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校特色教育视野中的价值观教育研究
[Abstract]:The characteristic education of the university is one of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school and one of the symbols to measure the quality and the level of running a school. To a great extent, it reflects the social reputation of the school and highlights the charisma of the characteristic talents of the university. Under the situation of limited social educational resources,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proceed from their own realistic guiding ideology, historical origin and social role of the school, make clear the characteristic advantages, and realize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resources. Take the correct values education as the guidance, thus outstanding school running characteristic. The demand for talen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is not only to stay at the level of college students' theoretical literacy, but also to be guided by the gradual improvement of the value system and the correct value orientat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college students.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model of value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needs the guidance of scientific and systematic theory, the continuous exploration of the target system and content structure of value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timely reform and innovation. The great project of constructing the value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 is also an arduous and important task in the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of the value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period. On the basis of inheriting and adjusting and innovating the traditional way of education, this paper tries to explore and apply the new method by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advanced ideological methods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foreign youth value education. This paper adopts the method of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follows the principle of comprehensive generalization and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and arranges the contents of the thesis from two aspects: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practical operation. On the theoretical level, it takes the essence of the values and its basic problems a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full text,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crete training measures from the aspect of practice and operation to manage the curriculum of the characteristic education. The characteristic teaching method and the characteristic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carry out the value education with the high efficiency characteristic.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观龙;关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思考[J];群众;2000年05期
2 黄成忠;;大众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探析[J];高教探索;2011年04期
3 冯志鹏;;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几点认识[J];现代教育科学;2007年11期
4 姚军;;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年27期
5 钟健;;新形势下以人为本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探析[J];世纪桥;2009年11期
6 邸春玲;;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应避免几种倾向[J];黑龙江史志;2010年19期
7 李星光;;努力寻求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选择[J];新西部(下半月);2008年10期
8 朱虹;张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2期
9 吴勇;;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袁许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邵龙宝;;试探价值观教育的特点和方法[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2 张宝印;;论对青年加强理想信念与价值观教育的几个问题[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3 于慧玲;;论新世纪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4 赵原;;价值观教育必须入情入理[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5 张新鳌;;浅析加强青少年理想、信念与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6 余祖光;;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比较研究与实验[A];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会刊[C];2007年
7 张海燕;;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心理探索[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8 申玉;;大学生对社会媒体价值观教育功能的认知[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王宝玲;;浅谈加强高校学生理想、信念与价值观教育[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唐志龙;;略论我国当代价值观的冲突及调适[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五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顾艳伟;南宁高价文具热销令人忧[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2 荣久华;抓特色工作未必有碍科学发展[N];解放军报;2010年
3 李德顺;代际价值观研究的新成果[N];光明日报;2007年
4 王军;新时期高校价值观教育模式的思考与构建[N];中国改革报;2003年
5 朱广菁邋谢宏;价值观教育应 强化诚信教育[N];大众科技报;2008年
6 ;《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中小学生读本面世[N];北京日报;2000年
7 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院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 郭学旺;牢固树立热爱人民的价值观[N];山西日报;2011年
8 奚洁人;用忠诚创造未来[N];人民日报;2007年
9 江苏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周春燕;努力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N];光明日报;2007年
10 郭万金;“老师”与“老板”[N];中华读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振成;现代性社会与价值观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飞云;美国学校价值观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3 刘济良;论我国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席佩亚;价值教育模式: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兴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艳红;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结合刍论[D];复旦大学;2009年
7 孙余余;人的虚拟生存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谢宏忠;基于文化多样性视野的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龙秀雄;中国共产党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傅琳凯;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焦阳;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2 刘亚男;多元文化背景下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夏纯灿;农村留守青少年价值观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虞卓;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徐常宾;新世纪社会主义中国警察价值观及其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陈海晴;当前武警院校学员价值观教育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严西平;初中化学价值观教育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8 肖甫青;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与变化的影响因素及教育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9 侯彩霞;山西省初中生价值观教育内容、方法、途径的现状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10 郭薇;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与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393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239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