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阶段系统化护理教学法在人工肝治疗进修护士带教中的效果研究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systematic teaching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 advanced nurses in artificial liver therapy. Methods 1,304 advanced nurses in artificial liver training center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682) and experimental group (622).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dopted systematic nursing teaching method, and the weekly learning content and goal were formulated. Adopt "one-to-one" individualized teaching. Results the scores of theoretical and operational tests and satisfaction with teacher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1). Conclusion systematic teaching in stages has clear learning objectives and contents, which is helpful for nurses to learn more quickly and to master more accurately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technical operation of artificial liver therapy.
【作者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人工肝中心;
【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2012年立项项目(2012ZX10002004-006)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Z121107002512056)
【分类号】:R47-4;G6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徐宝玲;苏洁;卫婷;魏沛;秦聪;王改霞;;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在心脏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11年11期
2 邓雅容;胡雪慧;廖扬;张石磊;刘旭峰;武圣君;;军医大学护理学本科生学习倦怠与学习投入的现状调查[J];护理管理杂志;2013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鲁朝晖,章秋霞,常立非,高人焘,吴晓玲,李宜,徐少保;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评估[J];安徽医学;2003年01期
2 鲁朝晖,章秋霞,常立非,徐少保;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J];安徽医药;2002年04期
3 齐峰;;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58例常见并发症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4 刘红;吕振;;血浆置换治疗药物性肝损害所致重型肝炎的疗效分析[J];北方药学;2011年03期
5 马俊清;杨丽;钟铭;聂姜;陈德君;曾韬;;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临床研究[J];北京医学;2010年03期
6 张彬;刘俊微;钟志芳;曹春艳;;重型肝炎血浆置换联合血液透析治疗中不良反应分析[J];传染病信息;2008年02期
7 邢爱静;段传霞;;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度肝损害的观察和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7年10期
8 张成平;闻炜;李绍祥;龚丽娟;邱萍;胡大荣;袁峰;;42例重型肝炎患者的人工肝支持治疗[J];中国医师杂志;2006年07期
9 俞守霞;谢海英;叶丽明;;人工肝持续血液滤过在肝移植术中应用的护理[J];福州总医院学报;2004年S1期
10 王海霞,江元森,谢俊强,李学俊,邓友,庄鹏,张绍全,姚集鲁;低分子肝素在人工肝脏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0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阎如义;;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重症肝炎并发症的疗效初步观察[A];第一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暨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攻关协作组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邹春毅;李益文;孙志红;;联合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暴发性肝炎3例报告[A];第一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暨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攻关协作组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3 赵文霞;马素平;冯宝荣;张永艳;;不同方法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22例临床分析[A];第一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暨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攻关协作组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4 柳忠生;金淑艳;单忠元;周汉;姬淑芳;韩白乙拉;;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临床观察[A];第一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暨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攻关协作组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彭丹;何金秋;;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的应用现状[A];第一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暨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攻关协作组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6 彭丹;何金秋;;人工肝支持系统的临床应用[A];第一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暨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攻关协作组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李亚明;张晶;赵军;陈煜;段钟平;;非生物型组合人工肝治疗急性肝衰竭实验研究[A];第二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施海燕;胡肖兵;李粤平;何敏茹;廖明儿;;不同类型人工肝支持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观察[A];第二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孙友华;董九香;胡冬珍;;单纯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的护理[A];第二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庞永立;李来生;张芝萍;熊陶;刘永清;;低分子肝素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中的应用观察[A];第二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欧阳竞锋;红景天苷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肝细胞以及治疗免疫性肝纤维化的体外、体内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王智;胆红素水溶性分子吸附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素娥;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治疗肝衰竭时两种抗凝技术的效果比较[D];中南大学;2010年
2 张春立;HB-H-6树脂血浆灌流吸附胆红素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3年
3 陈佳佳;129例血浆置换治疗严重肝病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探讨[D];浙江大学;2005年
4 张晔;胎儿肝干细胞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5 李庭红;新型壳聚糖血浆灌流治疗肝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6 王凯;非生物型组合人工肝治疗急性肝衰竭动物高颅压的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7 耿丽娜;人工肝干预对猪暴发性肝衰竭模型细胞因子动态变化影响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8 吴树铎;凉血化瘀通下法联合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赵明明;重型肝炎血浆置换的疗效观察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08年
10 张胜男;胆红素血液净化吸附剂的制备与吸附性能评价[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俐;刘波;;军校护理本科地方生焦虑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09年05期
2 王冬军;赵玉芳;何仲;;影响护理临床教学质量的因素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6年03期
3 张园园;段培蓓;;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在临床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09年04期
4 刘玲;张雅丽;刘晓虹;;护士职业认同水平与其工作压力、职业倦怠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09年08期
5 王红萍;鞠蓓蓓;王怡华;;临床路径在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0年03期
6 席明霞;卿利敏;李丹;黄冬枚;;长沙市临床护士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2年02期
7 姜芬;吴艳平;张青海;;护生学习倦怠现状及与学业自我效能的关系[J];护理学杂志;2009年21期
8 鲁娟;李健;;军校护理学员心理状况及其追踪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6期
9 唐莉芳;;临床路径在剖宫产病人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0年31期
10 陈美娇;林玉琴;唐媛;许梅;;临床护士职业压力与工作疲劳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2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爱芬;陈红;叶俊茂;;人工肝治疗中股静脉留置管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年23期
2 李靖,孙立辉,李金燕;健康教育在人工肝治疗中的实施[J];现代护理;2005年02期
3 魏懿;;细节护理在人工肝联合治疗重症肝炎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年25期
4 田林怀;辛绍杰;杨树欣;梁晓会;荣义辉;高磊;陈爱华;詹宁波;;人工肝设备的发展现状及展望[J];中国医疗设备;2013年07期
5 穆文广;夏东文;赵蕊;王建宇;;对人工肝的认识及临床[J];传染病信息;2001年01期
6 邢永杰,郭玉洁,陈武玲,周树岩;人工肝治疗的护理体会[J];黑龙江医学;2003年10期
7 孙兰珍,田兔红;应用人工肝治疗重症肝炎的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3年12期
8 王新,周新民,苗继延,杨艳,赵玲,丁杰,吴开春,樊代明;连续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人工肝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及处理[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4年01期
9 于胜梅,李春闽,赵秀芹;人工肝治疗中常用的穿刺方法及相关护理[J];医疗装备;2004年08期
10 杨宏丽;;人工肝治疗常见并发症及防治[J];山东医药;2005年3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向瑞玺;牛传振;;人工肝治疗临床工作规程[A];第一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暨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攻关协作组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吴电华;;人工肝治疗重症肝炎的护理体会[A];全国传染病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刘婉姝;王岩;吴亚丽;杨信荣;高迪;王冰;胡艳;黄烁;;人工肝治疗中不良反应的护理[A];全国传染病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4 魏建梅;;健康教育对人工肝治疗患者的影响[A];全国传染病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5 郭永青;;人工肝治疗的安全护理[A];第一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暨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攻关协作组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6 施明慧;;综合性人工肝治疗的护理[A];第二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周志虹;徐玉良;刘慧芳;;204例次桡动脉穿刺在人工肝中的应用体会[A];第二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刘婉姝;王岩;吴亚丽;郭小科;黄烁;胡燕燕;高迪;;老年人工肝患者的健康宣教[A];全国第11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王岩;祁小宝;吴亚丽;杨信荣;刘婉殊;郭晓科;王冰;黄烁;;生物人工肝治疗室消毒流程的干预及管理[A];中华护理学会2008年“医院管理”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10 杨琼娴;;人工肝治疗重症肝炎的护理体会[A];2013年河南省传染病护理研究进展与临床实践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茂梁 顾国煜;浙医一院人工肝技术在推广中出新成果[N];中国医药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符王润 通讯员 张炜哲;人工肝是提高肝病治疗效果的“利器”[N];广东科技报;2011年
3 陈茂梁 顾国煜;浙医一院推广人工肝技术出新成果[N];市场报;2001年
4 记者 范又 通讯员 刘慧;我国人工肝治疗技术普遍使用[N];光明日报;2002年
5 本报实习记者 朱国旺;人工肝纵横谈[N];中国医药报;2002年
6 记者方彤李仁丰通讯员刘惠;人工肝技术正走向普及[N];健康报;2002年
7 胡肖兵;人工肝及其用途[N];广东科技报;2006年
8 是明启;什么是人工肝[N];家庭医生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王晶;人工肝:拯救病危的肝脏[N];人民政协报;2006年
10 记者 饶贞 通讯员 胡琼珍 孙健;肝病患者3年后有望“洗肝”[N];广州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罗洲;中间型人工肝治疗HBV相关肝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D];昆明医学院;2011年
2 牛润章;重型肝炎患者在人工肝治疗中抗凝剂对凝血影响及脂肪乳剂在其临床应用[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3 李娜;MELD系统评价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短期预后[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4 谢义菁;人工肝纤维的管型设计及血液流动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555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255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