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教学信息反馈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发布时间:2018-10-13 10:23
【摘要】: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教学是至关重要的,教学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着学校的声誉和未来发展,而且还影响着学校的招生规模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由于高校大规模的扩招,使得高校的资源越发短缺,教师的发展和能力是有限的,而学生的需求也呈现上升趋势,这两种情况互相矛盾着、制约着,最终体现为高等院校的教学质量不如以往,学生的质量随之下降,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 可见,建立高效的高等师范教育保障体系已经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各个学校应该早日将此提上日程,高等师范院校教学信息反馈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高等师范院校教学信息反馈体系的建立也需要依据科学的高等师范教育保障体系基本理论和标准,本研究首先对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分析研究,通过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质的研究等研究方法,对影响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教学质量的因素进行现状调查和分析,通过统计和进一步的分析,构建出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教学信息反馈的系统结构。本研究将以沈阳师范大学本科的教学作为研究和分析的对象,通过调查研究,建立相应的教学信息反馈机制和教学评价体系,并使用层次分析法(AHP)建构了本科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设置评价指标和各个指标的权重,作为论文核心部分,目的是为了提高沈阳师范大学的本科教学质量,促进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缓解他们的压力,以“评”促“教”,相互激励,共同实现本科教学质量的改革和良好发展。 如今网络已经进入各行各业,网络以其高效、便捷和丰富等优点而深受人们的青睐,在许多高校都有自己的教务管理系统、学校各类网站,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资源,因此,建设网络化和高效的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教学信息反馈平台对学校的教学质量改革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根据前面对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教学信息反馈体系的研究,对此平台进行结构设计和分析,通过相应的工具和开发技术来实现此平台的功能。 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教学信息反馈平台最重要的和最能体现反馈价值的就是教学评价,本文在前期对教学评价体系进行研究分析,并形成相应的教学评价指标,对后期的平台中添加评价指标权重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一项研究,为教学质量的保障提供了大量的参考价值。
[Abstract]:The quality of teaching not only affects the reputa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y, but also affects the enrollment scale and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the graduates. As a result of the shortage of resourc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development and ability of teachers are limited, and the demand of students is also on the rise. These two situations are contradictory and restricted, and the final manifestation is that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not as good as before.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drops, and the pressure on graduates becomes greater. It can be seen that it is already very important to establish an efficient guarantee system for higher normal education, and all schools should put this on the agenda as soon as possible. The feedback of teaching information is one of the core components of the guarantee system of educational quality in norm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establishment of teaching information feedback system in normal universities also needs to be based on the basic theories and standards of the scientific guarantee system of higher normal education. Investigation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are used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in norm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rough statistics and further analysis, The system structure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information feedback in normal universities is constructed. This study will take the undergraduate teaching of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as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bject,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establish the corresponding teaching information feedback mechanism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is constructed by using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and the evaluation index and the weight of each index are set up as the core part of the thesi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in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To promote the employment of undergraduate graduates, to relieve their pressure, to "evaluate" to promote "teaching", to encourage each other, to jointly achieve the reform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quality and good development. Now the network has entered into various industries, the network is favored by people because of its high efficiency, convenience and richness. In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has its ow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all kinds of school websites have greatly saved manpower and material resources, so,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tworked and efficient feedback platform for undergraduate teaching information in norm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reform of teaching quality. According to the previous research on the feedback system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information in norm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structure of the platform is designed and analyzed, and the function of the platform is realized by the corresponding tools and development techniques. Teaching evalu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most effective feedback platform for undergraduate teaching information feedback in normal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studies and analyzes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in the early stage, and forms the corresponding teaching evaluation index. This paper provid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adding the weight of evaluation index to the later stage. This research is a study with equal emphasis on theory and practice, which provides a lot of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guarantee of teaching quality.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52.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冬;;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的问题与对策[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2 陈园;;论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学改革[J];大众文艺;2011年14期

3 张俊杰;;高师“古代汉语”教学中的美育问题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07期

4 钱建秀;;突破高等师范就业指导困境的理论思考[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09期

5 宗健;;加强高等师范院校实验室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1986年04期

6 马琳;朱泓阳;;高等师范院校增设声乐必修课设想[J];学周刊;2011年15期

7 陈东一;王雍斌;;高等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调查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2期

8 杜文丽;;高等师范院校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建设的思考[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9 赵自胜;尚艳秋;;高等师范院校《地球概论》教材建设探讨[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刘晓燕;;浅析高等师范院校创业教育的价值与实现途径[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冬岩;回瑞华;丁旭光;李铁纯;关崇新;;高等师范院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A];2003年全国实验室管理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韩春丽;;关于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初探[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3 ;二十一世纪高等师范院校的综合化发展[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4 王文清;;关于高等师范院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两个问题[A];第一届全国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科研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课题组;;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体系改革方案[A];第一届全国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科研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杜晓十;;在理论与实践间徘徊——三十年来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和声教学述评[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梁建民;;高等师范院校古代文学学科的现状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与对策[A];第一届全国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科研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余沛涛;;加强高等师范院校中设计性实验课[A];2005'海峡两岸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张惠民;;论师范院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学术定位[A];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第六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10 陈敏;陈雪红;屈植斌;白国庆;;中日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罗霞;全国高等师范院校聚昆交流人才培养改革[N];云南日报;2006年

2 记者 杨忠阳;“特岗计划”今年将招聘5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N];经济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王宁;我省今年将招聘7009名特岗教师[N];贵州日报;2009年

4 记者 金姝;提前批计划招生5051人[N];吉林日报;2009年

5 葛新中;我国启动未来五年农村教师特岗计划[N];中国改革报;2006年

6 见习记者 赵婧邋实习生 黄婷婷 李轻舟;探讨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趋势[N];珠海特区报;2007年

7 武海顺;走内涵发展的特色建设之路[N];山西日报;2008年

8 记者崔立勇;5万名高校毕业生将到农村任教[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9 李卫红邋沈赤兵 黄蔚;大师 大为 大爱[N];贵州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张玉来;师范人才进“超市”[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赵彦俊;“实习支教生”实践性知识生成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张宝歌;教师教育转型期地方高师院校师范性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勇军;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综合化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朱华伟;高师奥林匹克数学课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伊继东;云南高等师范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唐恒钧;顶岗实习中师范生专业素质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强;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教学信息反馈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2 常正霞;高等师范院校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芳;关于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职责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翼如;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高师中实施的可行性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5 魏珊;对高等师范院校钢琴伴奏课程建设的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海娟;陕西省高等师范院校物理教师继续教育现状调查及建议[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桂静;新课程背景下高等师范院校物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肖怀宝;高等师范院校物理系课程改革方向[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9 刘慧阳;高师本科院校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历史变革与发展[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范开元;网络环境下高师《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践[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682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2682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d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