的模式[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9 顾建民;整合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重建本科教育的新范式[J];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10 刘炳;;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体系——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个案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东升;入世对中国教育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0年02期

2 谢文成;国际互联网对大学生影响的二重效应及其对策[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3 韦春北;大学校园非主流文化的现象、影响及其思考[J];广西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4 赵祖地;计算机网络对高校德育的影响与对策[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2期

5 王静;论“两课”教学对素质教育的影响[J];交通高教研究;2001年03期

6 许克毅,韩立军;浅论信息网络技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7 杜英杰;高等学校学生教育辅导员非权力影响力[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8 倪可;实用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引导[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9 魏淑珍;“非典”对大学生上课注意力影响的调查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5期

10 刘克彩;论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J];甘肃科技纵横;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秋光;向常水;;论近代湖南的教会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2 董静芳;;晚清留学教育与中国近代教育的关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3 罗锋;;“90后”大学生政治心态与“两课”教育教学[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10年

4 闫德忠;张会玲;孙楠;;加入WTO对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影响及应对策略[A];WTO与我国农业系列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唐善茂;;论竞争意识对大学生成才的影响[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6 王乃成;;我国加入WTO对高等教育档案管理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A];中国档案学会第六次全国档案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7 王圣诵;刘元智;王国征;丁金光;孟天运;;青岛大学法学院的教学改革创新及其影响[A];法学教育:比较与省思——现代法学教育论坛文集[C];2001年

8 张士庆;苏猛;李风平;;论市场经济对中国高校教材的影响[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9 傅进军;;关于大学素质教育[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连漪;;高校科研管理模式[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 召;2005美英留学将并驾齐驱专家称中国学生赴英签证将不受影响[N];大众科技报;2005年

2 何建昆;中国民办教育成果引起国际重视[N];科技日报;2004年

3 ;我国成世界最大留学派出国[N];信息时报;2002年

4 栏目主持 侯明清;留学为何应首选英语国家?[N];亚太经济时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李家杰;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N];光明日报;2000年

6 栏目主持 侯明清;如何选择美英加澳大学?[N];亚太经济时报;2004年

7 基金会;我校教育基金会成立15周年[N];新清华;2010年

8 专栏记者:苗家生  本期策划:夏桂廉 王保纯   特邀嘉宾:   贺美英(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理事长)   张 伟(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基金会秘书长)   魏向前(东北大学基金管理办公室主任);高校筹集办学资金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沈浪 ;常州大学城“圈地运动”再调查[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10 本报记者 梁杰;留学希腊有何优势[N];人才市场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黎春娴;高校贫困生的社会支持及其对价值观影响的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2 杨兰英;教会女子大学在中国社会的历史演变[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军;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陈宁香;论全球化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反思[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3 谢丽梅;殖民地时期美国的高等教育(1636—1769)[D];内蒙古大学;2005年

4 匡尔峰;论影视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杨瑞丰;互联网“虚拟社区”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木;网络游戏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辉;网络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贺晓珍;试论家庭背景对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琦;后现代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探析[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10 王俊;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215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1215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2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