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欧洲一体化背景下的高校治理

发布时间:2018-09-04 05:58
【摘要】:“二战”后,美国崛起,作为世界近代高等教育发源地的欧洲失去昔日光环,世界高等教育中心从欧洲迁移至美国。另一方面,近年来,全球化愈演愈烈,各国认识到完善全球治理对于维护国际秩序的重要性,全球化同时把国际社会推入知识经济时代。就此,欧盟在欧洲一体化框架下提出高校治理的诉求,不仅在欧洲范围内加强高等教育的交流,改善办学理念,改进办学模式,协调高校、政府、社会之间的关系,同时注重同美国展开比较与竞争。欧洲一体化背景下的高校治理旨在打造世界一流大学,培养知识经济时代的拔尖人才,重塑欧洲大学辉煌,提升欧盟竞争力,赢得全球经济争霸。 由于高校治理既有利于权力从国家向院校下移,同时也可以促进高校提升管理效能,因此,欧洲高校积极地在发展规划、内部治理、学习项目、质量保障、财务政策、人力资源、招生政策以及公私合作等八个方面开展治理改革,,以争取更广范围和更高层次的高校自主权。在欧洲一体化背景下,高校治理在其结构变革、人员流动、增强学校自主性等方面取得瞩目成就;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困境,例如国家权力再集中,校长权力膨胀危及学术自由,外部利益相关者入侵导致高校商业化。 本论文将欧洲高校治理置于全球化与欧洲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之下,通过梳理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分析欧洲高校治理改革的状况,总结高校治理的特点及困境,从而探索规律,挖掘本质,获得启示。 笔者认为,在欧洲一体化背景下,研究欧洲高校治理对中国有两方面的启示意义:一是借鉴意义,因为中国与欧洲在被动应对全球化的过程中扮演着类似的角色,欧洲参与全球化和欧盟展开高校治理改革所获得的经验对我国无疑具有重大价值;二是警示意义,因为欧洲被动应对全球化的同时还要主动出击去争霸,这会直接威胁到中国高校的生存。欧洲一体化进程背景下高校治理堪称经典样本,中国须密切关注与考察,但必定从国情出发。
[Abstract]:After World War II, the United States rose, as the birthplace of modern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world, Europe lost its former halo, and the center of world higher education migrated from Europe to the United States. On the other hand, in recent years, globalization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intense. Countries have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of improving global governance to maintain the international order, and globalization has pushed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into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at the same time. Therefore, under the framework of European integration, the European Union has put forward the demand of university governance, not only to strengthen the exchang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Europe, to improve the concept of running a school, to improve the mode of running a school, and to coordinate the relations among universities, governments and society. At the same time focus on the United States to start comparison and competi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uropean integration, university governance aims at building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cultivating top talents in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reshaping the brilliance of European universities, enhanc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European Union, and winning global economic hegemony. Since university governance is not only conducive to the transfer of power from the state to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ut also to the promotion of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Europe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actively developing planning, internal governance, learning projects, quality assurance, and financial policies. Human resources, enrollment policy and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eight aspects of governance reform, in order to fight for a broader and higher level of autonomy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context of European integration, the governanc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terms of its structural changes, staff mobility, and increasing school autonomy. However, some difficulties inevitably arise, such as the re-centralization of state power. The expansion of president's power endangers academic freedom, and the invasion of external stakeholders leads to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and European integr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of European university governance reform by combing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the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of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and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iculties of university governance.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law, excavate the essence, and get inspiration.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in the context of European integration, there are two implications for China to study the governance of European universities: first, the significance of reference, because China and Europe play a similar role in the process of passive response to globalization. The experience gained by Europe's participation in globalization and the European Union's reform of university governance is undoubtedly of great value to China; second,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warn, because Europe has to take the initiative to fight for hegemony while responding passively to globalization. This will directly threaten the surviv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uropean integration, university governance can be regarded as a classic sample. China shoul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it, but it must proceed from its national conditions.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4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英蓓;;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的国际经验[J];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07期

2 程介明;;欧洲为高等教育调音[J];上海教育;2009年07期

3 高关中;;大学教育的先驱——博洛尼亚[J];百科知识;2006年03期

4 黄福涛;欧洲高等教育近代化的类型与道路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01期

5 朱国仁;20世纪的历程:欧洲高等教育百年回眸[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6 李长华;推进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博洛尼亚进程[J];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7 杨兴龙;苏明飞;;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现状及其意义研究[J];世界教育信息;2008年02期

8 周丽新;王艳;刘平;;欧洲文化与欧洲高等教育之间的相互影响[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9 黄福涛;欧洲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基本动因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1996年04期

10 奥勒夫·尼尔逊;谢尔·尼尔逊;;新国际化:竞争与合作[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中国同欧洲高等教育的比较与借鉴[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宁平治;李磊;石得旭;;原子核物理教材改革动向(国外部分)[A];第十六次全国原子、原子核物理研讨会暨全国近代物理研究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俞可;;大学校长:游走于高校自治与学术自由之间[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4 Barbara M.Kehm;;欧洲高等教育的最新发展与未来展望(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社会变革与大学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5 胡瑞文;;关于高等教育超常规发展的几个问题[A];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6 王大泉;;我国高等学校章程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路径[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7 武林;;法意两国与中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比较研究[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美]爱莎·拉比 叶晓娴 编译;欧洲高等教育如何应对新压力[N];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中国驻欧盟使团教育文化处 刘万亮 编译;欧洲高等教育投入主体仍为政府[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陈璐 编译;“博洛尼亚进程”十年风雨不断[N];中国文化报;2010年

4 伍慧萍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问题研究所;竞争与国际化:新世纪德国高等教育的范式转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叶菊艳邋编译;经验换学分,意大利高教改革陷困局[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梅塞德斯·卡布雷拉邋王志伟 翻译;为了有质量的高等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张学军;欧洲院校“全家福”首次亮相教育展[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7年

8 吕霄红;“波洛尼亚进程”对德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影响[N];大众科技报;2006年

9 安徽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高等教育国际化:审视与回应[N];安徽日报;2008年

10 ;欧洲大学不会弄钱 资金紧张形象逊色[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汤萱;基于治理视角的中国公立高校权力整合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2 邱秧琼;基于知识体的资历框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3 高迎爽;法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历史研究(20世纪80年代至今)[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杰;欧洲一体化背景下的高校治理[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2 胡丽娜;“伊拉斯谟世界项目”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李甜;博洛尼亚进程下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4 张立;高校治理中的社会参与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5 辛文;欧洲高等教育区建设进程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董舒文;欧洲“博洛尼亚进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7 高静;“博洛尼亚进程”新进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贺红岩;博洛尼亚进程下德国学位制度的改革[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杨萌;高等教育全球化视角下的博洛尼亚进程:分析与借鉴[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10 陈丽丽;学生组织在高校治理中的角色定位和参与路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212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2212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c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