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转型期社会的跨学科教育问题

发布时间:2018-11-17 08:50
【摘要】:我在这篇文章里论证,面对知识社会的教育困境,与稳态社会的教育主旨有实质性的差异,如中国这样已进入知识社会但仍处于政治、经济、文化的三重转型期的社会,它的教育主旨不能不具备两重性质。其一,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其二,为在既有的教育体制之内获取资源,旨在培养批判性思考能力的教育必须与既有的分科教育达成互补而非互替的关系。具有这样两重性质的教育,称为"跨学科教育"。在中国,跨学科教育最稀缺的资源不是金钱,而是有跨学科教育能力的师资。其次,跨学科教育的本质要求它在转型期社会情境内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方案,也因此与官僚化的(拒绝探索的)教育管理体制发生冲突。
[Abstract]:In this article, I argue that in the face of the educational dilemma of the knowledge society, there are substanti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ducational tenets of the steady-state society, such as China, which has entered the knowledge society but is still in the triple transition period of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Its educational gist cannot but have a dual nature. First, cultivate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Second, in order to obtain resources within the existing educational system, the education aimed at cultivating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must complement and not replace each other with the existing separate subject education. The education with such dual nature is called "cross-disciplinary education". In China, the scarcest resource for cross-disciplinary education is not money, but teachers with the ability of cross-disciplinary education. Secondly, the nature of interdisciplinary education requires it to constantly explore new educational programs in the social context of the transition period, and thus conflict with the bureaucratic (refusing to explore) educational management system.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分类号】:G64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士刚;关于大学跨学科教育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1期

2 刘仲林;;跨学科学[J];未来与发展;1985年01期

3 孙冬梅;李惠媛;;关于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分析与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7年01期

4 孙萍,朱桂龙;浅议高等学校的跨学科教育[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5 李兴业;美英法日高校跨学科教育与人才培养探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4年05期

6 钱佩忠;李俊杰;;高校跨学科教育组织的建立及其运行[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02期

7 贾川;;北京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31期

8 陈其荣,殷南根;交叉学科研究与教育:21世纪一流大学的必然选择[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1年03期

9 栾奕;张卫东;刘玮;刘利;;跨学科专接本教育形式的课程设置[J];唐山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姚秋蓉;杨蜀康;;跨学科教育: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必然选择[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李兴业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应世之变:跨学科教育成国际潮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刘宝存 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欧美大学多向发展跨学科教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李伯重;MIT的写作课[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周承 缪迅;上外如何面对新世纪[N];中国教育报;2003年

5 记者 刘玉 通讯员 王俊奎;东北财大教改试验田促学生成长[N];中国教育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健;转型期社会高校学生集群行为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2 周光英;高校跨学科培养人才的管理创新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3 殷小琴;美国现代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特点与问题[D];浙江大学;2002年

4 刘小明;新型“工程与公共政策”硕士学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刘书琼;江西省高校跨学科体育硕士研究生就业意向调查与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何雅敏;论转型期我国大学生的情感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正德;社会转型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析[D];苏州大学;2003年

8 张辉;高校跨学科组织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创新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罗珊;《人民日报》大学生就业报道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10 王雯霞;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372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3372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4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