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高校技术转移的动力评估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31 16:23
【摘要】:影响高校技术转移动力的主要因素包含利益、技术水平、技术导向、技术流转阻力和其它因素。本文分别对利益、技术水平、技术导向、技术流转阻力和其它因素给出了定量评估模型,并给出了测量高校技术转移整体动力的定量方法。
[Abstract]: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power of technology transfe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clude benefits, technical level, technical orientation, technical flow resistance and other factors. This paper gives a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odel of interest, technology level, technology orientation, technology flow resistance and other factors, and gives a quantitative method to measure the overall power of technology transfe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分类号】:G6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海星;;高校向企业技术转移存在问题与对策[J];江苏科技信息;2011年08期

2 高峰;;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转移的经验与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11年07期

3 曹阳;;大学技术转移模式研究——发明者行为视角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孙舒眉;;美国大学知识产权管理模式[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1年07期

5 余新丽;赵文华;杨颉;;中国研究型大学创业能力研究——基于多元统计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1年03期

6 李建聪;刘红斌;马海泉;;踏上新征程[J];中国高校科技;2011年06期

7 供稿;;广东省高校“管理型”节能应用研讨会圆满召开[J];智能建筑;2009年12期

8 夏清华;张承龙;余静静;;大学“第三使命”的内涵及认知[J];中国科技术语;2011年04期

9 钱秀红;史红兵;邵鼎;方令超;;高校科研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15期

10 苗德华;;英国高校科研发展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高校科技;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龚玉环;;大学技术转移:对有关认识误区的一个解读[A];第九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2 黄本笑;李鄂;;高校技术转移与大学创业互动性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3 单连良;;地方高校技术转移SWOT分析[A];第五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研究会理事会论文集[C];2009年

4 傅正华;;划转地方管理高校科研工作的定位[A];第五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研究会理事会论文集[C];2009年

5 刘念才;;高校创新能力建设研究[A];《中国高等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专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张云逸;曾刚;;上海高校衍生企业的区位选择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卢山;罗长坤;;校企科技合作模式研究进展概述[A];2011第三届全国医学科研管理论坛暨江苏省医学科研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黄布毅;王占波;胡炜;代振华;;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机理探微[A];第五届全国技术预见学术交流会暨全国技术预见与科技规划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禹超;被确定为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N];秦皇岛日报;2008年

2 记者 郭涛;我国首家技术转移方向硕士班开班[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3 刘慧卿 记者 丁雷;获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N];大连日报;2009年

4 齐智杰 记者 姜雪松;中白技术转移创新中心筹建[N];哈尔滨日报;2009年

5 圆圆;技术转移 寻求产业化空间[N];上海科技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郭涛;张晓凌:聚焦先进制造 倾力技术转移[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7 娄山 轩家红 孙明恒;合工大在蚌设技术转移分中心[N];蚌埠日报;2010年

8 ;华东理工大学完善技术转移体系服务长三角[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9 姚强 李红凯 徐爽;打造高水平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平台[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0年

10 记者 陈怡 通讯员 陈静;发挥科协作用 推进技术转移[N];上海科技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武学超;美国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政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王会良;大学技术转移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3 陈桂尧;中国大学参与国家创新系统的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金明浩;高校科技创新中的知识产权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彭绪梅;创业型大学的兴起与发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6 黄亲国;中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与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7 王志强;研究型大学与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的演进[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华伟;中国大学科技园评价拓展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2 郑绘;我国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研究[D];广西大学;2004年

3 应茵;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组织形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杨琼;我国高校技术转移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季学猷;清华大学的技术转移[D];清华大学;2005年

6 张亚男;曹妃甸工业区建设中我国高校科研项目介入模式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7 王晓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介的运行机制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8 文少保;产学合作中的大学行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高树仁;基于三螺旋模式的大学知识创新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0 杨放;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028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3028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2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