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大学理念:高校管理的原则要求

发布时间:2018-09-12 13:11
【摘要】:大学正面临诸多社会力量的冲击与挑战,大学理念的变化给高校教育管理带来了"形式化"、"生意化"、"分散化"影响。如此,高校教育管理制度需要坚守大学理念,恪守整体性、学术自由与独立等原则,使高校成为促进知识进步、智慧诞生、思想自由、精神独立,以及不同学科学者和学生进行教学、科研活动的学术共同体。
[Abstract]:The university is facing many social forces' impact and challenge. The change of the university idea has brought "formalization", "business" and "decentralization" influence to the university education management. Therefore, the educational management syste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adhere to the principles of university concept, integrity, academic freedom and independence, so as to promote the advancement of knowledge, the birth of wisdom, the freedom of thought and the independence of spirit. As well as different subjects scholars and students for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ctivities of the academic community.
【作者单位】: 南京艺术学院;
【分类号】:G6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秦惠民;当前我国法治进程中高校管理面临的挑战[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勇;论大学制度文化建设[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田海洋;於荣;;论地方高校的大学精神[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张烨;我国高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矛盾及其对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赵为,栾培新;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益[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王正福;确立教师在大学学术管理中的主体地位[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6 许璐璐;关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治化的思考[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7 陈洪捷;论寂寞与学术工作[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8 赵婷婷;从自由教育与专业教育之争看我国大学素质教育改革[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9 雷庆,冯厚植;对新世纪高等学校的若干新认识[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10 徐小洲;论奥尔特加的大学改革观[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贵华;;对大学学术合理性的追问——从“知识本位”、“关系本位”到“生态本位”的确证[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冯建军;;社会公正与教育公正[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3 郑宏;;本科通识教育改革后教育质量管理探索——实施两阶段分流制[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4 陈小红;;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方法与高等教育科学建设[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5 彭拥军;;高等教育功能研究的反思[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6 万力维;;教育中,究竟是什么在妨碍创造[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7 荀振芳;;学术自律视角中的学术自由[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8 米俊魁;;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法治化初探[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9 王恩华;;我国大学学术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一个治理视角[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10 刘克利;;经由大学思索科学发展观——从湖南大学办学渊源说起[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晓中;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及对中国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1年

2 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振助;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韩映雄;高等教育质量精细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叶信治;提高大学课程实践自觉性的哲学探讨[D];厦门大学;2003年

7 张慧洁;巨型大学组织变革[D];厦门大学;2003年

8 王成军;基于TH的大学、产业、政府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9 杨运鑫;多中心大学制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健宁;高等学校学科竞争力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瑞;论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姚建根;论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收费制度与成本个人分担[D];浙江大学;2001年

3 何雪莲;大学理想:追求完善人格[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君辉;当代中国大学精神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朱丽翔;主体性大学生道德素质评估之主体性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乔玉香;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教育公平问题[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白健;中美高等教育依法治教之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武洁琼;高等学校科技发展能力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9 刘稳丰;高校处分违纪学生法律规制研究[D];湘潭大学;2003年

10 秦启轩;论受教育权的实现与保障[D];河海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程雁雷;高校退学权若干问题的法理探讨——对我国首例大学生因受学校退学处理导致文凭纠纷案的法理评析[J];法学;2000年04期

2 李招忠;教育与人权[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3 包德鹏;新课程实施背景下教学管理制度的反思与重建[J];教学与管理;2004年10期

4 王宁;;消费制度、劳动激励与合法性资源——围绕城镇职工消费生活与劳动动机的制度安排及转型逻辑[J];社会学研究;2007年03期

5 赵海立;政治合法性理论及其分析架构[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第三届高校管理者论坛”在宜宾学院隆重开讲[J];宜宾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2 郭学东;黄秋爽;;解析大学办学理念[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3 李文君;;新时期的大学理念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1年19期

4 章蕾;;大学核心竞争力概念及构成要素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1年16期

5 李杨;韦帮得;;西部民族高等教育大学理念建设探析[J];大众科技;2011年06期

6 郑旋;周丽丽;;论高校新教师的教学成长[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8期

7 龙云;肖东生;;高校发展风险探源[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眭依凡;;大学理念建构及其现实问题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06期

9 李汉荣;;大学理念与人才培养——以中山大学的实践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2011年13期

10 崔莉;;《大学的理想》解析[J];商品与质量;2011年S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洁;;我国大学理念管理的必要性以及路径探析[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连建伟;沈又纲;;我国大学教育理念与我校教学改革[A];2007年浙江省医学教育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关仲和;马丁;;浅论现代大学理念中的“和而不同”[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4 赵红亚;;试论学习型社会大学的整合策略[A];2007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福华;;论大学治理的理论基础[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高谦民;;南京师范大学前五十年的办学理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5)——中国学校史志[C];2009年

7 高明生;;现代中西方高等教育理念比较研究[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8 黎军;李文健;;百年大学的世纪之交——教会大学兼及新世纪大学的一个比较视角[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9 胡显章;袁本涛;;大学文化建设是大学战略规划的重要环节[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6年

10 白玮;;“鲁艺”与中国大学精神塑造[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许纪霖;大学理念何妨多元[N];解放日报;2003年

2 陈学飞;重新审视大学理念[N];中华读书报;2004年

3 高秀昌;冯友兰的大学理念[N];学习时报;2009年

4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柯文进;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理念[N];光明日报;2004年

5 章兢 彭兰;大学理念与大学教学[N];光明日报;2005年

6 李继兵;高等教育价值观与大学理念的演变[N];光明日报;2005年

7 张茧;探讨“大学理念与精神”[N];湖南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杨桂青;中国大学需要什么样的理念[N];中国教育报;2003年

9 ;大学到底该扮演什么角色?[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孙立平 胡平张旭东 周鹊虹;高等教育的精神困境[N];海峡时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进;大学理念的知识审视与社会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高晓清;自由,大学理念的回归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孙冰红;大学教育与社会发展论[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4 秦秋田;大学的现代性审视与合法性构划[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谢俊;大学的学术自由及其限度[D];西南大学;2010年

6 徐广宇;论现代大学的文化使命[D];南开大学;2009年

7 黄英杰;古典书院的终结及其对现代中国大学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2年

8 朱浩;非线性视野中我国大学和谐管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福杰;大学文化视野下的大学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曲波;创新型大学建设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琪;19世纪上半叶英美大学理念之争[D];湖南大学;2010年

2 徐丹;德国大学理念发展研究:1810-1933[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3 沙晓娅;德中大学理念[D];同济大学;2005年

4 张e

本文编号:22391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2391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8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