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精心培育擅教善研的“双优型”人才——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研教双优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验

发布时间:2018-10-31 17:00
【摘要】: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研教双优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经过几年实践,形成了鲜明特点。即宽口径、厚基础的模块化课程设置,师为导、生为主的研讨式课堂教学,重艺术、强技能的课堂延伸和实践教学。学生的研究、教学能力普遍得到了提高。
[Abstract]:After several years' practice, the innovative experimental area of history research and teaching double excellent talents training model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has formed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That is, the modularized curriculum with wide caliber and thick foundation, teacher-oriented, student-oriented classroom teaching, emphasis on art, strong skills of classroom extension and practical teaching. The student's research, the teaching ability has generally obtained the enhancement.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基金】:2008年度教育部、财政部“历史学研教双优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高函[2009]4号)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G65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新增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J];电子科技;2009年04期

2 ;高校设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J];时事(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008年05期

3 吴晶;;我国高校设立100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J];江西教育;2009年13期

4 朱晟利;论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及构成[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05期

5 刘军山;论科技进步对高教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6 闻学;科技进步与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8年05期

7 吴溪婷,杨荣华;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8 谭琦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利与弊分析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0年08期

9 朱清时;;调整教育结构 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J];教育与职业;2003年09期

10 黄忠国,贺建民;跨世纪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重庆工学院学报;199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瑜;;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研究探讨[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李俊亭;杨睿娟;;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贾德利;尤波;于平;范宇红;;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4 沈苑;;创新教育中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探[A];“职业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研讨会暨第十三次职业教育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李文正;姜同强;;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适应首都经济结构发展的合格人才——从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谈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6 王杰臣;;试论独立学院三位一体的“3311”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及其教学特色[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7 王小岗;乐进发;邱战洪;;土木工程专业“三明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第二章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A];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理论与实践[C];2008年

9 胡勤丰;;浅析当代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A];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1)[C];2008年

10 陈然;;从高等农林院校的学科专业设置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龚经贵 贵州亚泰职业学院教师;浅析亚泰学院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N];贵州政协报;2009年

2 阮学勇;西昌学院:推行“本科学历+职业技能素质”人才培养模式[N];凉山日报(汉);2009年

3 王源林;桂林电子科大获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N];科技日报;2010年

4 王锋;南林大推动人才培养模式转型[N];江苏科技报;2010年

5 记者 李文亭;我省又有3个人才培养模式入选国家级创新实验区[N];江西日报;2010年

6 记者 刘奕湛;部分地区和学校将试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7 记者 刘奕湛;部分地区和学校将试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8 记者 刘奕湛;部分地区和学校将试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9 记者 刘奕湛;部分地区和学校将试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10 记者 刘奕湛;部分地区和学校将试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成中梅;学习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陈金江;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彤;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可持续发展[D];厦门大学;2001年

4 肖鹏燕;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非均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学超;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改革设想[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蔡亭亭;斯坦福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立群;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4 申伟;中外高校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5 杜保鹏;江西理工大学“3+1”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政伦;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肖晓芳;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8 邵丽;以人为本价值取向下的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刘俊强;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10 罗伟;我国高校BPO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029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3029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e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