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中国大学的两个传统

发布时间:2018-07-28 12:25
【摘要】:正重提现代大学精神,是中国1990年代中期以后的事情。1980年代,现代大学精神还不曾进入中国知识分子的话语,更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的公众议题。任何时代思潮的形成,均是当下现实生活的反映。现代大学精神,重新成为引人关注的时代话题,源于中国大学的现实状态。近2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何以人们极少正视中国大学的成绩,而对其负面影响极其关注?客观评价,近10年来,中国大学一再成为世人诟病的对象,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大学的发展道路,远
[Abstract]:It is a matter after the mid-1990s in China that the spirit of modern university has not entered the discourse of Chinese intellectuals nor has it become a public issue in Chinese society. The formation of any trend of thought is the reflection of current real life. The spirit of modern universities has become a subject of great concern, which originates from the reality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In the past 20 years, the achievements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are obvious to all, but why do people rarely face up to the achievements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and pay great attention to their negative effects? Objectively speaking, over the past 10 years, Chinese universities have repeatedly become the object of criticism by the world, to a large extent, becau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G64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雅静;;浅谈改革中国大学校长遴选制度[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04期

2 杨福家;;一位大学校长的演讲:中国大学走向何方[J];基础教育;2006年01期

3 ;在思想和现实之间——读《大学寻梦》[J];教育与职业;2009年28期

4 顾明远;访问古老大学萨拉曼卡[J];中国教师;2005年09期

5 陈平原;;转型中大学需要面对的问题[J];群言;2009年03期

6 高耀明;;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读刘少雪教授《中国大学教育史》有感[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11期

7 常艳芳;王可刚;;美国现代大学精神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J];外国教育研究;2006年12期

8 ;大学需要什么样的校长[J];教育;2008年35期

9 《新世纪周刊》"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课题组;;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J];新世纪周刊;2008年17期

10 理查德·莱文;;关注清华及中国大学的崛起[J];国际人才交流;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毅;;浅谈现代大学精神的重建[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三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李千目;戚ng;侯君;;一种高校科研竞争力的测度方法[A];全国第十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白玮;;“鲁艺”与中国大学精神塑造[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4 李福军;;试论儒家诚信观在当代大学建设中的地位[A];孔学研究(第十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一次暨海峡两岸第七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朱福惠;;我国公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去行政化”探讨——以我国高等教育法第十一条为依据[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6 李晓宁;朱为鸿;;大学校长如何做好超理性决策[A];科学发展观与领导能力提升研究[C];2006年

7 侯海燕;屈天鹏;刘则渊;;科学学在中国大学的兴起与发展[A];科学学理论与科学计量学探索——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俞可;;大学校长:游走于高校自治与学术自由之间[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9 高明生;;现代中西方高等教育理念比较研究[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10 白玮;;鲁艺与鲁艺精神评析[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岳振;朱清时:南科大不是中国大学主流模式[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季谭;留学生长期“顺差” 中国大学面临重新定位[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3 袁新文;中国大学,如何迈向世界一流?[N];人民日报;2008年

4 夏竹君;张磊:捐助耶鲁大学有错吗?[N];中国企业报;2010年

5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研究所 武书连 吕嘉 郭石林;2005中国大学100强(完整版)[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6 本报驻京记者 江世亮;中国大学,你该做什么[N];文汇报;2001年

7 耶鲁大学校长 理查德·莱文;中国大学飞速发展的一个象征[N];人民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蒋廷玉 陈晓春 王晓映;中国,应成为全球教研人才荟萃之地[N];新华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温红彦;外国校长眼里的中国大学[N];人民日报;2002年

10 赵晖 实习生 王音;高校开辟“试验田”播撒创新种子[N];天津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雪蓉;以美国模式为趋向:中国大学变革研究(1915—1927)[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苗素莲;中国大学组织特性历史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周玲;大学组织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朱晓刚;我国大学课程观的反思与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魏海苓;战略管理与大学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赵俊芳;论大学学术权力[D];吉林大学;2006年

7 胡钦晓;大学社会资本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眭依凡;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程斯辉;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郭丽君;学术职业视野中的大学教师聘任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艳霞;试析我国现代大学精神的构建[D];武汉工业学院;2010年

2 何亮姬;中美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对比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3 王景瑞;中国大学异地办学的现状与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沈媛媛;中美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杨川林;中日大学环境教育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6 姚叶;基于公共治理的中国大学章程的制定[D];湘潭大学;2007年

7 殷之明;中国大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杨思帆;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研究:中美比较[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徐莉;国内大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10 刘爱生;大众化进程中的中国大学特色探析[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1501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1501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9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